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1996年第一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2009年种植比例达到77%。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安全性的潜在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应用现有生物安全评价知识,建立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是减少环境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对当前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生产、研发、效益、潜在风险及转基因大豆的环境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概述,为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商业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转基因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斌  何敏  穆宏声 《作物杂志》2005,21(5):62-63
枣阳市位于鄂北岗地, 是湖北省主产棉区,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2.5 万hm2左右。2000年开始试种转基因抗虫棉, 取得了增产增收、省工省药的显著效果, 面积逐年扩大, 至2004年全市转基因抗虫棉面积占植棉总面积的98% 以上。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迅速推广, 逐渐出现诸多问题, 导致棉花单产呈逐年下降趋势。据调查,2001 年枣阳市植棉面积2.5万hm2, 皮棉单产1155kg/hm2;2002 年植棉面积2.2万hm2, 皮棉单产1032kg/hm2;特别是2003年, 棉花生产遭遇前期低温阴雨, 中期高温干旱, 皮棉单产降至990kg/hm2, 给棉花持续高产带来了影响, 亟须加以解决。剖析抗虫棉栽培技术不利因素,制定与实施综合栽培技术, 是实现转基因抗虫棉高产优质高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当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竞争的热点。虽然目前美国已经开展了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商业化种植,并大量出口,但只批准了一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水稻作商业化生产。在美国以外,没有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水稻,也不准许任何转基因水稻进入市场。这也是美国稻农至今仍然不愿意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原因。但是,目前美国稻农正遭遇转基因之痛。  相似文献   

4.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Z04及其受体亲本非转基因大豆A04为材料,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土壤生态系统及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抗草甘膦转基因与受体亲本非转基因大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并且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同一时期非根际土壤酶活性。转基因大豆与其受体亲本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土壤脲酶活性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大豆出苗后整个生育期大多数时间内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过氧化物酶呈现先增长后波动的趋势,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及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旱田除草剂药害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家兴 《作物杂志》2005,21(2):38-39
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从1967年的327万hm2 逐步上升到1998年的4000万hm2,现在每年约4300万hm2。山东省邹平县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也从1987年的002万hm2,上升到2004年的8万hm2。目前,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仍在不断扩大,除草剂品种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民对除草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除草剂应用技术比较高,药害情况屡见不鲜。本研究自1988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试验推广,掌握了部分旱田除草剂易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现在生产上应用的抗虫作物有抗虫棉,而抗除草剂作物在我国还没有应用与生……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大豆作为当今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遗传修饰"农作物,是转基因作物成功应用的典范。中国作为大豆原产地和最大消费国,近年来大豆生产停滞不前,主要依靠进口转基因大豆填补不足。本文在总结当前大豆转基因育种主要目标性状优异基因发掘概况基础上,重点归纳美洲大豆主产国在大豆抗除草剂、油脂组分改变、抗病虫性等方面优异商业化育种、推广应用及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转基因大豆商业化育种研发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发展中国转基因大豆商业化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巴西大豆、玉米和棉花3种主要作物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进程,结果表明:2012年转基因品种的普及率预计达到88.1%,转基因玉米的普及率达到75%,转基因棉花达到50%。大豆、玉米已经基本实现了品种的转基因化。无论是抗虫的,还是抗除草剂的,或者是既抗虫又抗除草剂(双抗)的转基因品种,都大受农民的欢迎。这揭示转基因技术为农业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转单一性状基因的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转2个性状基因的种植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这表明转基因技术已由转单一性状基因向转2个性状基因转变,暗示未来必然是向转多个性状基因转变。分析还表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同程度促进了巴西作物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滴灌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节本、增产、增效为目的,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在种肥用量为尿素37.5kg/hm2、磷酸二胺75kg/hm2、硫酸钾45kg/hm2时,滴灌大豆效益最高;在此基础上,结荚期再滴施尿素63.75kg/hm2、磷酸二氢钾66.75kg/hm2,滴灌大豆产量提高,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华粮网消息,美国农业部下属动植物卫生检验局近日发布声明,提出解除三种新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管制,并邀请公众对此提建议,这是转基因作物在美国批准种植前的最后步骤之一。美国动植物卫生检验局表示,此次涉及的包括两种大豆和一种玉米种子,都由陶氏益农公司研发,它们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受性,包括2,4-D除草剂。抗2,4-D除草剂种子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美国的许多杂草已对其他除草剂产生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40万hm2,是湖北小麦主产区。为了解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7-2019年采用入户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代表的172个农户小麦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小麦生产情况、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农机投入及生产效益,分析影响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小麦平均产量为4762kg/hm2,小麦种植成本为5776元/hm2,其中机械作业费>肥料费用>种子费用>人工费用>农药费用,年均生产效益为3215元/hm2;与稻茬小麦相比,旱茬小麦单产高、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益高;不同年际间小麦生产由于气候条件及播种质量的影响差异明显,2018-2019年度小麦产量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提高江汉平原小麦产量和生产效益,可从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抗灾应变技术以及优化小麦品种布局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1.
