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寻找降低稻米中农药残留的有效物质,1998 年采用盆栽试验,分析测定了水稻植株和稻米中甲胺磷的残留变化,结果筛选出既对甲胺磷前8 d 持效作用无显著影响,又对稻米中甲胺磷残留有显著降低作用的有效物质,为农药残留降解剂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闽东依山面海,气候温和温润,山地丘陵众多,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茶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闽东产茶历史悠久,传统名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白毫银针"、"天山绿茶"闻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3.
茉莉花茶中农药残留的来源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茉莉花茶素以清新幽雅的花香、醇爽的茶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也是中国出口比较重要的茶类。随着食品生产的无公害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药残留检测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分析学科,是一个检测低水平含量物质的检测过程,属于痕量分析范畴。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包括样品制备、浸泡提取、净化浓缩、仪器测定等多个环节。由于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茶多糖、茶皂素、香气成分、色素、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等,再加上人、仪器、标准物质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的影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多种干扰,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稳定,极易产生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差,或方法检测限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茶叶农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实验室的数据信誉,就需要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对茶叶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人参生产和出口大国,人参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参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农药残留是决定人参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人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国内外人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及人参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药材中农药应用现状和现代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中农药利用和监控提供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中药材农药残留研究文献,对中药材中农药应用现状和现代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材极易发生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已登记农药品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现代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结论]建议采取多种措施规范中药材中农药的合理应用,解决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保障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饮茶者健康和国际公平贸易为目的,针对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MRLs)制定的科学性、农药和污染物控制技术和检测技术.历经30余年研究,首创了茶汤"有效风险量"决定原则,重构了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国际规范;探明了残留量的关键控制点,创建了农药选用、使用和污染物源解析控制技术;突破了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8.
刘勇  周冀衡 《作物研究》2009,(Z1):167-171
介绍了农业生产中农药的种类以及我国烟草原料中存在的农药残留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烟草农药残留问题的对策,并对我国烤烟原料安全性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药残留问题是我国水果出口的第一道门坎。通过推介绿色食品工作实践经验,参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总结了一套以预防技术措施为主,控制技术措施为辅的水果产品农药残留防控技术体系,以提高我国果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含量的变迁与化学农药品种的衍化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在茶园中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导致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茶叶中高水平的六六六、DDT残留.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之后,70年代开始在茶园主要使用毒性较低、降解较快的敌敌畏、马拉松、辛硫磷、乐果、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虫害,代森锌、托布津和波尔多液等防治螨类和病害.80年代初又引进高效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并出现了抗药性等问题,至80年代末,茶园中开始使用第三代农药,如安全低毒、具选择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和除虫脲.目前,我国茶园杀虫剂的品种已比较齐全,与化学防治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相当,但杀螨、杀菌剂的开发进展缓慢,有的地区为了控制茶树螨害,不得不使用已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加上茶园经营体制改革后,分散型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缺乏指导,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的事件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分析,试图阐述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演替趋势及存在问题,以揭示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特点,探讨进一步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水稻籽粒农药残留的品种间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8个生育期相近的常规早籼品种为试验材料, 测定了水稻籽粒三唑磷、毒死蜱残留量。结果表明,农药残留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农药种类和籽粒不同部位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唑磷>毒死蜱,稻壳>精米。初步筛选出中早39、甬籼703和嘉育76等3个低农药残留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农药残留影响稻米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引进一种酶制剂,研究了该试剂不同使用时期和使用量对稻米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以集成稻米的安全生产技术。结果表明,应用战氏生物转换酶制剂,在总用量为5 400~9 000 mL/hm~2时,在水稻抽穗前5 d和齐穗后5 d各喷施叶面1次,可以收到较好的降低农残的效果。该酶制剂在德优4727、川优6203生产中适宜的使用量为5 400 mL/hm~2以上,能实现未检出农残的效果;在宜香2115、F优498生产中适宜的使用量为9 000 mL/hm~2时,才能达到未检出农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立体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运用农业立体污染的新观念,对中国稻田立体污染问题进行了剖析:表明:稻田不同程度地存在氮磷养分与农药流失问题,尤其是在集约化也程度较高的地区,秸秆污染也不能忽视;虽然目前对稻田甲烷排放量数据出入较大,但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却不可否认;稻田污染对稻米品质有一定影响:防治稻田立体污染的基本对策是:建立稻田环境质量监控体系、开展稻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生态种植与生态防治策略、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资料、实施精准化农业和稻田保护性耕作法。  相似文献   

14.
程少敏 《杂粮作物》2006,26(2):123-124
目前,玉米已经成为辽宁省的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67万hm^2,总产量达1000万t左右。辽宁省生产的玉米,除供应本省需求外,每年还向外省调运和出口韩国、日本等国,每年出口量达150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5.
DENG Sihan;CHEN Congying;YAN Dong;LONG Jiumei;Dingdan;LEI Mi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0, China)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0 g/L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200 g/L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颗粒剂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理想杀虫剂。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0g/L悬浮剂30 ml/667 m^2防治效果99.64%,氯虫苯甲酰胺200 g/L悬浮剂10 ml/667 m^2防治效果99.29%,氟虫双酰胺20%水分散颗粒剂10 ml/667 m^2防治效果8.17%。  相似文献   

17.
红叶病是由蚜虫传播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燕麦上的重要病害,有效防治蚜虫可控制燕麦红叶病的发生。为了明确噻虫嗪种衣剂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效及持效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物在植株和籽粒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后,燕麦单株蚜量和红叶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至拔节期的蚜虫防效为77.71%~87.91%,红叶病防效为65.79%~82.89%;孕穗期至扬花期的蚜虫防效为58.45%~68.61%,红叶病防效为62.98%~64.14%,持效期长达90 d,可实现一次施药减轻蚜虫为害、控制红叶病的效果。残留分析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燕麦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13.218e-0.0971t,半衰期为7.14 d,播种后60~100 d残留量为0.43~9.86 mg·kg-1,接近或超过了现有的草料MRLs值,此时不宜作为青饲料;播种110 d以后残留量≤0.06 mg·kg-1,可刈割青饲料或作为干草贮存使用。在燕麦籽粒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发病日趋严重,而对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及防治适期却不甚明确。本试验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筛选了目前市场防治水稻纹枯病常用药剂及其最佳施用适期。提出了噻呋酰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井冈霉素为最佳化学防治药剂,在水稻分蘖盛期依据气候和苗情适时施药,做到经济有效的防治,确保水稻丰收。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大发生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稻曲病在水稻生产上危害日趋加重的现状,2002-2005年对引起该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连续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组合)和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间5d以上降水天气是引起稻曲病大发生的二个关键因子‘同时,稻曲病为害程度还与水稻栽培方式、种植密度、肥水管理及施药水平等因素有关。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关键:一是选用有效药剂。二是抓住施药适期施药。筛选出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有30%爱苗EC,43%好力克SC和62.25N仙生WP。稻曲病施药适期是水稻分蘖末期、破口前3~7d、始穗期3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