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南方出现冰冻灾害,对江西永新全境的毛竹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因此,全面实施林业灾后恢复改良工程,其中包括1 586 hm2的毛竹林。5年后,全县毛竹林又进入丰产期,无论是竹林面积,还是竹林品质,都比灾前有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毛竹林立地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对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立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并解析主导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  方法  在浙江省10个县(市)选择少受人为干扰的毛竹林,设置52个样地,通过随机森林筛选出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主导因子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  结果  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和竞争指数是林分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土层厚度和海拔高度是立地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所预设的路径能够被接受,也能较好体现所采集的数据。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竞争指数和土层厚度的总影响为正,对毛竹林生物量有正影响。海拔的总影响为负,对毛竹林生物量有负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最大,为0.739。立竹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间接影响最大,达0.492。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大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对毛竹林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结论  毛竹林的主要构件因子立竹度和林分平均胸径与毛竹林生物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主要通过影响毛竹林的构件因子,间接影响毛竹林生物量。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当综合考虑立地因子、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在充分利用立地潜力的基础上,调控毛竹林结构,提高毛竹林生产力。图3表3参40  相似文献   

3.
经对庆元县突发性山地水土灾害与土地利用类型作相关研究后发现,林业用地灾害发生绝对量最大,尤其是杉、松用材林,而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材用毛竹林几乎没有发生.灾害发生密度以耕地最高,尤其是山坡旱地,居二级土地利用类型之首,其次是望天田.因此,防治山地灾害必须考虑梯地、梯田的退耕还林.在南方山区,封山育林、保护自然植被,是防止山地灾害的有效措施,而发展材用毛竹林是山区生态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可得到更细致的土壤颗粒分布信息,对准确了解洪涝诱发灾害干扰下受损林地恢复过程的土壤颗粒变化规律,加深灾害干扰前后林地自然恢复变化过程的认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方法  采用以时间代空间的研究方法,选取次生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3种林地,采集不同受损状态(未受损、刚受损、受损恢复7年)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径分析,基于分形理论计算各项多重分形参数。  结果  灾害干扰对林地的土壤颗粒分布存在显著影响;灾害干扰后不同恢复阶段、不同土层深度对3种林地均有影响,不同林地对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综合分析3种林地不同恢复状态的粒径组成和多重分形参数可知:与未受损林地比较,受损恢复林地的土壤质地较差。3种林地在不同受损状态下不同深度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趋势不同。  结论  本研究从土壤颗粒组成变化的角度阐明了洪涝诱发灾害对次生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的影响,可为灾害干扰前后土壤侵蚀的防治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及研究框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阅读大量有关经济阈值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创新地把经济阈值与毛竹林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指出在毛竹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应用经济阈值研究手段与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的概念、研究框架及其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毛竹林优化经营和丰产培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毛竹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毛竹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对不同密度毛竹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健康评价,旨在为毛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修复与维护提供依据,对于推进毛竹林健康经营,促进毛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春、夏、秋季时段内毛竹林对林内近地表层温度具有一致的降温效应,其中以地面温度最为显著,地中温度次之,气温最小;在冬季时段毛竹林对林内地面温度有降温效应,而对林内地中温度和气温都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毛竹林对林内近地层空气湿度的影响,反映出较一致的降湿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毛竹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对不同密度毛竹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健康评价,旨在为毛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修复与维护提供依据,对于推进毛竹林健康经营,促进毛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培育与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材用毛竹林与笋用毛竹林的培育方法,以期为毛竹林的培育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阿莹 《现代农业科技》2015,(2):169-170,172
武夷山是毛竹丰产区,毛竹为武夷山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文阐述了武夷山自然概况及毛竹林生长环境,并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红壤带毛竹林土壤环境。结果表明:武夷山的黄红壤都较适宜毛竹的生长,但如果要合理经营毛竹林,必须在对毛竹林土壤进行合理垦复松土的同时注意保水固土,以及对土壤实施增肥措施,促进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毛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冬季在黄山景区发生了雨雪冰冻灾害,南坡毛竹林受灾极其严重,表现出明显的压弯、倒伏、折断等。该文结合黄山地区毛竹经营状况及多年的经验总结,针对不同程度的受灾竹林,提出了灾后恢复技术措施,为当地雨雪冰冻天气后毛竹林的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毛竹林权流转现象频繁,效益是流转的核心,通过毛竹林流转实例,分析探讨毛竹林流转经营的经济效益、盈亏平衡和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指导毛竹林流转经营者开展经营管理,获得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运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对分布于浙江省宁波(东)、景宁(南)、江山(西)、安吉(北)4个地点采用不同经营方式的炭用毛竹林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应毛竹烧制的竹炭进行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毛竹林的相似性很高;不同地域与经营方式对竹炭理化性能均有一定影响,东北方(安吉、宁波)毛竹林烧制的竹炭性能略优于西南方(江山、景宁),粗放经营型毛竹林所烧制的竹炭稍好于集约经营型,但差异不显著,所以,在竹炭工厂化生产的原料选择过程中,为节约成本,可以不考虑地域与经营方式对竹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竹具有工业用途、食用、景观、防止水土流失等用途。本文从土壤壤情、不合理挖掘笋和砍伐竹、竹林的结构、管理、病情虫害等方面分析了毛竹林低产的原因,提出对土壤的治理、调整毛竹林的结构、加强毛竹林的管理、病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低产毛竹林进行改造,为从事竹林种植的人们创造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受灾毛竹林中通过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研究其对毛竹林分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垦+施肥的处理对毛竹林分的恢复效果最好,全垦次之,全劈第三;采用全垦+施肥对毛竹新竹数量和胸径的提高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比较有显著的差异,能尽快恢复毛竹林分,达到较好的竹林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林出笋的不同覆盖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作为竹林品种的一种,在我国的竹林种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毛竹在竹林种植中有着分布范围广、开发程度高等显著特点,为我国南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效益。现阶段,通过对毛竹林出笋的不同覆盖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覆盖模式对毛竹林出笋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傅斌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23-124,163
针对传统毛竹生产经营中不合理的营林措施以及毛竹林生态系统失调的现实问题,通过系列配套的对比试验,提出化学除草、伐桩施肥、套种绿肥植物等替代传统经营方式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不仅对毛竹生长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毛竹林的生态效益。使毛竹经营制度与相应的养地制度有机结合。对于实现毛竹林的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和持续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资产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28-129
毛竹林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常用的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和现行市场价法对毛竹林进行评估,提出毛竹林地租、新造竹林和成林竹林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毛中群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依据生态学原理,对毛竹林种群的含水率,热值,生物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秆,枝,叶各组分的平均含水率分别为39.95%,33.81%和50.81%,热值依次为20100.23、19892.03和19460.62,并在这基础上报毛竹林种群光能利用率,从而为毛竹林的经营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永安市、建阳市为代表性研究区,在野外调查估算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基础上,研究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64.750 t/hm2,其空间分布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草层,其中土壤层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比例最大(75.6%),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总碳密度是地上部分(乔木层和灌草层)的3.18倍;毛竹林乔木层各器官按碳密度大小排序为竹秆>鞭根>竹枝>竹蔸>竹叶;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密度占整个土壤层碳密度的75.33%;就毛竹林生态系统整体而言,其碳密度小于我国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其碳汇能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