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冬植甘蔗是指立冬至立春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在云南省蔗区一般比春植蔗增产20%,糖分提高0.2%(绝对值)。栽培冬植甘蔗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抓好下种后的萌芽出土成苗。冬植从下种至萌发成苗的这段时间里,温度和水分同时是影响冬植甘  相似文献   

2.
冬植甘蔗是指立冬至立春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在云南省蔗区一般比春植蔗增产20%,糖分提高0.2%(绝对值)。栽培冬植甘蔗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抓好下种后的萌芽出土成苗。冬植从下种至萌发成苗的这段时间里,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冬植甘蔗萌发成苗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栽培上要采取相应的保湿增温措施。1、适时下种冬植甘蔗的植期依据下种顺序的先后分为早冬植、中冬植和晚冬植。早冬植一般在11月上旬~12月上旬下种,这时的气温较高,在  相似文献   

3.
浅谈湛江蔗区甘蔗植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春、秋、冬、夏植蔗各具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  相似文献   

4.
<正>甘蔗是龙陵县的主要税源之一,也是蔗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2009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8 666.7hm2,产量50万t,实现农业产值1亿元,计划新植1 540 hm2,其中冬植蔗533.1 hm2,较2008年408.9hm2增30.5%,占全县计划新植面积的34.61%。  相似文献   

5.
甘蔗栽培因下种时期不同,可分为春植、冬植、秋植和宿根栽培制度。其中春植蔗是我省甘蔗栽培的基本制度,也较适应我地冬、春气温偏低的特点,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而稳定。春植蔗是指雨水至春分放种,霜前或次年"雨水"节前后砍收的植蔗制度。一般以新植1年,宿根1~2年为宜。  相似文献   

6.
一、适时下种关.冬植蔗的下种适期,要根据劳力、土地安排、种苗来源、气候条件等情况而定.从争取萌发出好苗这一点出发,应主要考虑水分和气温条件.如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早冬种植比晚冬种植好;而在气温适宜的地区,则晚冬种植比早冬种植更优.  相似文献   

7.
根据雒容农场发展冬植蔗的成功实践 ,阐述冬植蔗栽培成功的关键——确保全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蔗区年降雨少,且分布不均,在春旱尤为严重的年景,甘蔗下种至萌发出苗的2~5月降雨量仅为100毫米左右,土壤水分不足成为制约甘蔗萌发出苗和低产低糖的首要因素。经多年多点试验,"槽植"平均亩增产甘蔗0.8~1.2吨,提高蔗糖分0.2%~0.5%。"槽植法"适宜各种不同类型的旱地蔗区推广应用。近年来,云南旱地蔗区广泛采用"槽植"法进行栽培,取得了显著的运用效果。"槽植"法即沿等高线开植  相似文献   

9.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1冬植蔗的优势1.1产量比春植蔗高冬植蔗比春植蔗提早下种期,因而延长了生育期;同时,冬植蔗下种时,土壤中积蓄的秋季雨水尚未大量蒸发,强墒下种,有利于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坡地甘蔗萌芽;冬季的地温高于气温,冬植蔗根系发育良好,为地上部分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1.2成熟早,糖分高冬植蔗植期提前,各个生育阶段均相应提前,10月以后由营养生产转入积累糖分阶段,所以早期含糖分和蔗汁纯度较春植蔗高。1.3种苗质量高,出糖率高  相似文献   

11.
探讨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最适下种时段和植蔗沟深度,为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桂辐98-296种茎在新台糖22宿根蔗3个下种时段(芽萌动前、蔗芽萌动和蔗苗长出2~3张蔗叶),进行3种不同深度植蔗沟(沟底与宿根蔗末端基部持平、沟底与宿根蔗低位芽持平和沟底高于宿根蔗低位芽)补种,分别调查桂辐98-296蔗株和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产量性状、蔗茎产量及蔗糖品质表现。补种的桂辐98-296蔗茎产量为16.71~18.30 t/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蔗糖分为13.62%~14.23%、变幅不大;各处理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甘蔗产量为54.65~56.19 t/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蔗糖分为13.72%~14.13%、相差较少。在新台糖22号宿根蔗芽萌动前至蔗苗长出2~3张蔗叶期间,直接补种桂辐98-296种茎,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增加甘蔗产量;补种种茎摆种的植沟深度与宿根蔗末端基部持平为宜。  相似文献   

