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12 a生落叶松杂交子代测定林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及家系内均存在较丰富变异,生长最好家系与最差家系的比值由大至小顺序为材积、胸径和树高.3个性状的遗传力均较高,属强度遗传,其遗传增益随树木年龄增加而下降.筛选出的5个家系(日3×兴2、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日3×兴9)表现优良,其中,日3×兴2的树高生长遗传力尤为突出,其遗传增益较3个对照(当地生产用种、小北湖种源、长白落叶松种子园混合)分别提高33.6%、26.2%、和20.9%.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兴安落叶松及杂种落叶松在承德围场地区的生长表现,以2001年从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引种的1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和7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调查对象,通过测定16a生落叶松的保存率、树高、胸径等数据分析各家系的适应能力,研究在承德围场地区引种兴安落叶松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和杂种落叶松共21个家系的造林保存率为62%~90%,仅有3个家系低于70%;1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均表现优良,虽然低于本地华北落叶松优树(华北落叶松优良家系100号-CK3),但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对照(华北落叶松母树林混合家系-CK1,华北落叶松1代种子园混合家系-CK2),表明兴安落叶松能适应承德围场当地的环境;家系兴7×日77-2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都显著高于其他家系,说明杂种落叶松生长更具优势。以材积为指标,30%入选率下可选出6个优良家系(兴7×日77-2、日5×长78-3、日3×兴2、1248、1169和1656),树高、胸径和材积较CK2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77%、15.92%和43.32%。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林木种子园杂种落叶松家系子代测定林的22个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9年、2012年、2017年进行树高及胸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并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显示,22个处理在5年生、8年生、13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均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总体上呈现由大到小的规律;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家系兴5×兴9、日5×长78-3和日5×长77-3这3个家系入选为优良家系,入选率为15%。  相似文献   

4.
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1年生杂种落叶松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年生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极显著;初步选出日12×兴9、日5×长78-3和日3×兴2三个优良家系,11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99、0.737和0.689,21%入选率时遗传增益分别为4.22%、5.06%和12.08%,3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比一般家系总平均值高出了3.50%、9.11%、19.76%,6.99%、5.81%、18.24%和5.36%、5.69%、14.59%。  相似文献   

5.
富锦地区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锦林木种子园6年生子代测定林生长结果表明:22个处理间和处理内遗传变异丰富,树高平均变异系数为28.91%,胸径平均变异系数为47.79%.处理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日5×长78-3、日5×兴12、日5×兴9、兴7 ×日77-2树高和胸径生长均排在前5名,入选优良家系,其树高平均值超出当地生产对照、白刀山种源、乌伊岭...  相似文献   

6.
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30年生)9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根据大径材培育目标,选出2个优良家系,分别为杂种落叶松日5×长77—2、日5×长75—5。  相似文献   

