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态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建设生态市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坚持"环境优先、生态先行"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城乡,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背景调查  相似文献   

2.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3.
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概念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指明全国各地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应"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邱高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77-6679
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文化系统、生态社会系统及生态法制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协同推进。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全面规划、多方协调,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承受着省内外减排、绿色发展的强大压力。国内先进省份和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河南通过应加快地方立法、政策引领和环境保护教育等措施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林产品供给、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因此,最大程度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进行分析,并且探究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区域主要在农村区域,能够稳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村生态文化的培养等建设措施。着眼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同时结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农业"的生态建设方针,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提取了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构建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我国各省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排放的不断增加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破坏的实质在于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亟待完善的法律对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是缺乏法治保障,法律手段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因此,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律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措施与手段,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保护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辩析治理经验与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陕北水土保持工作实际和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从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陕北水土流失的现状,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的本质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五大作用,旨在为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