12.
冬植甘蔗萌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OC22为材料,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冬植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植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70%范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20%以下,冬植甘蔗难以萌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95%以上,土壤通气不良,容易引起烂种、烂芽,萌芽率低。  相似文献   

13.
糖料蔗亩产t糖的主要经济指标为亩产7·5 t,平均蔗糖份含量14·0%以上,亩含糖量达1 t以上。产量结构:亩有效茎6000~6500条,平均单茎重1·25 kg以上。要达到上述经济指标,必须采取以下主要栽培措施。1机械化深耕深松耕作层要求深、松、碎、平,按行距1·2 m开种植沟,要求沟深30 cm,沟底宽20~25 cm。2种植良种选择高产、高糖的甘蔗“双高”良种,主要是新台糖25号、新台糖26号、桂糖94-119、粤糖93-159、粤糖95-168等。冬植蔗于11月至笠年1月,春植蔗于2月至4月,秋植蔗于8月下种,最好选用梢部蔗茎做种,种茎要求新鲜、蔗芽饱满、无病虫害。下种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糖价低迷,糖厂亏损严重。研究探讨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益低成本的栽培技术,对蔗糖业摆脱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闽南地区气候条件和洲地的土壤特点,从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科学水肥管理、防风抗倒伏、化学除草、病虫鼠害的防治以及蔗田轮作、间套种等方面,总结了洲地冬植蔗高产、高糖、高效益综合栽培措施的一些经验,为甘蔗高产和蔗田多收增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冬植蔗栽培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抓好下种后的萌芽出土成苗,而温度和水分是同时影响冬植蔗萌发成苗的两个重要因素。下面介绍冬植蔗栽培的技术要点。一、下种时间冬植蔗的下种时间与种苗芽的安全越冬、萌芽与成苗率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植期过早,蔗芽萌发出土后,易受霜冻而死苗,未萌动的芽也因长期处于低温干旱的环境中而坏死;植期过迟,一遇霜也易受冻而烂种。因此,要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地膜冬植蔗具有防寒防旱增产的特点,近几年,贵港市蔗区大面积推广地膜冬植蔗新技术,一般产量90~105t/hm^2,高的达120t以上,比常规春植蔗每hm^2增30~45t,增产35%~40%,蔗糖分提高0.5%~0.8%,增产增糖增收效果明显,深受农民欢迎。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探讨了北缘蔗区甘蔗秋植的播种时间和越冬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双膜夹蔗叶或稻草的方法覆盖蔗苗,可以有效地避免冻害。秋植播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秋植蔗与春植蔗比较,总叶数增加4.5-6.5叶,株高增加55-70cm,产量提高25%左右,糖份可提高1%左右(绝对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蔗区自然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出旱地甘蔗丰产综合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甘蔗生长的下种量、行距、施肥量采用5元2次正交旋转通用组合设计进行研究,分析重要技术措施对甘蔗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提出适于云南各地推广的综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甘蔗的遗传相关及与环境互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了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三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大小。结果表明,每英亩蔗产量与每英亩糖产量有强的基因型相关,而与每吨蔗的糖产量却没有这种关系。遗传参数的分析还表明,每英亩蔗产量具有最大的遗传进度,而每吨蔗的糖产量重复力最大。故甘蔗品种改良中,同时提高品种单位面积的蔗产量和单位蔗量的糖产量是可获得的。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每英亩蔗产量和每吨蔗的糖产量之基因型方差都达显著水平;不同土壤类型和新植蔗及宿根蔗的互作都影响着每英亩蔗产量、每英亩糖产量和每吨蔗的糖产量的表型方差。因此,在甘蔗育种中要提高育种最后阶段的选择效率,排除环境因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供试5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甘蔗黑穗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剂或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甘蔗收砍后药液喷淋蔗桩处理等方法进行5种杀菌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丙环唑乳油)对新植蔗、宿根蔗黑穗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在新植蔗试验中,播种后240 d调查,250 g/L丙环唑乳油250mg/kg、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 mg/kg、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kg、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mg/kg和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16.7 mg/kg处理在网室无病试验地对黑穗病的防效均达90.00%以上,在有病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73.37%、80.63%、83.43%、84.06%和87.61%,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 mg/kg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的防效为89.57%,显著好于单纯药液处理。在宿根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用上述药剂在甘蔗砍收后次日喷淋蔗桩,于甘蔗分蘖期调查的防效分别为75.51%、81.90%、81.53%、83.61%和85.83%。5种杀菌剂对甘蔗生长均安全。【结论】5种参试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甘蔗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