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鹏青 《中国乳业》2001,(11):22-22
卵巢机能性疾病直接造成奶牛不孕,其在奶牛繁殖障碍中约占30%~40%,引起原因较为复杂,而由于饲养水平低(营养缺乏)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继发造成为主要病因。卵巢机能性疾病可分多种,在此不作赘述,本文主要就卵巢次级卵泡发育停滞(俗称小卵泡)引起的不孕作一研究介绍,供同行参考。笔者于1985年~1987年,临床共收治小卵泡不孕牛18例,临床确诊后,使用“促泡散”(由杭州元亨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治疗,全部呈现明显的发情,卵泡发育正常,一次输精受胎15例,另2例也于第二周期受孕,治愈受孕率达94%。现将“…  相似文献   

2.
奶牛卵泡囊肿的诊疗余德谦,简经纬(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新镇小洲管理区广州510000)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停止发育而形成的,是奶牛最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如饲养管理不善,生殖系统疾病等,但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亚临床酮病对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奶牛繁殖性能及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择了黑龙江省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试验,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和健康组奶牛共80头,该牛场亚临床酮病发生率为71%;两组奶牛跟踪到产后50 d进行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卵泡发育状况,并记录繁殖性能数据。结果显示:与健康组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组奶牛产后首次发情天数延长10 d,产后60 d内发情次数少0.58次;产后50 d子宫复旧不全高15%,与亚临床酮病呈显著正相关(R^2=8.74);产后60 d卵泡直径小3 mm(P<0.05)。结论:该牛场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奶牛产后繁殖障碍的风险因素,也是造成卵泡发育受阻的不良因素,会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奶牛产后亚临床酮病(SCK)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奶牛产后肝脏脂代谢紊乱影响卵泡发育的机制。根据奶牛血清中葡萄糖、β-羟丁酸含量,将产后14~21 d奶牛分为SCK组和健康对照组,跟踪至产后45~60 d。SCK组中无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N组(无优势卵泡,n=6);健康对照组中有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C组(有优势卵泡,n=6),在产后45~60 d采集N组和C组奶牛肝脏组织样本,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奶牛肝脏代谢质谱,应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奶牛肝脏中38种中长链脂肪酸含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在N组和C组奶牛的肝脏中鉴定出3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cAMP信号通路、丙酮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N组奶牛肝脏中有30种脂肪酸含量升高。因此,本试验确定了SCK奶牛肝脏脂质代谢变化影响产后卵泡发育,肝脏差异代谢物主要通过胆碱能突触、组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等途径影响产后奶牛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人工授精工作中,有时会遇见发情母牛卵泡交替发育的现象。卵泡交替发育的母牛外部表现与正常发情牛一样,鸣叫,企图爬跨,接受爬跨,外阴部肿胀流蛋清样黏液,子宫口开张,卵泡在发情后35小时左右排卵。在第1次发情结束的7天左右时间,开始第2次重新发情,发情表现比第1次时外部性行为表现得更强烈。1诊断奶牛卵泡交替发育主要根据外部性行为天数来判定,两次发情间隔7天左右时间,可以初步判定为卵泡交替发育;同时要结合直肠检查,发现有成熟的卵泡存在,可以确定卵泡交替发育。2输精奶牛的卵泡交替发育在第2次发情时输精才能妊娠。如果交替发育…  相似文献   

6.
选择从澳大利亚购进的2岁左右发情周期为21天的育成母牛10头,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发情周期血清中孕酮(P_4)和17β-雌二醇(E_2)的浓度,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检测发情周期卵巢卵泡发育变化,结果显示:E_2浓度在奶牛发情周期中主要表现出两个波峰,只是其中一个波峰较小,这与卵泡两个发育波态势相似,而P_4在发情周期中却只表现出一个波峰,与卵泡两个发育波部分相似。  相似文献   

7.
代谢激素及营养对牛卵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与牛繁殖的关系十分复杂,它影响到繁殖过程的诸多方面。该文仅局限于讨论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即代谢激素(GH,IGF—1,INS)及短期增加日粮摄入对青年母牛卵泡发育的影响。并讨论营养与代谢激素,卵泡发育的相互关系及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高产奶牛繁殖率下降,超排反应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育种工作中卵泡交替发育是造成奶牛不孕的重要因素笔者据临床实践在发情时采用肌注黄体酮效果不错症状 奶牛发情时一侧卵巢正在发育的卵泡停止发育并逐渐萎缩对侧卵巢上又有新的卵泡出现并开始发育此起彼伏交替发育方法 在发情时采用肌注黄体酮1 5 0~200毫克一般在发情高潮时肌注效果良好而且有提高奶牛受胎率之功效小结 造成奶牛卵泡交替发育的原因在于黄体激素不足雌激素旺盛雌激素抑制黄体激素促使卵泡交替发育肌注黄体酮后可人为地弥补黄体激素不足使奶牛发情达到正常奶牛卵泡交…  相似文献   

9.
在奶牛育种工作中 ,卵泡交替发育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根据临床实践 ,在奶牛发情时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 ,效果不错。1症状奶牛发情时 ,一侧卵巢正在发育的卵泡停止发育 ,并逐渐萎缩 ,对侧卵巢上又有新的卵泡出现 ,并开始发育 ,此起彼伏 ,交替发育。2治疗方法在发情时采用肌注黄体酮150~200毫克。一般在发情高潮期肌注 ,效果良好 ,且有提高奶牛受胎率之效。3体会造成奶牛卵泡交替发育的原因在于黄体激素不足 ,雌激素旺盛 ,雌激素抑制黄体激素 ,促使卵泡交替发育。肌注黄体酮后 ,可人为地弥补奶牛体内黄体激素不足 ,…  相似文献   

