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天然气管网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风险评价法、可靠性分析法及脆弱性分析法。由于3种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识别关键组件的结果有所不同。通过将风险理论与脆弱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风险-脆弱度方法:主要从管道运行状态、传输性能、网络特征3个角度识别管网关键组件,采用风险偏好型效用函数计算指标的后果严重度,再乘以失效概率得到风险值;从脆弱性分析思想出发,建立组件重要度计算公式,将重要度与风险值相乘得到组件的脆弱度,利用脆弱度识别关键组件。将该方法运用于浙江省天然气管网的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考虑了频发危险事件概率,同时不忽略失效概率低但产生后果严重的组件对管网供气能力的影响,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识别天然气管网关键组件,为管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图3,参25)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天然气管网与其他基础设施在空间、功能上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其中隐含的安全风险,研究引入了相互依赖性的概念,并结合天然气管网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地理位置、功能及后果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相互依赖性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半定量模块为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划分了等级,而定量模块可以估计事故风险可能性。通过算例演示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天然气管道与其他基础设施的相互依赖性及其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朝阳  刘威  姚天野 《油气储运》2019,(6):629-634,641
为实现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快速科学评估,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管网运行安全事故进行收集和统计,并分析了主要风险因素的事故影响机理,包括第三方破坏、腐蚀、老化和温度变化。基于此,建立了市政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评分采用半定量法,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试验结合某工业园区的燃气管网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指标的评分依据易于确定,可操作性强,评估结果与调研情况符合较好,适用于市政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4.
李安  李小瑜  邵勇  张平 《油气储运》2005,24(11):19-21
天然气管道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用户种类不同,对气量和压力的要求相去甚远.通过对福建LNG站输气干线工程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计算,采用动态模拟方法对管网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研究了影响管网系统主要因素,提出了在天然气管网的设计中对管网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管网在运行中,由于管道腐蚀、局部堵塞等原因,使管网的实际工艺参数与原始设计参数之间存在差别,增大了管网仿真和优化计算的误差.采用正反分析法建立了天然气管网管段阻抗系数优化反演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具有非线性、多峰值的特点,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例计算表明,通过优化反演修正管网工艺参数,能大大提高管网仿真结果的精确性,使管网的优化调度和运行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涩北气田天然气集输管道风险,使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对中国现有的半定量风险评价规范的失效可能性及失效后果评价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涩北气田天然气集输管道运营现状,确定了风险评价一级评价因子11个、二级评价因子59个。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涩北气田天然气集输管道失效后果评价因子权重进行计算修正,确定了半定量风险评价计算方法。选取涩北气田具有代表性的两条天然气集输管道为例,采用修正前及修正后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更加符合涩北气田地域特点和管道实际风险状况。(图1,表6,参22)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管网失效事件会严重影响天然气供应安全,降低天然气管网供气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为了最大限度保障用户的用气需求,将失效事件对管网供气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降至最低,提出耦合单元失效和需求侧影响的天然气管网事故工况流量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型天然气用户的需求预测模型和用户分级机制;其次,天然气管网水-热力计算模拟,量化失效事件对管输能力的影响;最后,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建立天然气管网流量分配优化模型,考虑用户需求侧和失效事件影响以及气源进气量、管网流量、压力和水力等约束,确定事故工况下管网最优流量分配方案。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某实际天然气管网中,对管网关键供气节点和环节进行识别,并确定不同失效事件下的管网流量分配方案。结果表明,采用该管网流量分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保障重要度更大的天然气用户,从而降低事故对下游用户的影响,为管网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图4,表6,参24)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燃气管网危险因素的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近六年来发生的燃气管网事故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管道泄漏是北京市燃气管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管网泄漏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管网泄漏事故多由外力破坏、腐蚀老化和安装缺陷所致.提出了燃气管网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增加管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态势,促进天然气行业发展,指导天然气管网建设规划,需要对天然气市场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天然气输送涉及基础设施设置、输送能力、安全性等,综合天然气管网供应能力和市场供需双方经济效益两方面因素,将管道供应可靠度与市场交易财务风险率相结合,构建了供需双方满意度评价方法:在一定供气量情况下,根据不同天然气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按照用户用气优先保障顺序,分别对天然气用户和天然气管网系统的满意程度进行计算、对比,判断得出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态势。运用基于管网可靠度的天然气市场满意度评价方法对某城市天然气市场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天然气市场有力的量化分析工具,能够量化供需双方的满意程度,进而掌握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态势,为天然气销售、管网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图6,表4,参23)  相似文献   

