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及其交互抗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1999,11(4):187-192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本文拟就5%氟铃脲乳油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乙酰甲胺磷与吡虫啉2种药剂混配,以水稻主要害虫为靶标对象,研究室内毒性比较效果及田间药效试验情况。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对三化螟的共毒系数为169.60,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田间两点对水稻主要害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乙酰甲胺磷吡虫啉WP对二化螟的防效为97.1%,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88.9%,药后15d两点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以上,说明该复配剂对水稻主要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生产上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毒性机制,为苯甲酰基脲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新农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探讨氟铃脲处理后对棉铃虫几丁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氟铃脲对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供试棉铃虫3龄幼虫经氟铃脲直接浸渍处理后,逐渐表现出反应迟钝、非正常蜕皮以及表皮发育异常等中毒症状,最终畸形死亡。氟铃脲处理后96h的LC50值为226.43mg/L,表现出较强的触杀作用以及致畸活性。用氟铃脲120和240mg/L处理72h后棉铃虫3龄幼虫几丁质含量显著降低,并且120mg/L氟铃脲处理72h后显著激活了试虫几丁质酶活性,而亚致死质量浓度(60mg/L)诱导棉铃虫体内几丁质酶活性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氟铃脲(60mg/L)处理后显著抑制了棉铃虫幼虫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氟铃脲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能够降低棉铃虫虫体几丁质含量,激活棉铃虫几丁质酶活性,几丁质酶的变化可能与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20%氟铃脲.辛硫磷乳油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铃脲.辛硫磷乳油防治棉铃虫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5%氟铃脲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5%氟铃脲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氟铃脲乳油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对棉花生长安全,持效期在7 d左右,可作为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1 800 mg/hm2为宜,施药适期应在棉花棉铃虫卵盛期至1~2龄期,对水900 kg/hm2常规喷雾。  相似文献   

7.
观察调查了氟铃脲不同剂量和施药时间对棉花的药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氟铃脲等不同药剂防治高龄菜青虫、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高龄菜青虫、小菜蛾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
氟铃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于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d,防效即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该药剂对小菜蛾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氟铃脲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50mL/667m^2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氟铃脲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的理想药剂,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氟铃脲及其复配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兴  王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124-124,133
每667㎡5%氟铃脲(抑杀净)50ml 、2%阿维菌素45ml+5%氟铃脲(抑杀净)50ml于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到1、2龄幼虫期对水30kg手动喷雾均能经济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时2%阿维菌素45ml+5%氟铃脲(抑杀净)50ml药后3d、7d、14d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9%、92.2%、96.8%.14d、25d保叶效果分别为92.4%、95.0%,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性,药效长达20d以上,同时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1.
25 %辛·高氯微乳剂对棉铃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且速效性好 ,对棉花生长安全 ,其最佳用药量为 75 0~ 90 0ml/hm2 。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 :毒死蜱和敌百虫以 2 0∶2 0的比例混配 ,对稻纵卷叶螟半致死剂量 (LD50 )最小 ,共毒系数最大 ,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抗虫棉田间害虫、天敌各物种种类的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 ,并对害虫、天敌各物种种间的生态位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抗虫棉田间的天敌生态位最大 ,且天敌物种的生态位多大于害虫物种的生态位 ,抗虫棉田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安徽省抗虫棉田 2、3代棉铃虫测报调查中残虫数量少 ,推测蛾峰、卵峰误差大的情况 ,提出 2、3代棉铃虫测报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棉铃虫卵量、天敌和棉花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进行了 3代 (主害代 )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卵高峰期一次性调查百株卵量和天敌单位数 ,当卵粒数减去天敌单位数的 2 2倍之后 ,其值≥ 8时 ,即达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小面积测报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信息素诱芯与英国进口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江苏省金坛激素所的诱芯 ;性信息素对1、2代棉铃虫的诱蛾效果优于树枝把 ,对主要危害世代 3、4代的诱蛾效果低于树枝把 ;田间系统查虫查卵的趋势和发生量拟合度验证了上述结果。但当大面积棉田连片使用性信息素时 ,诱蛾效果与小面积测报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当性信息素区田间蛾量急增进入盛发期时 ,田间卵量同时进入盛发期 ;当性信息素诱盆蛾量累计为全代蛾量 40 %和 80 %时 ,当天或第 2天田间累计卵量也达到全代卵量的 40 %和 80 %。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果比较 ,前者所诱棉田的雄蛾量降低 1.3 6~ 1.45倍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8%~ 44 .75 % ,落卵量减少 9.90 %~ 17.80 % ,幼虫量减少1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 10 %。  相似文献   

17.
汪明云  怀珍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2):206-206,208
用亳州市 1977~ 1997年 2 1a的历史资料 ,总结出棉铃虫发生期与棉田 3代卵高峰后 2 0d平均气温关系 ,建立直线回归式。经检验 ,1977~ 1997年度历史符合率平均达 97.19%,1998年度符合率达 99.93 %,能提前 10~ 15d预报害虫发生期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诱导滞育的方法,对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存在某个龄期对滞育因子特别敏感。在淮北只有当幼虫在低温(22℃)和短日照(12h)不发育,并使低温保持到末龄幼虫和预蛹阶段才能使棉铃虫有较高的滞育度。在22℃,12h光照条件下淮北地区棉铃虫滞育的临界诱导虫态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19.
防治棉花害虫的农药植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国军  邹琼  罗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47-3747,3761
列举了常见的用于防治棉花害虫的16种植物,简单介绍了其识别特征、产地生境,并就其用于防治棉花害虫时的药用部位、配制及施用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安徽省2、3代棉铃虫测报调查中残虫数量少,按幼虫发育进度推测蛾峰、卵峰误差大,不易准确,研究分析,提出2、3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