10.
奶牛“慕雄狂”症是卵泡囊肿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发生于处在繁殖阶段的母牛,奶牛患此病可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和泌乳量,所以应及时给予治疗,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1.
剖析“久配不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 ,关于奶牛的久配不孕这一问题 ,各地养牛户反映的较多。现就这一问题的常见病因与对症治疗的方法作一阐述。1 常见病因1 1 脑垂体分泌促卵泡素 (FSH)功能不足 ,导致卵巢上卵泡发育不完全 ,无成熟卵泡形成。症见母牛两侧卵泡交替发育 ,发情短暂且在短期内又迅速返情 ,常常配不上种。1 2 脑垂体分泌促黄体素 (LH)功能不足 ,在排卵后 ,功能性黄体未形成 ,早期黄体退化、消失 ,导致早期胚胎被吸收或早期流产。牛只无明显症状 ,10~15d血液孕酮含量测定 ,水平明显不足。1 3 牛只饲养管理不善 ,体况差 ,饲料及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改…  相似文献   

12.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的诊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临床应根据奶牛不同发病原因和机理,从本质上寻找治疗方案。笔者从多个奶牛场,调查了76头奶牛“躺卧不起”病例,统计结果表明,奶牛“躺卧不起”最常见的是继发低血钙(生产瘫痪)引起,共38例,其次是继发酮病11例、低血镁症9例、低血钾症7例、低磷酸盐血症5例、产犊瘫痪4例,之外还有因大腿肌肉、关节及组织损伤引起“躺卧不起”2例。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来通过对奶牛卵泡的发育特点的不断摸索,综合观察外部表现来确定最佳输精时间,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奶牛一次输精的情期受胎率达75%,总受胎率达95%。由于双城市奶牛多以舍饲为主,发情前期表现很难观察到。奶牛户反映的多以盛期为主,上午发现居多,中午至下午次之。本人把发情的外部表现和卵泡的内部变化分两个阶段。即外部的稳栏(卵泡的波动)和外部拒爬(卵泡的壁薄紧张)。其中卵泡的波动分“略有波动”和“波动强烈”两个程度。它们时间大约如下所示:如果奶牛户上午通知母牛有发情表现,可在当天下午直检卵泡发育,如母牛还稳栏,但爬牛不强…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并检测试验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在黑龙江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SCK)和健康组(C)奶牛共60头,根据试验牛产后50 d内发情状况,将SCK组再分为发情组(SCKE,16头)和乏情组(SCKA,14头),C组也同样分为发情组(CE,25头)和乏情组(CA,5头)。所有试验牛在产后50 d通过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卵泡发育状况,记录繁殖性能数据,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发情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发情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日期推迟约10 d(P0.05);产后50 d卵泡直径差异极显著(差值约4 mm)(P0.01)。亚临床酮病乏情奶牛子宫复旧延迟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发情奶牛(P0.05);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而泌乳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胰岛素(Ins)、雌二醇(E_2)、孕酮(P_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奶牛患亚临床酮病而导致能量代谢指标异常是引起奶牛乏情、产后卵泡发育受阻和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繁植上,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卵巢内卵泡不发育,或卵泡未成熟就萎缩,是配种员较头痛的事,这不仅延长产犊间距,甚至有些牛长期不孕。我们在1986年至1987年对112头不发情、发情不正常、卵泡不发育及卵泡未成熟就萎缩的奶牛,使用耳背埋植(北京市第三制药厂出品)左旋18甲基炔诺酮法处理,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作者在长期从事奶牛不孕疾病诊疗过程中,见到3例奶牛卵泡囊肿的特殊病例,经在西部牧业屠宰场取样确诊1例为奶牛左侧卵巢巨大卵泡囊肿,另外右侧卵泡囊肿,并发单侧输卵管积液;1例为奶牛单侧卵泡囊肿(一侧为巨大囊肿卵泡)并发粘连;1例为奶牛右侧卵巢卵泡囊肿并发对侧输卵管伞部到壶腹部位积液,报告如下。1病例病例1:奶牛左侧卵巢巨大卵泡囊肿,另外右侧卵泡囊肿并发单侧输卵管积液。牛号:11119,多次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消炎促孕灌注液"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针对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并发卵巢机能减退的情况,笔者研制了一种具有子宫消炎及促进卵巢上卵泡发育双重作用的子宫局部用中药制剂——“子宫消炎促孕灌注液”,对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卵巢机能减退病例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其疗效基本达到了市售同类产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正>在奶牛的繁育工作中,对于奶牛的发情鉴定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奶牛发情时的外表征状来确定输精时间。由于"表征适时"输精率低,所以配种情期受胎率也低(40%~50%)。另一种是把奶牛的外表发情征状作"参考",主要是通过直肠检查来触摸卵泡。根据卵泡发育的程度来确定输精时间。这种做法,由于"发育适时"输精率高,所以配种情期受胎率也高(70%左右)。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技术人员不采用触摸卵泡的方法进行发情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