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1号等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培育早实、丰产、优质、抗病的核桃新品种,自1969年开始,以来自新疆、陕西的早实丰产但不抗病的核桃类型,和来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晚实抗病核桃类型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从中筛选出辽宁1号、辽宁3号、辽宁4号等优良品种(品系)。目前我国已有17个省(市、区)引种或进行较大面积栽培。介绍了这些品种的杂交亲本、培育过程、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并提出了适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早实核桃是指进入结果期较早的核桃品种。传统上核桃栽培后,一般需要5~10a(年)才能进入丰产期,而早实核桃在定植的第2年或第3年即可进入结果期,丰产性能较好,经济效益高。我们于1997年引进辽核1号、辽核3号、中林3号、中林5号等早熟核桃品种,并于当年进行定植,当年就有部分植株开花,1998年结果株率达70%以上。2001年进入盛果期,667m^2产量400kg。  相似文献   

3.
核桃良种苗木繁育目前主要依赖核桃双嫩枝芽接,虽然成苗率高,但接穗生长量小、木质化程度低,建园后易受冻害风干,严重制约了优质核桃产业化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优质核桃硬枝嫁接技术。通过2007—2009连续3年圃地试验调查统计,优质核桃硬枝嫁接各品种成活率均高达92%以上,接穗当年生长量达1.0~1.5m,且木质化程度高,建园不易受冻害,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4.
春蜜桃(中桃2号)是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育种组育出的早熟白桃新品系。为了筛选出与本地成熟相近、综合性状更优的桃树新品种,本园2004年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春蜜桃接穗,高接在1~2年生毛桃砧木上,已结果2年。据观  相似文献   

5.
宁夏灌区果树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品种老化 ,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引入藤牧1号、嘎拉、新世界、红巴梨、红安久等苹果和梨的优新品种进行夏季绿枝蜡封接穗高接换种试验 ,取得了当年嫁接 ,当年恢复树冠 ,3a(年 )丰产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998~ 2 0 0 0年在青铜峡市甘城子水利公司果园进行。苹果株行距 3m× 5 m,梨 4 m× 5 m。沙壤土 ,p H值 7.6,管理水平中等。高接树苹果为 4年生小国光和秦冠 ,绿枝接穗为藤牧 1号和嘎拉 ;梨为 5年生苹果梨 ,接穗为红巴梨。接穗为生长健壮的结果树的新梢 ,去叶留 10~ 11个…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 ,本所陆续从中国林科院、辽宁、山东、山西、新疆等科研单位引进 4 0多个核桃新品种 ,经试验筛选出一批适于本地区及同类地区栽培的新品种 ,其中早实品种有香玲、鲁光、辽核 1号、辽核 4号、中林1号、中林 5号、陕核 1号、西扶 1号、扎 3 4 3、温 185、元丰 ;晚实品种有西洛 1号、西洛 3号、礼品 1号、晋龙 1号。由于早实品种介绍较多 ,这里不再赘述 ,只将几个晚实核桃主要性状介绍如下。1 西洛 1号 西北林学院与洛南核桃所合作 ,从商洛晚实核桃中选育而成。树势强旺 ,圆头形。雄先型 ,中熟品种。侧芽结果率 53 %。坚果中等大…  相似文献   

7.
问与答     
果树芽接时为什么要保留叶柄芽接具有接穗利用率高、伤口小、容易成活及不易感染病虫等许多优点;对于某些生长快的树种(如桃),管理良好时还可当年芽接当年成苗,缩短育苗年限,因而在果树生产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秀莲 《西南园艺》2011,5(3):38-39
‘川早1号’核桃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出的早实薄壳优良新品种。对‘川早1号’在丰都的引种表现作了观测;对核桃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改进,即把扦插至生根阶段的十字喷头喷雾改为用超声波雾化,使空气和基质湿度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9.
核桃嫁接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广大育苗户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我们经过实践摸索,总结出核桃夏季芽接技术,使核桃苗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接芽当年生长量达1.2m,最高达1.6m。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砧木选择选用1~2年生砧木直径在1.0cm以上核桃实生苗嫁接。2接穗选择接穗要从良种母树上采集,采集时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发育枝。接穗最好随采随用,采下后剪去叶片,留一小段叶柄,用湿布或湿麻袋包起来备用。如果当天用不完,可放在阴凉的地窑中,但最好不超过48h(小时),否则会影响接穗利用率和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正我公司是集生产、引进、繁育、推广为一体的专业化苗木生产企业。10余年来向各地用户提供大量果树良种苗木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现向您提供以下果树品种苗木。以下果树品种每年3~10月均有大量硬枝或绿枝接穗出售。美国大果穗状垂玲6号核桃(可供苗20万株):早实、丰产,当年栽植当年挂果,3年丰产;栽后第2年,整个群体进入结果期,第3年丰产单株可挂果400个以上,成聚合状垂穗,穗  相似文献   

