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应用乙烯利催熟柑桔、苹果、菠萝、香蕉、柿子及番茄、西瓜等多种果实均得到良好的效果.広田(1971)对砂梨系统的"二十世纪"、"早生二十世纪"、"旭"、"新世纪"等的试验认为:在采前2~3周树上喷洒100ppm的乙烯利,有促进果实肥大,降低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增加糖分的作用,并可提早7天采收.林·平田等(1970)也报导了在7月下旬对"二十世纪"喷洒100~250ppm的乙烯利,可提早3~4周成  相似文献   

2.
采收前喷用乙烯利可减少贮藏期富士和澳洲青苹苹果的表面褐斑1989年与1990年试验证明,用浓度为50-400mg/L的乙烯利对富士和澳洲青苹苹果进行采前喷洒,减少贮后表皮褐斑的效果很好。1989年,在采前5周用浓度为400mg/L的乙烯利喷洒富士和澳...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是促进果实成熟的良好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用于催熟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多见于果实采后处理。为了探索乙烯利在温州蜜柑树冠上使用的方法和对果质、落叶、花量、座果、产量的影响,1990~1991年在隆回进行了温州蜜柑果实催熟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薄皮黑穗醋栗应用乙烯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寒薄皮黑穗醋栗果实开始成熟至采收期8—10天,一般需分二次采收,费时费工。而如一次采收,早熟果脱落,未熟果又弃之,产量损失10—1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乙烯利促进抗寒薄皮黑穗醋栗成熟一致试验。材料和方法:在所内的黑穗醋栗丰产园,选用4—5年生抗寒薄皮,1990年使用40%乙烯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期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多次喷洒对采后厚皮甜瓜抗病性、后熟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在果实幼果期(花后14 d)、膨大前期(花后21 d)、膨大后期(花后28 d)和成熟期(采前2 d)4个时期分别采用0.5 mmol·L-1SNP进行喷洒,以清水喷洒作为对照,观察处理对采后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发病率及病斑直径的影响,测定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分析果实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及能荷水平的变化。【结果】SNP喷洒有效抑制了采后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贮藏6 d时,分别低于对照47.4%和37.4%。SNP处理降低了果实采收时的乙烯释放量,以及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并使果实呼吸和乙烯跃变峰的出现推迟了2 d。此外,SNP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延缓了ATP的下降速率,提高了ADP的含量,维持了果实较高的能荷水平。【结论】果实发育期SNP多次喷洒可有效提高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抗病性,该作用与一氧化氮延缓果实后熟,增加能量供应,提高能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 沙果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小型杂果,在我场栽植数量较多。但由于沙果着色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期长达半月之久,给生产和销售带来很大不便。为此,1984年以我场15年生沙果为试材进行了乙烯利催熟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于采收前一周左右喷布400~900ppm 乙烯利,着色早、果实成熟一致,采收期可提前10~15天,一次采收即可收获90%以上的着色果;经处理的果实色泽鲜艳,可溶  相似文献   

7.
生长调节剂对枇杷成熟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杞成熟期集中,果实不耐贮藏,供应期十分短促。本试验使用了几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枇杷进行催熟试验,各处理对枇杷果实成熟期及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果实自然成熟前两周喷布500~1000ppm乙烯利促进果实早熟效果最好,喷布B9可使果实延迟4天成熟,而且都能保持果实原有品质,因此可以用乙烯利和B9来加长枇杷供应期。  相似文献   

8.
莱阳茌梨商品采收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与苹果中熟品种同时上市。在农业生产上正值秋收秋种大忙季节,因而造成劳力紧张、积运、积销,并由于采收后不能及时外运,堆放时间过长而引起果实腐烂,为了解决以上存在问题,分别在茌梨重产区喷布乙烯利、多菌灵、退菌特,B9、尿素和波尔多液等方法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四年的试验,在采前40天和20天各喷一次30—50ppm乙烯利,可使茌梨提早采收20天左右,分别在8月 5日和8月 19日各喷一次30ppm乙烯利,果实重188克,可溶性理形物13.0%,硬度16.5公斤/cm2,用同样方法喷50ppm乙烯利果实重186克,可溶性固…  相似文献   

9.
目前核桃脱皮主要采用堆积后熟法,果核污染,霉烂严重,直接影响核桃内销和外贸的商品质量。近年来,各地参考国外核桃采前喷洒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的经验,初步找出了采用乙烯利促进核桃成熟脱皮的方法、浓度和时期。现择选简介于下,供各地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0.
乙烯对成熟期新红星苹果果实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控   总被引:56,自引:5,他引:51  
王永章  张大鹏 《园艺学报》2000,27(6):391-395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成熟期(花后120d)喷布乙烯利和AOA(氨基羟基乙酸)对果实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淀粉含量下降,可溶糖(主要为蔗糖)含量增加。乙烯利处理在显著加速淀粉降解的同时显著增加蔗糖含量,而对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乙烯利处理后,淀粉酶和蔗糖合酶的活性增强,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活性变化较小的中性转化酶活性下降的状况。AOA处理使  相似文献   

