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可溶性果胶对根细胞壁阳离子结合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81-6586
果胶对绝大多数阳离子在根细胞壁中的存在位置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可溶性果胶与根细胞壁阳离子结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单子叶植物(小麦和黑麦)和双子叶植物(三叶草和羽扇豆)的根细胞壁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果胶含量的细胞壁与阳离子的结合情况;同时,通过电位滴定曲线确定了阳离子交换量、总表面电荷和表面官能团的酸性强度。研究结果显示:与单子叶植物相比,双子叶植物CW中含有更多的果胶和更高的细胞壁CEC。可溶性果胶的去除使得CW电荷显著减少,因此降低了它的阳离子结合能力。果胶甲基化程度和PME活性对细胞壁CEC可能存在很大影响。此外,分析结果显示CW的CEC主要受水溶性果胶组分影响而非螯合性果胶组分,且稀碱溶性果胶和CSP组分具有相似的低输入。pH值达到8之前,WSP组分对表面充电起主导作用,但当pH=9.5时不再发挥作用。CSP和DASP组分只有在pH值大于5.5时才能够占表面充电的20%。  相似文献   

2.
探讨果实软化与细胞壁代谢之间的关系及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果实软化的调控机制,为生产中李果实软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笔者以贵州省特色果品‘空心李’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的硬度、细胞壁代谢成分和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研究1-MCP、MAP及两者结合(1-MCP+MAP)对(20±1)℃下果实软化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与对照(直接放于纸箱内)相比,1-MCP、MAP及1-MCP+MAP处理抑制了果实硬度下降,原果胶和纤维素降解,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脂酶(PME)和纤维素酶(Cx)活性增加,抑制效果为1-MCP+MAP>1-MCP>MAP。(2)果实硬度的下降与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关系表现不一,1-MCP和1-MCP+MAP处理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对照和MAP处理与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1-MCP、MAP、1-MCP+MAP处理和对照果实硬度的下降与PG和PME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对照和MAP处理的果实硬度与Cx活性表现显著负相关,1-MCP和1-MCP+MAP处理果实硬度与Cx活性没有表现相关性。1-MCP结合MAP对沿河‘空心李’果实硬度下降、细胞壁物质降解及其相关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抑制‘空心李’果实软化,延长保鲜时间,减少采后损失。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低氧高二氧化碳对腐食酪螨的急性致死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实验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温度、CO_2浓度、O_2浓度三个因子的不同水平的组合对腐食酪螨的急性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该螨死亡的最重要因子是CO_2浓度,其次是温度,最后是O_2浓度,CO_2和O_2的互作对螨的死亡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和CO_2浓度的提高都会缩短气调措施对螨的半数致死时间LT_(50),而O_2浓度的提高则会延长其LT_(50)。防治该螨的最佳组合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配以高浓度的CO_2和低浓度的O_2。  相似文献   

4.
利用杏鲍菇、玉米膳食纤维配以其他辅料研制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的配方。结果表明,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的最佳配方为:设定奶粉添加量7.0%,绵白糖添加量9.0%,玉米膳食纤维添加量1.5%的条件下,杏鲍菇浆添加量7.0%,单甘酯添加量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15%,明胶添加量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为93.62分,冰淇淋颜色均匀一致,有淡淡的奶香味,形体完整,组织细腻。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冷链综合保鲜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现状、销售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真空预冷、防雾薄膜、纳米保鲜薄膜、减压贮藏等技术在杏鲍菇保鲜上的应用,构建了杏鲍菇综合协同保鲜成套技术,以期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延长杏鲍菇贮藏保鲜时间,采用食用菌真空预冷及薄膜减压冷藏等高端技术,研究了杏鲍菇的采收、削菇、分级、真空预冷、真空包装、减压冷藏等工序的工艺参数及操作要点,尤其对温度、湿度、真空度、衔接时间、干耗等技术参数及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致病力的棉花枯萎菌(Ftt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7号和3号小种接种棉花,对抗、感品种根部细胞壁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在接种7号小种后,根内细胞壁氨基酸含量增加了32.3%,抗病品种增加了4,4%;接种3号小种后抗病品种氨基酸含量下降了14%,感病品种上升了19.8%。感病品种受枯萎菌诱导后细胞壁氨基酸的积累明显高于抗病品种,为枯萎菌的生长提供了较多的氮源,易与枯萎菌建立寄生关系,认为细胞壁氨基酸含量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佘冬芳  樊卫国  徐彦军 《种子》2007,26(8):77-78
采用"玉米芯 麦粒"的不同配方,栽培引进的珍稀食用菌(杏鲍菇)以研究其子实体的形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在玉米芯栽培料中添加麦粒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都有较好的作用,但并非增加量越多效果越好。各处理产量大小顺序为: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A;各处理生物转化率大小顺序也是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A。  相似文献   

