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东乌麦属冬性小麦品种,是用硬料小麦86243为母本,7EB87为父本杂交育成,其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颖壳白、籽粒呈黑色,粒质有硬质、软质两级。产量接近对照。该品系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品种晋麦21分别训33.3%,31.60%和36.67%,微量元素中的硒、碘、铁的比白粒小麦分别高112.8%,78.  相似文献   

2.
河东乌麦526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东乌科526(2n=42)属半冬性,颖壳白,籽粒黑,硬质。富含天然黑色素、有机营养和多种微量元素,与白粒小麦晋麦21相比,其蛋白质含量高19.3%,脂肪含量高13.3%,磷含量高33.3%,赖氨酸,苏氨酸含量分别高33.3%和31.6%;与鲁麦14相比,硒含量高112.8%,碘含量高78.3%,铁,锰,钴等含量也分别高33.3%,34.4%和28%,而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铅比鲁麦4低72.2%,  相似文献   

3.
河东乌麦526选育与营养成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东乌麦526属冬性小麦品系,该品系颖亮白、籽粒呈黑色、硬质。长势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根系发达,适应性广,富含天然黑色素,营养价值独特。其蛋白质含量和18种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比白粒小麦高19.3%、32.9%,小麦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分别高33.3%和31.6%。在微量元素方面,天然抗癌物质硒的含量比白粒小麦高112.8%,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碘的含量比白粒小麦高78.3%。其它对人体有交往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钻含量也分别高33.3%、34.4%和28%,而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铅比白粒小麦降低72.2%。该品系已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考查鉴定。  相似文献   

4.
5.
绵麦1403和绵麦185是选用自育的优良资源材料和中间材料与引进的具有不同遗传背景,以及地理生态远缘的抗病、优质材料杂交育成,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其共同特点是:植株矮健,穗层整齐,穗大粒多,抗倒伏力强;综合抗性好,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丰产性突出,四川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69.4 kg/667 m2和379.1 kg/667 m2,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9%和13.3%。  相似文献   

6.
7.
长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处吉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6万hm2以上,小麦种植期间多数年份前期干旱,后期多雨,因此要求小麦品种除了具有丰产性、抗病性、早熟性外,还要有耐旱性。基于这一点,我们小麦育种室以76110作母本、垦北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12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耐旱、高产、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系长8725,1999年12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长麦7号,并推荐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2001年参加全国早熟组区域试验。1育种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长麦6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号是以80-189作母本、铁春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11年(1985 ̄1996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12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80cm,穗长方形,穗粒数35粒,粗蛋白15%以上,湿面筋33.7%,沉降值46.2ml,品质优良,耐旱性与抗病性好,抗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综合性状较好。在高产栽培情况下,产量可达5000kg/hm^2。  相似文献   

9.
面包专用粉小麦新品种陕麦150的选育与产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麦150是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采用八倍体小偃麦中4、中5普通小麦复合杂交的方法,以水、旱地交替种植为生态选择条件,优质、高产、多抗型和广适性为选择目标,分子标记为检测手段用小麦新品种。经澳大利亚著名品质育种专家O’Brien博士及中国农业部小麦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该品种的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农业部一级面包小麦指标。其产量、现性和适应性也都超过了陕优225,更受广大农户的观迎。陕麦1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饲用、食用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我院大麦室于1985年以高产抗倒大麦“泾大1号”与国外引进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Hiproly”配制杂交组合,采取系谱法,经过多年单株选择和株系比较,于1994年选择到1优良株系进入本院品系比较圃,经两年品系比较,该品系于1996年以“苏B9602”为代号参加全国大麦多点试验,1997-1999两年参加省大麦联合鉴定试验,1999—2001年参加省大麦区试,2001-2002年度参加省大麦生产试验,于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B9602被定名为“扬饲麦3号”。  相似文献   

11.
长麦 6 号是以 80—189 作母本、铁春 1 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 11 年(1985~1996 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 年 12 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 80 cm ,穗长方形,穗粒数 35 粒,粗蛋白 15% 以上,湿面筋 33.7% ,沉降值 46.2 m l,品质优良,耐旱性与抗病性好,抗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综合性状较好。在高产栽培情况下,产量可达 5 000 kg/hm 2。  相似文献   

12.
面包专用粉小麦新品种陕麦150的   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陕麦150是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采用八倍体小偃麦中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等单位成功选育出晋麦33号,临旱88-3,晋麦47号,临旱93-5等几个在黄淮麦区旱地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已在该麦区的秦,晋,鲁,豫,冀五省旱地麦田大型面积推广,本文分析了该类型旱地新品种的特性与遗传组成,提出黄淮麦区旱生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国审高产小麦扬辐麦9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的产量和综合抗性,采用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穗抗倒小麦新品种扬辐麦9号(原代号:扬辐麦2149)。该品种2015—2016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28.3 kg/h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7.49%,增产极显著;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产量6454.1 kg/h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7.90%,增产极显著。2017—2018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麦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85.8 kg/hm2,比对照增产6.72%。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05)。该品种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属多穗型小麦新品种,株高79.3 cm,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抗倒性强。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条锈和叶锈病,品质达中筋小麦。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其综合抗性的提高有利于小麦清洁高效生产。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协调群体生长、合理运筹肥料提质增效、综合防治病虫害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鲁资号多抗型新种质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黄淮麦区推广良种抗源单一化问题。开展了非1B/1R血缘的多抗型种质创新研究。以冬杂1249为母本,用V.P.M×Moisson9、9、1、2、4、28、11作父本(抗源亲本),育成了兼抗条锈,叶锈,白粉病的4个鲁资号多抗型新种质。它们比父本抽穗期提早11 ̄14天,茎秆降低15 ̄40cm,单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在目前黄淮麦区育种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富麦6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与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泗麦1108中间材料F4为母本、高产多穗型中熟小麦品种淮麦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全生育期214.7 d,较对照济麦22早熟1.0 d左右,株高71.2 cm,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561.8万个/hm2,穗型较大,穗粒数34.6粒/穗,千粒质量46.5 g.该品种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具有产量潜力高、成熟落黄较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富麦668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09),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川麦33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育种室1989年以2469为母本、80-28-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六年六代选育成功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原代号960003。2002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荐为四川省2002年重点推广的小麦新品种。1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90d左右。芽鞘绿色,幼苗半直立,叶色绿,株高85cm左右。茎秆粗,腊粉轻、叶片大小适中,轻披。穗长方型,小穗着生紧密,长芒。颖壳白色,护颖椭圆形,斜肩,嘴锐形,脊明显。籽粒白皮,卵  相似文献   

18.
新麦21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经后代系谱法连续选择培育而成。新麦21属弱春性偏冬、高产、稳产、抗病、抗寒、中早熟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新麦21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含有英国抗源和波兰、意大利小麦血缘,具有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及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适宜河南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水、中晚茬地种植。全生育期667m2施纯氮12~15kg、磷(P2O5)6~7kg、钾(K2O)6~7kg、锌肥1kg。注意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足墒下种,搞好后期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工作在制定科学育种目标、广泛引进资源、改进育种方式的基础上,以农业远程监测系统作为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实时获取植株各种生长信息,推动选育出高产、多抗、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盐麦1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05)。  相似文献   

20.
淮麦4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的冬春轮回选择群体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70007)。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中强筋、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熟相好、抗倒性好、综合抗性好等诸多优点。为加快淮麦43在江苏沿淮及淮北晚茬麦区的推广应用,介绍了淮麦43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