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了摸清东、黄海日本鲭的资源量和渔业利用状况,以2007年5~12月在东海近海和黄海中南部海域渔获的日本鲭叉长的测定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东、黄海区的渔业产量统计资料,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VPA)估算了2007年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资源量,并分析了该资源的结构和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利用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当年生幼鱼(31.87%)和1龄鱼(49.90%)为主,现存年平均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3.68×109N和39.55×104t;该资源的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偏低开发状态,最大持续产量(MSY)为24.08×104t,年渔获量已超过MSY,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禁止利用当年生的幼鱼,能使资源处于更佳状态。通过分析该资源的渔业利用时间和年龄结构,认为年产量即使超过MSY,该资源群体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6年7~11月大型机轮灯光围网在东海外海的生产资料,并结合生物学测定数据以及水温遥感数据,对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与海洋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外海海域的澳洲鲐主要为索饵群体,它们的高度集群期主要在7~9月份,其中以8月份较为明显;10月份以后,由于鱼群开始进行越冬洄游,移动速度明显加快,虽然有偶尔的高度集群现象,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在地理分布上,7~8月份,澳洲鲐索饵群体的主要分布在125°00′E以西、28°00′N以南海域;9月份,鱼群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范围为125°00′~126°00′E、28°00′~28°30′N海域;10月份相对于9月份鱼群重心向东转移50 n mile,群体向北移动达150 n mile左右;11月份以后,澳洲鲐群体向东北方向的对马海峡转移且可能至日本海越冬。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夏秋季澳洲鲐的个体逐月迅速增大,且增长量以7~8月份较大,以后逐渐下降。根据澳洲鲐的群体移动规律以及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认为东海群系澳洲鲐属于黑潮边缘种,其中心渔场的变动和黑潮的强弱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东海鲐鱼现存资源量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了工海及长江口区域鲐鱼近10年来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工海及长江口区域的鲐鱼自1997年以来历年的现存资源量分别在13.2-23.5万吨和4.1-12.7万吨之间波动,近年一资源数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近年鲐鱼的实际捕捞已逐渐接近其现存资源量,说明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5.
澳洲鲭太平洋群系的资源评估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鲭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种类,了解和掌握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开发状况对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日本中央水产研究所提供的1995—2015年澳洲鲭太平洋群系的生产统计和资源调查资料,利用基于年龄结构的实际种群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等进行资源量评估,分析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管理策略。结果显示,历年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量虽有波动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15年资源量最高约为65万t;年平均捕捞死亡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015年捕捞死亡系数只有0.15,近五年平均捕捞死亡系数Fcur=0.33,单位补充量亲体量是未开发时的32.7%,不存在生长型捕捞过度,也不存在补充型捕捞过度,处于可持续开发状态。研究还探讨了水温变化引起自然死亡波动以及不同开捕年龄对澳洲鲭太平洋群系资源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渔业目前开发和利用程度合理,建议使用F0.1做为管理参考点进行渔业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东海海域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繁殖群体的生物学特征, 依据 2016—2023 年 1—4 月在东海中南部采集的 227 尾澳洲鲐样本, 分析了澳洲鲐繁殖群体的叉长、体重、摄食等级、肥满度、性腺指数、性比及肌肉含量等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 澳洲鲐繁殖群体性别间的叉长和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 雌雄个体合并拟合的叉长和体重关系式为: W=3×10–6FL3.2558。1 月为澳洲鲐的越冬期, 2—4 月为繁殖期。澳洲鲐的产卵高峰期集中在 3 月, 到 4 月下旬, 已经产卵的澳洲鲐数量比例增大。在性腺发育同等情况下, 雌性澳洲鲐在繁殖期间性腺指数始终高于雄性澳洲鲐, 而肌肉含量却小于雄性澳洲鲐。摄食强度在越冬期到繁殖期前后是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 肥满度则是先上升后下降, 最后恢复到与繁殖期前相近的水平。2 月繁殖初期雄性多于雌性, 到 3—4 月繁殖中后期雌性数量多于雄性。这种繁殖期间性比的变化符合最大限度实现世代补充和繁殖收益最大化的繁殖策略。综上, 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的繁殖高峰期集中在 3 月, 在进入繁殖期后, 性腺发育过程中会减少摄食, 生长缓慢, 机体的部分肌肉组织会转化为性腺以满足生殖所需。 相似文献
7.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对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MSY)作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鲹鱼类合计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接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鲹为22.2万吨;按区域分析时,鲐鲹鱼东海北部群的MSY为12.5~13.2万吨,福建沿海群为20.1万吨。 相似文献
8.
