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石家庄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就石家庄市气候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分别计算年均雨水资源化潜力和单次暴雨资源化潜力,介绍雨水利用的方法途径,并分析雨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肯尼亚地处非洲东部,受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匮乏、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源地破坏、蓄水区污染、人口快速增长以及落后的耕作方式等影响,肯尼亚已经成为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开展雨水利用潜力与评价研究,对推进肯尼亚雨水资源化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多元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0年作为基准年,对肯尼亚雨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分区,并对雨水利用重点区进行了潜力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至未来10年内或更长一段时间,肯尼亚雨水利用重点区可集蓄的雨水资源利用潜力将大致维持在1.795~2.367亿m3,可解决2.73万户家庭、12.21万头大牲畜和22.36万头小牲畜饮水问题,理论上还可以发展小规模农业补充灌溉5.93~7.68万hm2,蕴藏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属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雨水利用将是解决沈阳市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中存在的城区雨水利用技术后,水价偏低,地表水拦蓄能力低等问题,提出了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阳市属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雨水利用将是解决沈阳市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中存在的城区雨水利用技术后,水价偏低,地表水拦蓄能力低等问题,提出了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雨水是地下水的最重要补给源,也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中,通过借鉴美国雨水涵养与初雨水净化的成熟经验,设计了中国雨水涵养利用与初雨水净化系统,对屋面、绿地、道路、硬覆盖的排水与雨水涵养以及涵养水的利用、初雨水的净化等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在涵养雨水的同时,解决了初雨水净化的问题,与非涵养的普通雨水排水系统相比,管道长度短,管径小,节省了系统造价,是中国雨水利用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大学校园雨水利用景观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方案,指出雨水在收集与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方案,指出雨水在收集与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据此提出了有效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在资源利用、人文景观、城市规划、环境卫生、村民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的巨大差异逐步体现出来,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郑州市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依据城中村改造形成背景,针对郑州市人民政府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改造计划及实施办法,揭示了郑州市城中村大规模改造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人口拆迁安置以及城中村的二次拆迁等诸多难题,进而提出了对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都市型现代渔业是郑州市渔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分析郑州市渔业发展现状、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指出了郑州市都市型现代渔业的发展思路、建设内容与区域布局;最后提出了推动郑州市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郑州市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郑州市城市生态绿化目标体系,探讨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环境绿化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06、2008和2012年4期遥感影像,运用RS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空间方位比重等多种指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详细分析2000 ~2012年中原经济群中心城市——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动态变化轨迹.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郑州市区的城市扩展明显,但速度逐渐放缓,扩展方向以向东为主,呈东西南方向发展;城市扩展经历了从以外部延伸和边缘扩展为主到以内部填充和边缘扩展的转变,表明了城市建设正朝着土地利用集约化方向发展;人口、经济、交通以及政策因素是促进郑州市城市快速扩展的主要原因,其中政策因素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城市森林的兴起,概念,功能和分类,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的城市森林,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结合郑州市的实践,提出我国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与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郑州市近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郑州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人地关系入手,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值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并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集约程度不太理想,与合理值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提高的空间。各子系统间发展缺乏协调度,这也是导致郑州市集约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依靠能源的消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研究区的气象及灌溉特点,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应用到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中,考虑到研究区灌溉农业与雨养农业的特点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差异,区分灌区与非灌区、井灌与渠灌,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并计算了区域农作物广义耗水量。给出了修正的农业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并以郑州市为例验证了虚拟水含量的时空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绿化灌溉、景观用水等,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年降雨量偏少,降水集中、多暴雨且年蒸发量大,导致严重的雨洪问题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山麓迎风区多暴雨的气候特征对平原地区构成了雨洪灾害的威胁,在城市浅山区建设海绵绿道作为径流缓冲区,对于缓解雨洪灾害有着重要意义。为解决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雨洪管理问题与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城市浅山区的雨洪灾害情况及其特点,首先探讨了在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建设海绵绿道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前大道项目,提出了适用于华北地区浅山区的海绵绿道设计方法。该海绵绿道的设计策略综合考虑到3个维度:1)华北城市浅山区作为自然基底;2)绿道作为雨水径流缓冲带;3)低影响开发措施作为绿道设计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雨水安全与利用两个视角综合考虑设计策略。最后,本文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将海绵绿道与传统绿道的调蓄效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海绵绿道在控制径流总量、峰值流量以及推迟峰现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效能,能有效解决场地的雨水调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迁安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地表水潜力有限,深层水全部处于超采状态。因此,增大雨洪控制利用,把当地降雨、中水、污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变害为利,是缓解迁安市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樊瑞兰  王刚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7):1364-1366
以广州市开创大道景观为例,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下, 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人工湖等生态化措施, 通过植物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缓解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量。同时实现城市道路绿地雨水渗透、雨水收纳、雨水回用的城市水循环管理系统, 增强城市应对雨洪问题的弹性。通过城市道路生态化处理实践, 以期为华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三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城市水文循环问题的起因和雨洪管理技术的需要出发并综述相关文献,提出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植物、土壤和透水铺装"三要素。同时从构建体系的微观方面综述了植物降雨截留的生态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入渗能力及影响因素和透水铺装结构、透水能力等,进而表明这三要素在城市雨水调蓄、滞渗效应中的潜力和作用。最后从提升雨水调蓄能力角度,分别针对三要素提出今后应用和基础研究应注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