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台湾省年产干茶50—60万担,主产红茶,也生产一部分乌龙茶、绿茶、煎茶。全省茶业研究机构有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另外设有两个分场,即台湾省茶业改良场林口分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林口分场)和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现将这三个茶业改良场近年来在茶  相似文献   

2.
乡镇茶业(农村茶业、劳动农民茶业)是我国茶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国乡镇茶场已达35600个,茶树种植面积589.4万亩,年产茶271.2万担。多年来,我国农村制茶技术较落后,茶叶质量低,制茶耗能高。采用先进的制茶与节能技术以提高茶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我国乡镇茶业的一项重大课题。1984年4月,国家经委将制茶与节能技术列为重大的科技推广项目,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局指定湖南省临澧县九里茶场和华容县胜峰茶场进行该项目的试验,实践结果,取得了既提高茶叶质量,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好效益。1985年5月,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局在湖南临澧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村制茶与节能技术推广会以进一步促进制茶与节能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台湾茶叶     
台湾省是我国的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台湾种茶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嘉庆年间,福建移民就在台北市以南地区种茶。全省以台北、新竹、桃园三县种茶面积最大,其次是苗粟、南投、宜兰、台东、花莲、台中等县。其中桃园县约有7.8万亩,新竹县约有13万亩。30年来台湾省茶园面积在45—72万亩之间,粗茶产量约为20——55万担。近几年来由于茶叶出口量减少,茶青价格下跌,种茶面积逐年有所减少,1976年为43.5万亩,1980年为42.9万亩,1981年计划种植面积减至31.1万亩。1979年产茶51.6万担,80年由于干旱产量减为48.3万担,81年计划生产54.6万担。台湾省主要生产乌龙茶、包种茶、红茶和绿茶。  相似文献   

4.
《茶报》2000,(1):21-21
台湾茶业界著名茶人、前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场长、台湾大学农艺系茶作学教授吴振铎先生不幸于2000年元月5日逝世,享年82岁。吴教授生于福建福安,长期从事茶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培育茶树台茶12号(金苎)、台茶13号(翠玉)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建国三十六年来,我省茶叶生产与销售均有很大发展。茶园面积由解放初的70万亩发展到270万亩,增长约2.9倍;年产量由13.2万担发展到200余万担,增长约14倍;单位面积产量由亩产干茶35斤提高到100斤左右,增长约1.9倍;年外销量由7.5万担发展到80余万担,增长约10倍。现在,我省茶  相似文献   

6.
过去、现在、未来是三个不同的时间观念。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浙江茶业生产四十年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绩。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茶园从45万亩发展到253万亩,茶叶产量从13.2万担增长到206万担,质量提高,茶类开发,除少数名茶外,实现了初、精制茶机械化,建立一批相当规模国营茶场(厂),国内外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7.
乾隆道光(1736~1850年)时期,清政府在福建实行宽松茶政和规定唯一口岸及运输路线。促使闽北出现一个茶业鼎盛时期。1832年武夷茶出口30多万担,比百年前增9倍,而全国只增4倍。①“但在此期却出现水土流失和治安混乱所谓“害”,建阳古儒徐经(1756~1835年)说:“开...  相似文献   

8.
(一)十九世纪以前,我国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从十九世纪开始,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斯里兰卡大规模垦殖茶园,兴建茶厂,所产茶叶运回英国。同时,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门户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很快,茶叶生产和出口也逐年增加,这样,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就迅速扩展起来。1900年世界产茶约600万担,出口540万担;1932年产茶880万担,出口840万担。可是1929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  相似文献   

9.
台湾省茶叶的生产,在农业中早已占重要地位,是台湾三大农产品之一。清末开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 一、台湾茶业生产史要台湾茶业起源于清嘉庆年间(一七九六至一八二○年),由福建移民带入茶种,先在台北县文山区种植,后随移民向南发展而逐渐扩大分布至桃园、新竹、苗栗、南投一带。  相似文献   

10.
建国三十五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扶持下,广东茶叶产销发展迅速,现有茶园七十万六千亩,年产茶三十五万一千多担,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比建国初(1950年)增长七倍和十三倍。茶叶内销和外销逐年增加,现在全省城乡饮茶风气盛行,去年消费茶叶达四十万担,人平六两多,比解放初增长七倍以上。过去广州口岸没有广东茶叶外销,现在出口十余万担。出口和内销茶叶,品种花色增多,品质优良。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种植茶树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良、是我省山区丘陵农民一项劳动致富的生产门路。但是在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盘剥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世界油菜生产近几十年来发展很快,1980年与1960年相比,面积扩大近一倍,单产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总产增长近一倍。1980年世界油菜总面积为17532万亩,亩产120.7斤,总产21148万担,1982年为19759.5万亩,146.5斤,28944万担。中国1980年分别为5629.5万亩,84.8斤,4774万担。1981年我国油菜亩产143斤,第一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38.3斤),总产8129.8万担,第一次超过加拿大(4966万担)。1982年我国油菜面积为6182.5万亩,亩产183斤,总产11312.8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长1.72倍,1.82倍和6.71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是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浙江省出口绿茶占全国总量的55%以上,近年来出口绿茶增长的幅度很大,1981年比1970年增长2.76倍,1982年可供应出口眉茶约37万担,珠茶约25万担,其他龙井、蒸青等也有少量出口。当前浙江省出口绿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珠茶  相似文献   