应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预测东海鲐年产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估算和预测了东海鲐年产量,实际的应用和对过去年产量的回顾预测都表明,该专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比较接近,平均预测精度为87.8%,预测结果可供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参考。从近十多年鲐的渔业生产和资源状况来看,鲐实际捕捞产量巳接近我们所评估的现存资源量。同时,渔获物的组成以当龄鱼为绝对多数,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说明东海鲐资源巳得到充分利用,并开始出现过度利用的迹象,资源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9.
10.
以2003-2008年夏秋季大型机轮围网在东海南部和中部外海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的集群开始时间、渔汛持续时间、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渔汛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因为.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的平均渔汛开始时间平均为7月12日,即7月中旬开始;渔汛持续时间近2个月,一般在9月上中旬结束,个别年份可延迟到9月下旬;渔获产量的高峰期主要在7月下旬和8月份.渔场范围以2005、2006和2008年较大,而其余3年相对较小;中心渔场集中程度以2003、2004和2008年较高.年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最高产年份(2005年)的渔获量是最低产年份(2007年)的近5倍;而在高产渔区的产量方面,年间差异则更加突出.夏季澳洲鲐渔汛开始的时间和水温的上升速度有关,升温速度快的年份渔汛开始的时间也较早;渔汛持续时间和海水的高温持续时间基本一致.中心渔场的年间变动除了和等温线的年间变动有关外,也可能与黑潮在东海的流向有密切的关系.年产量的剧烈波动除了与澳洲鲐本身的资源量有关外,也与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捕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量评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根据2000年和2001年在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扫海面积法评估东海区经济乌贼类的资源量,并估算可捕资源量。结果表明,近年以金乌贼和神户乌贼等经济乌贼为主捕对象的年潜在资源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当;当前的实际捕捞产量已接近最大持续产量,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东海大陆架海域蟹类资源量的评估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4个月在26°~33°N,127°E以西,水深20~120m的东海中北部大陆架海域,使用桁杆拖虾网进行虾蟹类资源调查所获资料,应用资源密度法首次估算了调查海域主要经济蟹类和总体的现存资源量和MSY,结果是:东海调查海域蟹类总资源量约为18.2×10~4t,MSY约为21.9×10~4t。估算出的蟹类现存资源量比当年渔获量略高,表明该海域蟹类资源总体利用不足,尚有一定潜力。文中还讨论了不同蟹类种类资源的不同利用程度,具体是三疣梭子蟹资源已达过度利用,而细点圆趾蟹、锈斑(虫寻)、日本(虫寻)、武士(虫寻)、光掌(虫寻)等蟹类资源则还利用不足,其中细点圆趾蟹是群体数量最大,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一种蟹类资源,MSY约为10.1×10~4t,最高资源密度达3375.0kg·km~(-2),为合理开发利用蟹类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Stock size fluctuations in chub mackerel (Scomber japon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Japan/East Se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stock size of chub mackerel (Scomber japon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Japan/East Sea has shown a continuous decrease, with fluctuations, from 1975 to 1990. After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1992–96, the stock size fell to its lowest level in 1997–99. The spawning success (number of recruits/spawning biomass) fluctuates periodically with a period of several years, although there are no cl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awning biomass and the number of recruits. Spawning success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n the contrary, the catch amount and the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of spotted mackerel (Scomber australasicus) has increased since 1997. 相似文献
14.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1999年~2003年7月、8月在东海南部进行的4次鲐鱼围网调查资料,对东海南部海域的鲐鱼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鲐鱼最小叉长为15.4cm,最大为28.8cm,平均叉长22.1cm;优势叉长组为19~25cm,其出现频率为80%。2002年、2003年鲐鱼叉长组成个体比1999年、2001年大;鲐鱼叉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拟合后的关系式为:W=0.0034L^3.3404;鲐鱼胃饱满度以0级为主,占70%;年龄组成以当龄鱼为主。 相似文献
15.
