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优质稻品种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海拔区段布点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及选择代表性试点样品进行米质测评,结果表明:锡利汞米,超泰香,滇屯502,泰国香米,金麻粘5品种,米质综合表面良好,产量表现较好,商品性状好,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我州发现商品型优质米的栽培品种,贵泰优1号,奇妙香,优-5,银桂粘,光晴5品种,产量表现良好,米质综合表现较好,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也较好,可作为以改善州内群众食粮品质,启动州内群众优质米消费意识为主的自给,商品混合型优质米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优质常规稻金麻粘转育优质杂交稻亲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宗洪  向关伦 《种子》1998,(5):44-46
利用优质常规稻品种金麻粘作为优质性状的基因供体,与两用核不育系安湘S杂交育成了两用核不育系611S,与恢复系HB85杂交育成了恢复系772。分别用611S和772配制的两系和三系杂稻组合的产量和米质性状达到和超过了优质米对照组合汕优63的水平。实践证明可通过育种手段转育优质米的优质性状至两用核不育系和恢复系上,从而选育出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种子》1987,(4)
“金麻粘”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粳籼复合杂交方法育成的中籼稻优质高产品种。1986年首届全国优质米评选揭晓,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优质米产品奖。  相似文献   

4.
水稻粘糯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权 《种子》2005,24(2):87-88
利用水稻粘糯不同米质类型品种杂交,使其后代产生植株性状和稻米品质的双重分离.经多代的定向选择和米质鉴别,育成具有粘稻高产多抗和糯稻米质优良的籼型粘稻优质软米新品种铁特占1号,供大田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金麻粘”是贵州省农科院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籼稻米品种,全国首届优质稻米评选获第二名。1987年我们在花溪乡示范推广250亩,一般亩产400~500公斤,其中,经省农科院、市、区农业局组织验收的0.86亩,收干谷593公斤,折亩产686.4公斤。示范推广简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优质软米水稻品种毫屁原产于云南省潞西县遮放坝(海拔800米),为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1979年云南稻种资源考察时收集到的珍贵品种之一,是当地群众称为最好的一级软米。米质介于糯和粘米之  相似文献   

7.
优质籼型不育系绵5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稻米是一个产生于F_1植株上的F_2杂合体,因此双亲中只要一亲本的米质较差时,就难以组配出优质杂交稻。目前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恢复系多数米质都比较好,而不育系多数米质都比  相似文献   

8.
晋谷21号的特点和推广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谷21号的特点和推广意见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张亨禄历史名米沁州黄,以米质优异名扬天下。由山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晋谷21号,在品质和产量上都超过了沁州黄,在全国优质米大赛中连连获奖:1986年获首届优质米食味品质“全国优质米”奖,1992年获首...  相似文献   

9.
刘绍权 《种子》2001,(1):60-60
利用水稻粘糯的不同类型品种进行有性杂交 ,从而产生植株性状和稻米品质的变异 ,经选择、鉴别和定向培育 ,达到育成籼型粘稻高产优质及抗病优良新品种铁特占 1号 ,供生产上应用。1 水稻双重分离现象及其特点1.1 双重分离现象通过粘糯稻两种不同类型品种的杂交 ,后代出现植株性状和稻穗粘糯谷粒数量的分离现象称为双重分离现象。1.2双重分离现象的特点水稻双重分离现象是从杂交后代 F2 起所出现粘、糯和粘糯杂合型三种米质类型不同的植株。在每一种米质类型的植株群体中 ,又表现出如株高、熟期、长势、叶片、穗粒、抗性等多种分离现象 ,是…  相似文献   

10.
刘平 《中国种业》2000,(4):34-35
为适应优质粳米市场的需求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 70 0 1S与 2 2 77配组而成优质两系粳杂新组合皖稻 48(即 70优双九 )。经试验示范和米质鉴定 ,表现优质、高产、多抗。1995年安徽省第 3次优质米评选它居粳稻组第 1名 ,被评为优质米。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1.
李振宇  罗利军 《种子》1999,(2):27-29
在16个亚种间杂交组合中,有6个偏籼组合的米质达到部优二级标准。选择优质米偏籼组合时,应抓好亲本选择:(1)选用优质米籼型(或偏籼型)不育系作母本;(2)重视双亲的垩白度和透明度的选择,最好两个性状在双亲中都属于部优级标准;(3)选用双亲性状互补,特别是对米质起重要作用的性状,不要选用都是非部优级标准的双产性状。  相似文献   

12.
莫永  巫玉平  李玲 《种子科技》2011,29(1):32-34
优质稻"玉晚占"是玉林市农科所育成的常规水稻品种,2005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2008年度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品种抗性强,高产稳产,一般亩产480 kg左右,最高亩产640 kg;米质优,9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3项指标达到优质米二级标准,是广西目前米质最优、食用口感最好的优质稻品  相似文献   

13.
佳禾早占是厦门大学生物系培育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早稻新品种,米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是目前福建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质早籼新品种.1999年早季进行5个主要因素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高产规律,寻求适宜的高产技术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宣汉县优质米产业化开发,通过引进1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比较。试验表明:单产在600kg/667m~2以上的品种中,泰优390、德优4727、宜香2115米质优异,可以作为本区域的主推品种,通过栽培技术配套和产业化政策配套进行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5.
兴两优 578 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两系不育系兴 1S 和恢复系贵香 578 组配而成的优质迟熟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米质等级为优质米一级,食味好、口感佳。2023 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 20230021。  相似文献   

16.
优良食味水稻津川1号的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国内市场看,自1994年以后,由于市场中优质米受欢迎,劣质稻米出现了压库现象;从国际市场看,虽然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米质较差,出口数量甚少。由此可见,稻米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由稻米生产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的严重障碍。因此,优质米生产已成为我国稻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稻米品质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武香99-15(有芒)是经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系.2000年本公司引进试种,667m2产量在550kg左右,最高田块达650kg以上.2001年667m2产量一般在600kg左右,高产田块超过700kg.据中国水稻所测定,其米质达到优质米三级标准.近两年,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区农业部门组织的米质鉴定和品尝,该品种名列前茅,是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佳早1号的特性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籼稻优质新品种佳早1号,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02),全生育期较短,米质基本达部颁优质食用米二级标准,丰产,较抗稻瘟病,其推广应用前景很好。本研究通过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抗稻瘟病和品质鉴定,针对该品种特性进行栽培研究,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优质香稻八桂香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善富  李维科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188-189,241
八桂香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常规香稻品种,一般产量5.73 ̄6.30t/hm2,广西桂南早造全生育期125d左右,晚造115d左右,米质优,经测定米质主要性状指标达部颁二级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20.
徐宗俦  冯明友 《种子》1997,(3):61-64
通过对杂交稻组合“汕优桂41”的八代定向定型系统选育成功的常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安优粘”,经两年区域试验、两年生产试验、一年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通过了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米质优异、产量高和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特点,适于在黔中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