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攀西地区山地面积广阔、气候独特,中高海拔地区经济作物种类少,经济价值不高.本文通过引种名贵药材川贝母,研究其适应性,以期为中高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建议.通过引种试验,瓦布贝母和暗紫贝母均能种植.瓦布贝母适宜种植更广泛,更适宜引种栽培,其花朵多、大、颜色鲜艳,也适宜做观赏花进行引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择灌水量作为单一试验因素,以人工浇灌和漫灌作对照;用土壤水分测试仪测量土壤含水量,并结合果树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得出灌水周期的方法,进行攀西地区早春枇杷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攀西干热河谷地区早春枇杷年灌水持续时间105~116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9~11次,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56~174m~3/667m~2,灌水40~60cm深为宜。其中:枇杷微喷灌的最佳灌水量花芽分化期至抽梢期为15m~3/(667m~2·次),膨大期为18m~3/(667m~2·次),灌水周期12月份至来年2月,这一期间为催芽和催梢水,由于地温较低,灌水周期为10~22d,共需灌水5~6次;进入3月份以后,由于地温急剧上升,且枇杷进入膨大期,需水量较大,灌水周期为6~10d,灌水次数4~5次。同时,采用微喷灌灌水方式,较人工浇灌,节约用水30.57%~37.83%,可增产28.15%~78.01%。较漫灌,节约用水48.52%~57.63%,可增产36.44%~64.05%。  相似文献   

3.
张平  胡建华 《西昌农业科技》2009,(2):F0003-F0004
黄皮是芸香科,属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小乔木。又名黄批、黄罐子。学名Clausena lansium。原产中国南部,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的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省均有分布。黄皮鲜果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果冻、果酱、盐渍、糖渍、蜜饯、果干与清凉饮料等;  相似文献   

4.
枇杷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适应昆明地区的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良种。从福建、四川、江苏引入枇杷良种18个,种植在昆明市富民县山地果园。试验结果表明: (1)引进品种的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品种提前5~6个月,风味比原产地浓。(2)经过4 年的试验观察,初步选出香钟、田中、泸州6号、华宝3号、长虹3号、茂木、大房、解放钟8个优良品种以供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种枇杷,观察其耐寒性,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性,研究栽培管理技术,以期给山东省园林绿化增加一个常绿阔叶树,丰富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正>枇杷是当年抽梢、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南方特有珍稀常绿果树。秋萌早花,春实夏熟,果实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喜爱。枇杷主要以夏梢结果为主,采果后及时对枇杷的肥水管理、修枝调冠、病虫害预防等能有效地恢复树势,促壮枝梢,促进夏梢的抽生,及时有效地培养优良结果母枝为枇杷丰产稳产打下重要基础。但是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枇杷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习性也不一致。攀西地区枇杷的生长因受气候的  相似文献   

7.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解放钟枇杷在广东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并比原产发福10-15天。在栽培管理良好的条件下,解决钟定植3年后株产5kg,4年生树株产11-12.5kg,8年生树亩产高达1368.5kg,达到国内外主要区的水平;同时还发现,灰蝶,木蠹蛾是解放钟枇杷的主要害虫,对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8.
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俗名叶子花、宝巾花、簕杜鹃,系紫茉莉科宝巾属常绿攀援灌木,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30年历史,目前江南各省均有栽培。三角梅品种多样,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栽培管理粗放,花叶俱赏,花色丰富,花期长,可以大量应用于风景园林作花篱、门廊、盆景等。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的带动,攀西地区的三角梅生产规模逐年增长,已成为四川省三角梅的重要生产基地。本文对攀西地区三角梅的生产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建议,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清远市从福建引进早钟6号枇杷进行试种,表现特早熟、大果、优质、丰产性能好等优点,一般2年生树单株产量3.0~8.0kg、每667m2产量150~200kg,并根据该品种特性和清远气候、土壤等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现有品种结构,余姚市农业技术部门主持引入白肉枇杷新品系,连续3 a对冠玉、白玉、青种、宁海白4个品种的物候期、丰产性、抗逆性、果实品质、效益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冠玉、青种、白玉在余姚具有较好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11.
枇杷叶中乌索酸的制备及HPLC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醇提凝析法”制备枇杷叶中的乌索酸,并建立HPLC测定分析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rry Shield RP18,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乌索酸在4.4—2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70%)。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乌索酸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乌索酸含量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安康5~6a生“解放钟”枇杷为试材,通过不同整形修剪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干分层形和二层杯状形挂果早,且分别比对照提高座果率6.1%和5.6%;单果重提高61.0%和3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5%和2.8%。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在枇杷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名优特色树种。我国分布有极其丰富的枇杷种质资源,拥有开展遗传改良和农业生产等工作的良好基础。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枇杷种质资源的应用发展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深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传安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7-2118,2171
枇杷叶含有挥发油、三萜酸类、倍半萜类、黄酮类、多酚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枇杷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已经鉴定组分共47个,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6.33%。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4.14%)、异桉叶油(5.07%)、环己酮(5.25%)、顺-3-己烯-1-醇(5.30%)、香叶烯D(5.3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7.95%)、水杨酸甲酯(11.72%)等。[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为枇杷叶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78,其中害虫55种,天敌9种,中性虫8种,蜘蛛类6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70.51%、11.54%、10.26%、7.69%。物种丰富度18~34,生态优势度0.0879~0.3361,多样性指数1.6433~2.9249,均匀度指数0.5660~0.9017,生态优势度越大,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低。  相似文献   

17.
枇杷叶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鹤峰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5):449-452,455
为研究枇杷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对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且测定了枇杷叶总黄酮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提取温度为80℃,超声提取时间为75 min,料液比为1∶30;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枇杷叶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枇杷果肉漆酶(EC 1.10.3.2)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为探讨漆酶在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Jiefangzhong’)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和DEAE-纤维柱层析等提取漆酶(EC 1.10.3.2)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变化。结果表明,漆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4,pH为3.2~4.4时酶的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u2+、K+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Fe2+、Fe3+起抑制作用。EDTA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漆酶均有抑制作用,以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枇杷果肉漆酶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的Km值为0.00512 mol/L。  相似文献   

19.
研究枇杷果肉漆酶(EC1.10.3.2)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为探讨漆酶在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Jiefangzhong’)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和DEAE-纤维柱层析等提取漆酶(EC1.10.3.2)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变化。结果表明,漆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4,pH为3.2~4.4时酶的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u2+、K+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Fe2+、Fe3+起抑制作用。EDTA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漆酶均有抑制作用,以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枇杷果肉漆酶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的Km值为0.00512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