梁忆群 《种子科技》2023,(12):26-28
为了探索蒙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玉米和大豆的最佳施氮水平,2022年以青贮玉米品种铁研53、大豆品种特优蓝宝石为试验材料,采用“2+2”模式,设置玉米带240、270、300、330、360 kg/hm2 5个氮素水平,大豆带30、45、60 kg/hm2 3个氮素水平,配置15个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氮240 kg/hm2的产量最高,大豆施氮30 kg/hm2的产量最高,该处理小区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得出,玉米施氮240 kg/hm2、大豆施氮30 kg/hm2为蒙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浙西南山区旱坡地粮经新型熟制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周林 《作物杂志》1999,15(5):14-15
在实行推广旱粮全年三熟间作套种,夺取粮食高产基础上,各地为了开发山区经济、增加收入、提高效益,涌现了许多农民群众自发的粮经的高产高效新型熟制。为了有利于总结和推广新型熟制,加快山区旱地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山区优势,活跃农产品市场及有效有序地指导生产,使山区农业向规模经营、效益农业转变,特开展了旱地高产高效新型熟制的调查研究。1 元胡/玉米/大豆据对缙云县胡源乡章村的调查,该熟制面积1hm2,粮食产量达7912.5kg/hm2,元胡1500kg/hm2,全年产值达44939.70元/hm2,扣除(种子、农药、肥料、用工)等费用19215.75元/hm2,净产值达25723.95元/hm2。据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在农业、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效益。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育种可利用的目的基因、可改良的性状逐渐增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使作物改良简单化、精准化。转基因作物种类增多、数量增加、种植面积增加,转基因产品的流通速率明显提高。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数据分析得到国际及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针对转基因大豆的技术应用和研发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讨论,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吉昌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2):F002-F003
通过分析国际大豆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供求规律,得出非转基因大豆将走俏国际市场的基本结论,据此提出我国大豆业应对加入WTO的基本对策是积极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Bt棉密度和施氮的皮棉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均匀设计 ,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密度和施氮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通过对皮棉产量模型的分析,筛选出皮棉产量≥1350kg hm2 的优化农艺组合 :密度9.2 5万~10.22万株 hm2,施纯氮113.9~128.9kg hm2,同时提出不同肥力下密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6.
全球转基因棉花商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转基因棉花商业化种植进程,结果显示:1996年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3国率先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棉花以来,此后迅速发展,至2010年已有13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达2100万hm2,占全球棉花总面积的64%;2011年转基因棉花的普及率更是高达82%,并首次超过大豆成为转基因品种普及率最高的作物,揭示了转基因棉花的普及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于1998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转基因棉花,到2011年普及率仅71.5%。普及速度比任何一个种植转基因品种的主要植棉国都慢,而且我国的转基因棉花研究与美国也有很大的差距,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尚未面世,双抗(既抗虫又抗除草剂)和转其他基因的棉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研发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茬口条件下,比较油菜两种飞播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为鄂东地区晚收稻田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冬油菜为试材,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两种飞播种植模式的油菜产量和效益数据。与旋耕飞播相比,两年免耕飞播的油菜籽产量平均增加561.5 kg/hm2,增产率平均为25.7%,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株角果数显著增加,平均增幅为28.6%;两年免耕飞播的油菜产值平均增加3023元/hm2,毛收入平均增加4523元/hm2,主要原因是免耕飞播减少了秸秆离田、种子农药用量、旋耕整地和除草防病四个方面投入,两年投入共计平均减少1500元/hm2。油菜免耕飞播种植模式不仅降低了油菜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效益,具有节本增效的优势,适宜在鄂东晚收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吉育606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100。吉育606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801.2kg/hm2,比对照增产22.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367.2kg/hm2,比对照增产9.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61.4kg/hm2,比对照增产16.9%。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3号株系、抗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1.51%,蛋白质含量40.11%,蛋脂总量61.62%。杂交大豆吉育606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4,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9.
2021—2022年大田县引进淮鲜豆6号示范种植,平均鲜荚产量11 073.0 kg/hm2,比对照闽豆6号增产11.9%,产值48 717.0元/hm2。淮鲜豆6号综合表现良好,深受种植大户和销售商的好评,可作为主导或主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由于菜用大豆与粮用大豆栽培措施不同,必须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文章总结了淮鲜豆6号农艺性状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以提高菜用大豆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性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国内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草甘膦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作用机制,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基因逃逸、产生超级杂草的可能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生物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能否在我国种植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