11.
繁育葡萄“三当”苗,过去一直沿用嫩枝劈接法。但这种方法操作麻烦,嫁接时间短,当年难以育成健壮大苗。为了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嫁接方法,从1998年开始,我们在安邱黄旗堡,寿光北洛、田马搞了葡萄贴接育苗对比试验。试验砧木用巨峰育砧,接穗用红提、黑提品种,共嫁接6320株,成活5814株,成活率92%,成苗5372株,成苗率达85%,分别比劈接法提高8%和19%,且生长健壮,木质化程度高。 1.材料和方法 采用红提、黑提当年新梢做接穗。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蓝田县积极推进优质核桃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新发展优质核桃1667hm2。2009年,在三里镇毛坪村、泄湖镇黑沟村通过核桃综合配套丰产栽培等技术的推广,积极开展林下高效复合经营,面积达200hm2,主要开展了林——油(高油黄豆)、林——菜(地膜洋芋)、林——苗(核桃育苗、白皮松育苗)等林下高效复合经营模式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3年来仅复合经营项目收入达285.2万元,有效破解了经济  相似文献   

13.
早实核桃新品种云新9030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以分布于我国西南亚热带山区铁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品种三台核桃作母本、以分布于我国北方的核桃(JuglansregiaL.)新疆早实核桃优株新早13号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核桃新品种云新90306。该品种具有结果早、早熟、丰产、优质、树体矮化等优良特性,综合品质超过亲本,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鉴定。  相似文献   

14.
李小娟 《落叶果树》2005,37(1):63-63
我所于1999年引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接穗加速繁育,利用日光温室,采用扦插与嫁接相结合的方法育苗,取得了当年成苗出圃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廷松  方文亮  范志远  习学良  张雨 《果树学报》2007,24(2):252-253,F0002
核桃新品种云新90303号,亲本为三台核桃×新早13号(新疆早实优株)。经过10余年在不同生态条件地区比较试验,该新品种果实为椭圆形,外观好,平均单果质量13g,最大果质量16g,仁色白,壳厚0.9mm,出仁率59.40%,含油率68.2%,食味香纯。昆明地区9月上旬成熟,早实、丰产,质优、抗寒、树体矮化。  相似文献   

16.
春蜜桃(中桃2号)是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早熟白桃新品系.为了筛选出与本地成熟期相近,综合性状更优的桃树新品种,本园2004年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春蜜桃接穗,高接在1~2年生毛桃砧木上,通过2年结果观察,表现果实大,着色好,品质优,丰产性强,综合性状优于当地主栽品种霞晖,早花露,金华大观,适于本地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核桃嫁接育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清水县,以核桃实生苗做砧木,进行绿枝芽接和硬枝枝接育苗试验表明,绿枝方块芽接宜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砧木用1年生苗,接穗用当年新枝中部芽,嫁接后7天剪砧,剪砧后20天解绑,成活率90%以上,接芽当年萌梢40cm左右,粗度1.1cm左右。核桃硬枝单芽切接宜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砧木以1年生苗最好,愈合能力强于2、3年生砧苗,嫁接成活率6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1品种选择核桃是多年生、深根性树种,具有喜光、喜温、喜疏松土质的特性。半干旱区栽植核桃,品种选择尤为重要。1)海拔1 800 m以下、年平均温度7.5℃以上、土壤产地条件较好的浅山半干旱区应选择早实丰产的品种。如晋龙3号、晋龙短枝、晋龙薄丰、中林(1、2、3号)、辽核4号等优质丰产新  相似文献   

19.
云新高原等5个核桃早实杂交新品种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历经20余年,采用云南晚实品种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与新疆早实品种核桃优株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云新高原、云新云林、云新301、云新303和云新306号等5个早实杂交新品种(以下简称云南早实核桃),表现出早实、早熟、质优、丰产、发枝力强、树体矮化等特点。我们多  相似文献   

20.
新生系3号椪柑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从椪柑中选育出的少核中熟新品系。1991年云南省思茅市热带亚热带果树良种场从该所引进接穗嫁接育苗试种成功。截至2003年底,已育苗503.16万株,推广种植3022hm^2,云南省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大理州、红河州等6个地(州、市)引种栽培,近年来缅甸、老挝北部地区也有引种。现将其表现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