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为揭示不同家蚕品种、不同桑树品种、桑树不同剪伐方式之间的适应性,分别对用高伐(离地面70 cm剪伐)、中伐(离地面30 cm剪伐)、低伐(即根刈,平地面剪伐)3种剪伐方式的桂桑5号、桂桑6号、沙二×伦109和桂桑优12等4个桑树品种的成熟桑叶(第7~13叶位)开展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桂蚕N2和桂蚕2号的饲养试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0 kg桑叶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6个指标在参试组合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比较,两广二号+沙二×伦109+高伐、两广二号+沙二×伦109+低伐、桂蚕2号+桂桑优12+低伐、桂蚕2号+沙二×伦109+高伐和桂蚕2号+桂桑6号+高伐等几个组合表现较优;供试家蚕品种中桂蚕2号总体表现优于其他2个家蚕品种,供试桑树品种中没有哪种桑树品种和桑树剪伐方式具有全面优势;桑树品种与剪伐方式除死笼率外对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和桑树品种对全茧量、茧层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和剪伐方式对100 kg桑叶产茧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桑树品种和剪伐方式对100 kg桑叶产茧量、全茧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东桑种与其它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效开发桑叶多糖药食功能的目的,对广东桑种、鲁桑种、白桑种的近100份具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进行了桑叶多糖含量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鲁桑种、白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高,不同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多倍体桑树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总体上高于二倍体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3.
2014-2015年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三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试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早,抗寒性强,生长芽率均比对照低,秋米条产叶量均比对照高;产叶量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鸡桑变、9312等;发芽率高的品种为鲁插3号、鲁插2号、9312。  相似文献   

4.
2016年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山东省蚕业研究所3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米条产叶量高,叶片较大,叶质均优于对照,抗寒性中等,有黄化落叶现象,产叶量、发芽率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9312,树形直立的有鸡桑变、8826、鲁插2号.  相似文献   

5.
使用农药是防治桑树害虫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桑树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详细述说了我国桑树杀虫剂应用发展历程,以及桑树专用杀虫剂的发展背景;介绍了当前桑树专用杀虫剂品种及其使用方法。随着我国高毒农药禁用限用政策的实施,桑树主要杀虫剂基本退出市场,目前亟需加快开发新的桑树专用杀虫剂进行有效的桑树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相同桑园里,采集青枯病易感和钝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为样品,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个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中,除涉及氮循环的氨肽酶活性外,涉及土壤碳、磷循环的β-葡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以及表征土壤肥力高低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均显著高于相应的青枯病易感桑树品种;指示细菌丰富度的Ace、Chao1指数以及表征多样性的Shannon、Simpson指数,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相比,门分类水平,Latescibacterota和Nitrospirota是青枯病易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细菌门类;属分类水平,norank_f_norank_o_Actinomarinales、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norank_f_norank_o_norank_c_norank_p_Latescibacterota、norank_Lnorank_o_SBR1031、norank_f_norank_o_norank_c_JG30-KF-CM66、Pseudolabrys和MND1等优势细菌属是青枯病易感桑树品种的特有优势细菌属;但缺失了norank_f_norank_o_IMCC26256、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norank_f_67-14等优势细菌属.与青枯病钝感桑树品种相比,氮、磷供给不均衡以及诸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等有益功能优势菌属缺失、特有菌属数量减少,是导致易感桑树品种植株根际微环境中生防能力减弱,呈现青枯病危害症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种植耐盐性强的桑树品种是土壤盐渍化地区生态修复的技术途径之一.选择桂桑优12、桂桑优62、抗青283×抗青10、桂桑5号、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共6个桑树品种的实生苗供试,将供试桑苗种植于质量浓度分别为0 g/L(CK)、2 g/L、4 g/L、6 g/L的NaCl溶液中,在历时28 d的盐胁迫试验期,每隔7d测定和统计各处理组桑苗的枝高、叶片数量、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受害叶片数量和枯死植株数量等,初步评价供试桑品种实生苗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组桑苗生长均较好的桑树品种是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桑苗受盐害指数和死亡率最低的桑树品种均是桂桑优12.试验结果提示,6个供试桑树品种中桂桑优12是耐盐性最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从桑树存活率、单株条数、叶条收获量、叶条品质和叶条比5个方面探讨不同桑树品种用于开发动物饲料的适宜性,为筛选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经连续5年试验,发现所用杂交桑品种比嫁接桑品种存活率高、发条数多、收获量大,更适宜用作动物饲料。合理的桑条收获方式是:根据饲喂动物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结合桑树的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期;根据桑树品种及栽植地气候环境条件,按照用树与养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每年的收获次数。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优良桑树品种。近代科技的进步,又为众多桑树品种的问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的桑树品种约在1000个以上。这么多桑树品种,除了都可以生产桑叶用来养蚕外,其中一些品种,还具有其他特殊用途,现略作介绍,以飨读者。一、果用桑大部分桑树品种,都具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与优良品种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1 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1.1 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引进和整理桑树品种资源(即遗传资源)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是育种的基础工程,品种资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则是育种能否突破的重要关键。我站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历来比较重…  相似文献   

