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香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园地选择、开园整地施基肥、种苗的选取与种植,巴西香蕉的生长前期、中期、后期的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巴西香蕉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香蕉品种威廉斯B6为试验材料,通过春植香蕉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简比试验,研究其对香蕉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省时、高产高效、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香蕉比上年增产14%台湾香蕉分布在。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北部地区为零星种植。香蕉生长期和成熟期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低,生长日数越短,所以,高雄、屏东主产地区香蕉多为春夏季采收,称“春夏蕉”;而中部主产地南投、台中等县,香蕉集中于秋冬季采收,称“秋冬蕉”。近年来,新北蕉抗病品种栽培面积逐渐增加,香蕉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平和香蕉因面积大,产量多,采用"清明"至"谷雨"前后种植,冬春季收获,有利于香蕉远途运销和延长销售期;而如何确保在低温寒害季节前蕉果有6~7成饱满度,成为平和香蕉生产安全的关键。本文着重从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防治、防寒防冻和采收贮运等5个方面,分述香蕉花果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韭菜栽培投工少,生产成本低,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全国各地普遍种植。韭菜在苗期生长缓慢,肥水充足,在收割期,温度高,地面透光性好,杂草容易萌发生长,若管理不及时会出现草荒,使韭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防治杂草危害是韭菜栽培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华县地处粤东山区。月平均气温低于17℃的时间(香蕉生长停滞温度)共有3.5个月,冬季最低温度在0~5℃,属香蕉栽培的次适宜区。五华县农业局自2000年冬季以来,连续3年,采用塑料大棚反季节培育香蕉大苗,大田种植大苗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共栽培香蕉133.3hm^2,果实于11—12月采收,每公顷产量达到45t。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的假茎高度、假茎基围以及采收时的单穗重和第3梳果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植株采收时间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吸芽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大苗早26 d左右,种植二级组培大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小苗早32 d左右;种植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低,其次为二级组培大苗,种植二级组培小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只影响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不施用菌肥的植株相比,种植二级组培小苗、二级组培大苗、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4.79%、21.73%、25.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因生产上用吸芽苗进行种植比较麻烦,为缩短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生育期、降低其枯萎病发病率,建议种植二级组培大苗并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8.
吕斌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3-14
试验结果表明: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能够促进香蕉快速生长,平均每月抽叶多,抽蕾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2006年每1hm^2产量比对照增产5900.9kg,增长达15.7%;2007年每1hm^2产量比对照增产6621.6kg,增长达15.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香蕉的生长要求,在果穗长、每穗果梳、每穗果数、平均果指长、平均单果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是我国重要的香蕉产区,年种植面积2.87万hm2左右。2009年,漳州全市香蕉种植面积2.44万hm2,产量84.0万t,分别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及产量的83.8%和92.7%。由于漳州市是香蕉分布北限,成熟期昼夜温差大,因而所产香蕉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中粉1号”粉蕉在福建漳州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上将香蕉品种分为香牙蕉、大蕉和粉蕉(米蕉)三大类。福建省是我国重要的香蕉产区,年种植面积2.93万hm2左右。漳州市是福建省最主要的香蕉产区,以2009年为例,漳州市香蕉种植面积2.44万hm2,产量84.0万t,分别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及产量  相似文献   

11.
香蕉施用钾肥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润芳 《福建果树》1997,(4):14-15,13
香蕉属热带、亚热带果树,其营养成份特殊,经济价值高,因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香蕉也是我国最大的高经济效益作物之一,福建省面积已达23800km2。香蕉是典型的需钾作物。据Lahay等(1982)报道,香蕉的N:P2O5:K2O吸收比例为1:0.25~o.30:3.5~4,Robert(1977)认为高产(51~60t/hm2)香蕉施肥比例以1:1:3或1:1:4为好。由此可见,香蕉的钾肥需要量为氮肥的3~4倍。在我省蕉区,大部分土壤缺钾,因此重视钾肥的施用更是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室内和田间钾的使用效果,阐述钾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香蕉在平原地果园普遍存在着幼树生长旺盛,结果晚、产量低。为此,我们在城关公社糖坊张大队和毛庄大队两个果园,对该品种进行长期观察和多种试验,已获得初步结果。今年五年生株产38斤,十三年生株产256斤,现将几项措施总结如下: 一、保持树势强壮:青香蕉对肥水和风光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的香蕉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和产量最多,约占全国的60%。秋末初冬,是我国香蕉大量上市的季节,但其他水果上市对香蕉销售有一定的冲击。在春夏之交的水果淡季,香蕉很受欢迎,但春夏蕉的产量受到冬季低温、干旱的影响,其果形较短小,果指较小,产量也较低,果形、果色都较差,经济效益不  相似文献   

14.
苹果再植病的发生及预防方法果树再植病是指原有的果树砍伐后,重茬种植相同或近缘果树,往往表现出新植幼树生长衰弱,根系生长不良,大树产量低,即使加强肥水管理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生长与结实仍无大的改观。1苹果再植病的症状树体生活力降低,枝条生长量小,树冠矮,...  相似文献   

15.
丘陵坡地香蕉抗旱高优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漳州市是我国香蕉主产区之一,香蕉现有种植面积2·5万公顷,产量70多万吨,由于洲地(或水田)蕉园连年种植,土壤肥力衰退,病虫害日趋严重,种植效益不断下降。近几年来,随着大田作物的调整和轮作,香蕉种植逐渐向丘陵坡地发展。目前,漳州市丘陵坡地香蕉面积约0·8万公顷,667m2产量21  相似文献   

16.
7-8月,是宿根和秋植香蕉转入抽蕾挂果期.是营养与生殖生长并存的时期,为提高香蕉的产量和质量.应注意抓好香蕉抽蕾期的各个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17.
地膜周年覆盖并穴贮肥水对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春季覆盖对苹果树生长与结果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为探讨周年地膜覆盖及穴贮肥水对果树生长结果的作用,开展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对苹果树进行地膜越冬周年覆盖及穴贮肥水,对苹果幼树的生长发育和对结果树树势、果品产量、品质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香蕉病害记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 ,海南省大面积种植高产优质香蕉组培苗 ,生长快 ,产量高 ,经济效益可观 ,但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病害曾对海南岛香蕉生长造成了严重为害。 1994年华南五省 (区 )热带作物病虫害名录中 ,记载海南香蕉真菌病害 5种 ,病毒病害两种。1979年魏景超报道我国香蕉真菌病害 15种 ,1988年郭建辉报道我国大陆香蕉病害 12种。为进一步摸清海南香蕉病害种类、分布及为害情况 ,为今后海南香蕉病害的研究、防治及植物检疫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分别于 1992、1996、1997年对海南的儋州、临高、澄迈、琼山、文昌、三亚、乐东、保亭、陵水等香蕉主产区…  相似文献   

19.
葡萄园的肥水管理,关系到树势、果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影响到翌年。肥水不足或过量都不好,实践中要根据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北热带及部分南亚热带四季都生产香蕉,且不受台风威胁,这在全国少有。1978~1997年全省香蕉产量增长了近14倍。本地的红河蕉、河口蕉口感好,但果穗较小、产量较低;外来品种果穗较大、产量较高,但口感较差。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同愿望,做到产量既高,口感又好,近几年我省将引入的主要香蕉良种种植在两种不同生态环境:湿热(年降雨量1500mm以上,全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近似沿海香蕉产区)与干热(年降雨量不足1000m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0%以下),以生产上种植较为广泛的普通威廉斯品种为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