10.
城市天然气管网的模糊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涛  叶健  张鹏 《油气储运》2004,23(12):3-7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城市天然气管网运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城市天然气管网模糊风险评价的流程,提出了管网的分段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天然气管网模糊风险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G9分册《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8年所载论文的载文、作者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揭示该刊载文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SSNIP测试不精确与无法涵盖所有现实情况的短板,世界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其实践中,发掘出一系列辅助性分析方法,如价格弹性分析法、价格差异分析法、价格相关性分析法等。我国作为反垄断的后发国家,尚没有完全掌握相关市场的界定方法,尤其是SSNIP测试的具体操作,因而对这些辅助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关市场界定方法,从而促进我国反垄断的有效执法。  相似文献   

13.
《图书与情报》2000-2002年载文、作者及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02年出版的《图书与情报》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该刊的载文、作者及引文特点。  相似文献   

14.
周秋霞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1):163-165,16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年《西安邮电学院擘报》所载的学术论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归纳出该刊一些特点。该刊通信、计算机科学载文较高,这体现了本校科研方向和专业特色。而所载文章作者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本省。篇均引文量偏低。  相似文献   

15.
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指标体系中对测定指标的评价、排序及简约,实现对多指标体系的降维.[方法]举例将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引入主成分分析中.[结果]测定指标对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保留了对主成分影响显著的指标,剔除了对主成分作用较小或存在共线性的指标;通径分析揭示了测定指标对主成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体现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通径分析中测定指标对主成分决定系数的分解结合主成分特征值的百分贡献率可对测定指标进行评价,提取反映总体主要信息,真正实现测定指标的简约.[结论]主成分分析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对多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评价,实现测定指标的真正降维.  相似文献   

16.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plant phenotype via image analysis has the potential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its growth and quality, and is compatible with databases which aim to combine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data. The muskmelon epidermis nett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type traits, because it directly reflects fruit’s growth condition and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the product. Classical measures of muskmelon netting, including netting coverage rate, netting (non-netted, sparsely netted, partially netted and completely netted), and wrinkled skin or not, are employed study in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hese measurements were proven to be sufficient for some studies. However, they are less well suited for quantifying changes in the netting distribution and the last two methods are mainly through subjective evaluations by ey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benefits of multifractal and lacunarity analysis in quantifying the muskmelon epidermis netting. We applied the multifractal analysis and lacunarity analysis on three cultivars (Wanglu, Feicui and Luhoutian) and four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ir efficiencies were proved by comparison to the classical texture features (co-occurrence matrices, Gabor filters and the wavelet transform) in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processes (AdaBoost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s). Based on the images from growth monitoring system, some image processing-mathematical morphology operations, the watershed transformation and overlap were used befor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epidermis netting showed fractal properties. Comparisons among cultivar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ed generalized dimensions of netting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ile their coverage rate is less different. The generalized dimensions D0, D1, D2 and the lacunarity parameter b could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netting from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Using multifractal analysis and lacunarity analysis, we present an automated extraction tool of the muskmelon epidermis netting.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ultifractal dimension and lacunarity are valuable additions to classical measures of epidermis netting. Features obtained by combining fractal, lacunarity, multifractal features contributed to new tex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lementary for classical features (co-occurrence matrices, Gabor filters and the wavelet transform) used in fruit epidermis netting.  相似文献   

17.
凡纳滨对虾新品系体形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材料,对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胸甲长(x3)、第1腹节高(x4)、第1腹节宽(x5)、第3腹节高(x6)和第3腹节宽(x7)等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了不同体形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并建立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全长、体长、第3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0.069x1+0.202x2+0.336x5+0.577x7-28.026(R2=0.95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全长、第3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2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作用中,体长和全长对体质量的共同作用最大,其次为体长和第3腹节宽。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图书馆学刊》(2006年)载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总结一些规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大果甜杨桃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挖掘其优异种质资源,提高优胜大果甜杨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5种大果甜杨桃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6个复叶性状、3个顶生小叶性状和3个侧生小叶性状进行测定,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叶片表型及多样性特征。【结果】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97%~28.94%,平均变异系数为16.86%,多样性较为丰富;大果甜杨桃叶片12个表型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为其叶片性状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成分分析将12个数量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723%,可作为大果甜杨桃叶片性状选择的综合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方欧氏距离为5时,将所有材料分为3个类群,第2类群在复叶长、复叶宽、复叶主轴长等9个表型性状指标中均最优,可作为叶片性状育种优先考虑的种质资源。【结论】综合各供试杨桃品种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结果,大果甜杨桃2号在复叶长、复叶宽、复叶主轴长、复叶鲜质量、小叶数量、顶生小叶长、侧生小叶长、侧生小叶宽和侧生小叶鲜质量9...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安化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10年大气能见度观测资料,选取不受气象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百分位分析法、等级分析法、Ridit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安化山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化大气能见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较差"大气能见度出现频率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大气能见度水平反常优于80年代,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活动和降水偏多造成的。相对国内其他大城市而言,安化山区年和季大气能见度年际波动特征十分显著,这与山区复杂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是分不开的。复Morlet小波分析表明,1980~2005年的年Ridit值周期变化比较明显,周期为7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