13.
茶 ,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产茶历史悠久 ,从神农时代开始 ,至今已近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茶树历史、茶叶生产、品饮方式、茶艺茶会、茶道茶情、茶书茶诗、茶俗茶礼等等 ,无不属茶文化的范畴。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与茶业教育是分不开的 ,茶业教育是茶文化的基础 ,它推动了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要求茶业教育进一步规范和提高。1 茶业教育源于民间在古代 ,我国茶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传子 ,师教徒的民间的传…  相似文献   

14.
创品牌强龙头重铸绍兴县茶业辉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顺奎  金银永 《茶叶》2001,27(2):9-11
绍兴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11万亩,去年产茶7500吨,产值1.3亿。茶叶主产区分布于会稽山北麓的王坛、稽东、稽江、平水、平江、富盛、绍兴县茶场等六镇一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产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据史料记载,绍兴县在汉代就有种植、采制和饮用茶的习俗。到唐代已颇有名气,“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载有“浙东以越州上”的赞誉。宋时,绍兴茶业极为发达,涌现了一大批名茶,其中以日铸茶最为有名。北宋欧阳修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注)第一”。明清时期,绍兴茶业继续发展,平水珠茶名声雀起,享誉海内外。18世纪中期,平均每年出口珠茶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创下了我国珠茶出口的历史最高记录。平水珠茶在伦敦市场上的售价之高,不亚珠宝。建国后,我县生产的珠茶、越红工夫茶,因其品质较优,在外销市场中素负盛名,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而传统的茶叶生产优势逐步削弱,传统的大宗茶及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重铸绍兴县茶业的辉煌,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以继承传统的会稽茶文化为基础,审时度势,确定了从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转变的发展战略,着重抓好品牌、龙头企业建设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郁风 《茶叶》2004,30(4):249
惊悉我国知名老茶人吕增耕先生 ,于 2 0 0 4年 7月 2 3日在他家乡绍兴不幸病故 ,享年 89岁。吕增耕先生是浙江嵊县人 ,1 936年在浙江金华实验农业学校农艺科毕业后 ,同年即考入上海商品检验局 ,任我国首批茶叶检验员 ,得到我国茶检首创者吴觉农先生振兴中华茶业的谆谆教导 ,是吴老的好学生。吕增耕同志先后在吴觉农创办或策划成立的浙江茶业改良场、方翰舟筹办的江西省婺源茶场、浮梁茶场及河口实验茶场工作。于 1 940年投入茶界吴觉农先生创办的我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工作。1 845年抗战胜利 ,台湾光复回归祖国怀抱 ,吕先生去台湾省茶业改良…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3日,为期4天的2010中国(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澳门茶博会)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圆满闭幕。本届澳门茶博会,展会面积8000平方米,设展位250个,150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出了六大茶类上千个品种,入场观众达到了18,482人次,是上届的1.7倍,十分火爆。展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得到了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澳门旅游局、澳门民政总署、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茶业商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澳门越秀展览有限公司、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成功举办了澳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茶业盛会。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我国茶区辽阔,遍布南方18个省(区)的900多个县(市)。茶园面积从1949年的232万亩扩大到1983年的1657万亩,增加6.14倍,居世界产茶国的首位;茶叶总产量从1949年的52万担,跃增至1983年的801万担,增长8.77倍,居世界产茶国的第  相似文献   

18.
势在必行我省在建国初期,由于茶叶单产低,总产仅20万担左右,茶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柴外运不便,茶区因地制宜地利用柴炭作燃料制茶。在1955年前后,全省制茶中仅试用煤炭5—10吨。以后随着山林破坏和茶叶产量的迅速增长,1982年全省茶叶产量已达210多万担,比解放初增加十多倍,茶区缺制茶柴炭的情况逐渐严重,不得不逐步改用煤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飙 《福建茶叶》2001,(1):29-30
随着加入世贸的足声渐近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 ,为了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福建茶业将如何应对 ,本文就此做粗浅探讨。1 福建茶业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福建茶类丰富多样 ,生产乌龙茶、绿 (花 )茶、白茶、红茶四大茶类。 1999年全省产茶 12 35万t ,福建武夷岩茶、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饮誉海内外 ,产品销往 8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已成为福建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和出口创汇商品 ,也是维系福建约 30 0万涉茶从业人员生计的产业。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福建茶业发展步伐加快 ,在优良…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解放初期年产茶叶(毛茶)8万担左右,至1960年产量翻一番达16万多担,1970年发展到26万多担,1978年达40万多担,估计至80年将达45万担以上。茶叶产量随着农业集体化和国营农茶场的巩固发展而上升。同时,随着生产发展,产量日增,迫切要求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国营、公社制茶场所的工厂设备逐步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