11.
果实成熟是一种老衰老化现象,采收后果实的老化,乙烯(成熟激素)起主要作用。最近有用乙烯或分子堆吸收乙烯。在日本为促进温州蜜柑的着色,已采用此法。又有用酯(Elherelsalr)为乙烯的发生剂,以偿熟梨及蕃茄的,效果也很好。在乙烯发生前,用甲流丁氨酸(Methionme)作前驱物质,对促进果实成熟,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在果实贮藏中抑制乙烯的发生,以提高其贮藏性的研究尚不多,因而作果实贮藏中乙烯发生对贮藏性影响的试验,其简要经过如下: 一、试验方法 用适期采收的苹果(富士、国光、印度)在4℃温度下贮藏。 1.不同品种果实的乙烯生成量;苹果于1…  相似文献   

12.
乙烯利对巨峰葡萄成熟期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乙烯利于巨峰葡萄果实腹大后期进行蘸穗处理。结果发现,7500mg/L乙烯利处理均不同程度使果实成熟提前,但超过1000mg/L易出现裂粒,同时,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均使果实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花青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乙烯利催熟后,果粒有趋软、色暗、易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3.
乙烯利促落果提高澳洲坚果采收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澳洲坚果采收成本,提高采收效率,以澳洲坚果主栽品种"HAES800"和"HAES294"为材料,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浓度为1.5g/L、2.0g/L和2.5g/L的乙烯利溶液,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情况、落叶情况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方法的促落果效果和使用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品种"HAES800"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4周后的落果率分别达到94.10%、94.08%和93.67%,而同一时期对照的落果率仅有24.64%;品种"HAES294"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6周后的落果率则分别达到90.89%、93.17%和91.80%,而同一时期对照的落果率仅有53.27%;相比而言品种"HAES800"对乙烯利溶液更敏感;建议在生产中品种"HAES800"和"HAES294"分别采用1.5g/L和2.0g/L的乙烯利溶液进行促落果采收;尽管喷施乙烯利会引起部分落叶,但不会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影响。应用本方法可使澳洲坚果采收成本降低25.07%,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调节温州蜜柑采收季节,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采用环割技术,促使果实提早成熟。从1985年起,选用宫川温州蜜柑进行环割处理,与喷施乙烯利和空白对照比较。 据观察,6月中旬环割后,果实8月下旬就开始退色,9月上中旬呈淡绿色,9月底至10月初呈黄绿色、果实襄辦变成橙黄色,汁胞变软,已完全可食。据9月30日测定,环割处理的果实糖、酸含  相似文献   

15.
杨梅的成熟季节高度集中,果实很不耐贮藏,使得供应期十分短促。但杨梅果实对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反应敏感,本试验所使用的几种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对杨梅成熟期都有影响。其中以喷布乙烯利促使果实早熟和喷布阿拉延缓果实成熟的效果最好。在果核硬化以后喷布250ppm乙烯利,可使杨梅提早6~8天成熟;在果核硬化前喷布2000ppm阿拉,可使杨梅延迟5~6天成熟,并能保持果实原有品质,且使次年开花和产量增加。因此有希望利用乙烯利和阿拉来延长杨梅供应期。  相似文献   

16.
番茄催熟剂--乙烯利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是本地区反季节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我镇番茄生产普遍应用乙烯利作为催熟剂,用来促进早熟,提前采收,增加早期产量,或用来增加后期的红熟果实产量。利用乙烯利催熟番茄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在实际应用中乙烯利的催熟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其浓度、处理方法及温度等因素有关。如使用不当,就会引起植株矮小、早衰、叶片发黄及落叶、落花等现象。对此,我们在番茄生产中,通过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浓度乙烯利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往往导致苹果果实着色不佳,影响外观品质,降低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人工使果实增色的方法。一、激素增色法1.在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乙烯利溶液,在乙烯利溶液中加入(40-60)×10(-6)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盐),可防止落果,同时喷药后的果实全红和半红果明显增多,且含糖量增加。喷施乙烯利时应注意:处理树必须健壮,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2.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两次喷布(500-600)×10(-6)的稀土溶液,对苹果着色和增产有明显作用,能使80%-96%的果实…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各地采收山楂仍沿用棍打,人工摘,或伤害树体和果实,或低效笨重。为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我们用早已在果蔬生产上应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进行催落山楂果实试验,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1~1985年,先后对鲜食桃早熟品种“钟山早露”、“雨花露”、“朝霞”和晚熟品种“白花”等喷布B9、乙烯利。试验结果表明,单喷乙烯利或B9,可提前果实成熟期约2~3天,并提高早期果实产量。混喷B9+乙烯利则有协同作用,果实成熟期可提前5~6天。B9的喷布浓度为1500~3000ppm,早熟品种以1500ppm为宜;乙烯利为30~60ppm,以30ppm较宜。喷布时期以5月上、中旬果实开始硬核前后为宜。一般早熟品种喷一次即可,晚熟品种宜喷两次。B9+乙烯利混用,对果实大小、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效应,但有降低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巨峰葡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葡萄物候期与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乙烯利浓度超过250mg/L的处理可促进葡萄物候期提前,同时对葡萄果实的总糖、有机酸、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乙烯利处理有利于提高葡萄果实的总糖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增大糖酸比,提高维生素C含量。结果还发现,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上述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不尽相同。综合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认为乙烯利最佳使用浓度为25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