10.
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甜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细胞壁在抗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5mmol/L水杨酸(SA)处理甜菜幼苗,研究外源SA对细胞壁中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A提高了甜菜幼苗细胞壁中HRGP含量,提高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增加,说明外源SA作为信号分子,可调控甜菜细胞壁中的防御系统,提高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杏鲍菇原生质体产量,以杏鲍菇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丝培养方式、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对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29℃、菌丝液体静置培养5天,以甘露醇为稳渗剂,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为33.4×106个/mL,为杏鲍菇原生质体技术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低温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的预处理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考查预处理对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漂烫温度100℃,漂烫时间2 min,葡萄糖质量分数15%,糖渍时间5 h。在此工艺下获得的杏鲍菇脆片色泽明亮、含油率低、口感酥脆。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室温和冷藏环境,研究了杏鲍菇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温(25℃)贮藏时,杏鲍菇在低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失水严重,而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80%~90%)发生霉烂变质,货架期仅为1~2 d;冷藏(4℃)条件可明显降低杏鲍菇的失水率,延缓其腐烂变质,从而延长保鲜期。杏鲍菇适宜的销售环境条件为:4℃、相对湿度70%~80%,此时其货架期可达5~7 d。研究结果为杏鲍菇的贮藏和销售条件提供了重要参考,可有效降低杏鲍菇的失水和霉烂现象,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复合涂膜对杏鲍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杏鲍菇在采后易失水褐化等原因降低食用及商品价值,为延长其货架期,需筛选出适于杏鲍菇的壳聚糖复合涂膜。【方法】该实验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为研究材料,在室温(22±2℃)条件下,以去离子水浸涂杏鲍菇为对照,采用不同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进行保鲜实验,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杏鲍菇保鲜的最佳复合涂膜配方,并研究其生理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筛选出的最佳壳聚糖复合涂膜液能够有效降低杏鲍菇的褐变程度与含水率,延缓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等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保鲜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适于杏鲍菇的壳聚糖复合涂膜的配比为1.5%的壳聚糖+1.0%的乙酸+0.03%的吐温20+3.0%的甘油,该涂膜起到延缓杏鲍菇采后衰老,保持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风味,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多糖得率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对杏鲍菇菌丝体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体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4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水溶性多糖得率为8.27%。  相似文献   

16.
试验比较了常压和真空状态下的浸渍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真空浸渍预处理工艺参数,考查了浸渍时间、浸渍压力、浸渍温度等条件对脆片含油率、色差和酥脆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真空浸渍条件为浸渍压力0.06 MPa,浸渍温度40℃,浸渍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综合得分25.2分,与常压浸渍相比品质相当,可缩短杏鲍菇脆片加工预处理时间80%,明显提升浸渍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玉米面3%,麦麸3%,酵母粉0.4%,KH2PO4 0.25%,MgSO4 0.1%,ZnSO4 0.05%,CaSO4 0.05%,起始pH值为6~7。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装液量80 mL/250 mL,摇床转速150 r/min,接种量10%,培养周期为6天。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实现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的优质高产,采集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杏鲍菇生长发育各时期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及子实体形态等数据,采用生长度日法对杏鲍菇的生长模型进行研究,依次建立了杏鲍菇子实体长度的生长变化模型和杏鲍菇子实体菌盖的生长变化模型,分别为Weibull函数 (R=0.9990), (R=0.9989),通过对观测实际值与数据模型模拟值进行验证,表明上述生长模型能够真实反映杏鲍菇的生长特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长度和菌盖生长发育基本上符合“S”型曲线生长规律,子实体生长属于有限生长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