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是改善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县大力发展以“四位一体”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村环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及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农业建设是区域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能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我国南方目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为推动我国南方生态农业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针对农业发展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其本质主要是农业生产部门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客观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合理构建农业生产力和组织生产关系,进而通过对各项资源的有效运用以及对产业流程的调整与优化,最大程度地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对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京山县域生态农业建设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京山县10年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其经验,进一步说明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和农村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的最佳结合点,为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京山县10年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其经验,坦步说明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和农村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的最佳结合点,为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李森林(1932-),笔名李苍林,现任《当代生态农业》杂志主编兼社长,原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北省生态农业建设顾问,吉林省政府农业生态顾问,吉林省白城地区经济技术顾问等职。曾任吉林省社会科学界第5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3-6届常务理事。13亿人口爆炸性增长与水土资源耗竭性失衡,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而且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张方式的关键。为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贡献率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不仅包含农业机械投入量增减对产出的影响,而且应包括农业机械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贡献率大小可用农业机械产出弹性在规模弹性中的比值衡量;机械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小决定于它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大小和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农业机械化在某一时期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与由它产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成正比,与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成正比,与初期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同时兼顾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与做法为例,阐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相符相依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安徽省在几年生态农业建设中形成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立体种养、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害生物综防、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值、庭院资源综合利用、农业副产物再利用等,借以推动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我国农业受到工业及城市生活和农业自身污染的三重压力,同时还受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影响,环境问题尤为突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整体上已进入了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环境处于优先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这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新农村建设,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亦即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宝坻县五年来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证明 ,城郊型生态农业建设 ,只要方法得当 ,就能够获得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并纳入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轨道。通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显著并呈现加剧的趋势。研究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和成因,对于预防和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动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走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结合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建设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指出农村经济产业化、县域经济工业化是强县富民,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升级,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新时代的高度,论证了新世纪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阐明了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经营方式与产业形式,即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必须做到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与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同时并举与协调发展;构建制度、技术、生态三类创新有机统一的中国生态农业持续发展运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生态化、知识化与可持续化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它把"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技术与发展庭院经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化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农业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战略措施之一,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江阴市建设生态农业的优势与潜力,通过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江阴市建设生态农业当前应采取的六项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创新2.0背景下,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并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资源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农业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基于此,基于成都市新农村规划设计实践,对成都市农村资源规划利用途径进行研究,梳理出创新2.0时代背景下成都市农村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和"乡愁"资源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村目前脏、乱、差现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辽宁省新宾县下房子村开展了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和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和资源节约利用,有重点、分类型、分步骤地开展建设,重点建设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等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实践证明,乡村清洁工程是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浪费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典型的民心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明显的特点,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农村能源在丘陵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用模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地下建设沼气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的农村能源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建设沼气环境工程、学校改厕治污工程,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在尤溪新农村建设中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还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阐明了农村经济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的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