We describe findings of three ichthyoplankton surveys undertaken along south‐eastern Australia during spring (October 2002, 2003) and winter (July 2004) to examine spawning habitat and dynamics of blue mackerel (Scomber australasicus). Surveys covered ~860 nautical miles between southern Queensland (Qld; 24.6°S) and southern New South Wales (NSW; 41.7°S), and were mainly centred on the outer shelf including the shelf break. Egg identifications were verified applying mtDNA barcoding techniques. Eggs (n = 2971) and larvae (n = 727; 94% preflexion) occurred both in spring and winter, and were confined to 25.0–34.6°S. Greatest abundances (numbers per 10 m2) of eggs (1214–7390) and larvae (437–1172) occurred within 10 nm shoreward from the break in northern NSW. Quotient analyses on egg abundances revealed that spawn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a combination of bathymetric and hydrographic factors, with the outer shelf as preferred spawning area, in waters 100–125 m deep with mean temperatures of 19–20°C. Eggs and larvae in spring occurred in waters of the East Australian Current (EAC; 20.6–22.3°C) and mixed (MIX; 18.5–19.8°C) waters, with none occurring further south in the Tasman Sea (TAS; 16.0–17.0°C).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 least some of the south‐eastern Australian blue mackerel stock spawns during winter‐spring between southern Qld and northern NSW, and that no spawning takes place south of 34.6°S due to low temperatures (<17°C). Spawning is linked to the EAC intrusion, which also facilitates the southward transport of eggs and larvae. Since spring peak egg abundances came from where the EAC deflects offshore, eggs and larvae are possibly being advected eastwards along this deflection front. This proposition is discussed based on recent data on blue mackerel larvae found apparently entrained along the Tasman Front. 相似文献
16.
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1996年、1997年浙江温岭渔7515、754两艘单拖渔轮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26°30′~30°00′N122°~126°30′E、20~150m水深海区的头足类的资源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调查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29055.84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353.36t,剑尖枪乌贼为10734.10t,乌贼类为12384.9t,章鱼为5583.45t;1997年为35004.52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176.04t,剑尖枪乌贼为20511.30t,乌贼类为9658.50t,章鱼为3658.69t。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131747.81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602.24t,剑尖枪乌贼为48671.60t,乌贼类为56157.00t,章鱼为25317.02t;1997年为189441.07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6364.61t,剑尖枪乌贼为111005.17t,乌贼类为52270.87t,章鱼为19800.48t。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区分东海两种鲐属鱼类,根据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东海所采集的鲐属鱼类(Scomber spp.)样本,利用框架测量法与傅立叶分析分别对鱼体外形和耳石形态进行分析,框架测量法共测量26个可量性状,并利用平均值与t检验对两种鲐属鱼类形态差异进行初步比较,然后对两种鲐属鱼类耳石进行傅立叶分析,模拟耳石形态,最后利用判别分析进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26个可量性状中有25个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1个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基于框架测量法的判别分析结果表明,26个可量性状中的4个进入了逐步判别分析中,总判别正确率为86.70%;耳石的傅立叶分析中,基于77个傅立叶系数,选出7个系数进入逐步判别分析中,总判别正确率为90.20%。总体而言,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一致,均表明日本鲭(S.japonicus)与澳洲鲐(S.australasicus)差异明显,同时傅立叶分析法对耳石的判别分析比框架测量法在判别正确率上有所提升,也说明耳石傅立叶分析可以更好地用于鱼类种类判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