11.
会东县地处四川省攀西优质蚕桑产业基地核心区,为选择适宜该地区气候特点,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改变当地桑树品种单一,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现状。会东县在地处金沙江畔的鲁吉乡热水村建立桑树品种比较园,引进10个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经过比较试验,云桑1号、南1号、川桑98-1、丰田5号等桑树品种在当地表现较好,可逐步替代湖桑、油桑、充桑等老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桑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杂交桑和湖桑品种为材料,采用大棚盆栽自然接种桑叶枯病病原的方法,调查不同桑树品种在高Cd和低Cd浓度胁迫下桑叶枯病的发病率,以及相同Cd浓度条件下大树和建筑物遮荫(低温区)对桑叶枯病发病率的影响,发病率以发病叶片数占整株桑树叶片总数的百分比表示。结果表明:不同的桑树品种,其桑叶枯病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在调查的66个桑树品种中,育2号等9个品种的桑叶枯病平均发病率低于5%,为抗性品种;粤桑11号等16个品种的桑叶枯病平均发病率高于50%,为易感品种。高Cd浓度区与低Cd浓度区,高温区与低温区发病率差异也较大,其平均发病率分别为高温高Cd区60.75%、低温高Cd区29.50%、高温低Cd区46.43%和低温低Cd区20.00%,高温高Cd区平均发病率比低温高Cd区高31.25个百分点,高温低Cd区平均发病率比低温低Cd区高26.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从200余份桑树品种(系)中筛选出含量高于当前山东主栽品种选792(对照)的8个品种,2015年重点对这9个品种1-DNJ含量、年产叶量、抗病性、耐瘠薄力性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沂源黄鲁桑、青黄桑,1-DNJ含量分别比对照选792高19.69%、12.21%,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P0.01);年产叶量与对照相当,抗病性与耐瘠薄力也表现为中等和强,可以作为降糖桑叶保健茶专用型桑树品种或基础育种材料;选792桑叶1-DNJ含量排第九位,时下可以作为降糖桑叶保健茶兼用型桑树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桑树新品种的审定工作,不仅推进了桑树品种的更新,而且对浙江蚕桑20世纪80年代超历史、90年代创历史,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相关成果,以及当前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的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具有悠久的栽桑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珍贵、类型独特、种类繁多的桑树品种。为了摸清全省桑树品种区域分布及推广应用情况,加快良桑品种区域化进程,我们采取问卷方式对全省19个市、州,83个区县的桑树品种区域分布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基本弄清了四川桑树品种推广种类和部分主推品种情况,对认识推广品种经济价值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9个桑树品种和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桑树各品种间叶片的含水量、持水能力,并在干旱条件下测定了桑树叶片的大小、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桑树对干旱的反应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其中抗旱能力较强的为勺桑、9001和湖桑197,较弱的为湖桑199和育2号.  相似文献   

17.
茶氨酸是非蛋白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呈味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缓压力、抗疲劳、抗肿瘤等功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桑叶茶氨酸提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17个桑树品种桑叶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桑叶茶氨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80℃,时间3.5 h,料液比1∶20.17个桑树品种桑叶茶氨酸质量分数在11.32~20.91μg/mg,其中桑品种市平的桑叶茶氨酸含量最高,比含量最低的桑品种湛02号高了 0.85倍;上、中、下各叶位之间桑叶茶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桑叶茶氨酸的活性功能及其在药食产品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也可为筛选制茶专用桑树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5,26(4):35-37
多倍体桑树品种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利用秋水仙碱处理桑树营养器官(桑树顶芽、幼苗生长点等),使桑树细胞染色体(遗传物质)数目发生变化,染色体数目出现加倍,由二倍体产生三倍体、四倍体……等多倍体,从中获得许多变异芽,然后经过单芽培育,选拔出实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三倍体、四倍体……等多倍体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所分别从广东省、陕西省引进果桑品种大十、红果1号、红果2号、红果4号、白玉王桑苗各50株,在本所基地进行果桑品种栽培试验.种植第二年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就挂果,桑树生长旺盛;红果1号、白玉王没有挂果,桑树长势很差.种植第二年红果1号、白玉王表现桑树矮小、桑果产量很低、桑果果形小;而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表现桑树树形高大、产果量高的特点.为此,我们初步认定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为适宜我省区域果桑栽种品种,相应开展了果桑品种生物学性状的调查和丰产栽培技术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根据陕西南北不同自然区气候特征和多年桑树品种栽植的表现和新推广良种桑的特性,提出了以秦巴山地、关中渭北、陕北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发展蚕桑的桑树品种选择的对象;根据蚕种生产用桑的特性和春伐区对桑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选栽桑品种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