7.
张含国 《林业科学》2006,42(1):49-54
对青山林场14年生落叶松杂种F2代2组子代测定林进行分析,探讨杂种落叶松F2代是否存在较大的分离,杂种后期生长优势能否保持.试材包括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2代的树高同F1代相比未存在较大分离,变异系数平均只增加了2.3%和5.8%,杂种优势稳定且具有较大生产潜力,营建杂种F1代种子园是我国高寒地区大量生产具有较高遗传增益杂种种子的途径之一.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内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异,变异系数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而减小,14年、8年、7年和6年生树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6%、22.1%、23.9%和24.3%.15个杂种F2代家系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增产幅度呈下降趋势,但仍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以小北湖种源作参照,14年生高生长比8年生下降了18.5%,相比于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则下降了10.3%,杂种优势下降了2.4%,但14年生杂种F2代生长优势仍然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优良种源小北湖28.1%、43.8%和123.8%,超过长白落叶松种子园7.8%、15.7%和33.8%,杂种优势为7.1%、4.1%和12.1%.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较高,属于强度遗传,遗传增益都在10%以上,材积的遗传增益高达33%,所以杂种落叶松F2代仍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北安市自治林场、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二年生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分对象,2007年10月对各个地点试验林4重复进行每木生长性状测定,估算了树高的变异系数、变异幅度,筛选出生长优良的家系。结果表明,树高遗传变异较大,自治林场二年生杂种落叶松平均变异系数25.6%,青山林场二年生杂种落叶松平均变异系数是26.869%。自治林场、青山林场家系间树高变异幅度分别为53.94~57.90 cm、44.26~48.42 cm、47.85~51.24 cm。家系平均苗高不同地区生长状况不同。自治林场兴5×兴9家系苗期生长较快,是当地的优良家系。青山林场兴5×兴9家系苗期生长较快,是当地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林场的14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杂种落叶松的早期性状变异,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都存在变异,11年生杂种落叶松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9.72%、28.73%和60.70%;树高变异系数随树龄增大有减小趋势,5年生和11年生树高相关系数为0.82,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宁安县省林科院所属的江山娇实验林场23年生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都存在较大的变异,9年生变异系数分别为5.5%、8.2%、18.0%;23年生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8.0%、38.9%.家系间变异幅度树高、胸径及材积分别为7.9%~14.2%、12.6%~21.9%、28.0%~45.2%.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显著差异,23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96、0.492、0.608,生长性状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通过对17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分析,筛选出了226、96、251三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11.
为选择适宜大径材培育的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以40年生全同胞子代测定林3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状、干形性状、遗传力及遗传增益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生长性状单株遗传力整体高于干形性状,树高单株遗传力平均值超过0.5,胸径平均值超过0.4,中央直径平均值超过0.3,材积的平均值超过0.5.胸径和材积的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12.
短轮伐期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15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纸浆材轮伐期内不同年龄阶段生长性状的家系间遗传变异、早 -晚相关关系及主要遗传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确定早期选择年龄及早期选择因子。结果表明 :各年龄胸径、树高不仅在家系水平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变异 ,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 ,家系和家系内个体选择是日本落叶松改良的主体 ;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力、变异系数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 ,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胸径、树高的早 -晚相关十分紧密 ,且这种相关关系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 ;对胸径和树高进行家系早期选择的最适年龄为 6年生 ,进行家系内个体选择年龄为 8年生 ,胸径作为早期选择指标较树高更能准确地表达成熟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4株日×兴杂种落叶松F1代个体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调查结果进行变异分析发现,杂种群体中的生长指标、材性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达25.69%,管胞长度、宽度变异系数为11.67%、17.5%,管胞长/宽变异系数为19.4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兴F1代群体树高与胸径显著相关,树高、胸径均与材积极显著相关,冠幅与材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造林后1~3年生7种(变种)落叶松和7个种内和种间杂种家系的9个物候期进行连续定株观察及生长量调查,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落叶松种间、家系间物候期的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落叶松种(家系)的物候群,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幼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侧枝芽膨大外,落叶松种间、家系间各物候期的变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样,种内个体间、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物候期变异,但同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明显小于杂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兴安落叶松顶芽展叶、抽新梢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种,封顶也最早;其次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和欧洲落叶松的封顶时间比长白和华北落叶松还要迟半个月;日本落叶松顶芽膨大和展叶时间最晚,封顶时间也明显迟于其他种.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各种间杂种,在物候上多数表现出中间偏母本的特性,而在抗病能力方面较父本有所改善,在抗寒性方面却明显优于母本.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其次是长白和朝鲜落叶松,而日×长、日×兴杂种生长量超过母本,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表明在东北地区落叶松杂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主成分聚类结果,可将14份遗传材料分为4个物候型.除侧枝芽开始展叶、完全展叶和抽新梢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相当好的预测能力,即顶芽萌动、展叶越早,封顶越迟,生长期越长,对树木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5.
石宝英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11-13,18
以5年生36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材料,测定其树高、胸径生长性状,估算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变异系数小于胸径,树高、胸径极显著相关(P<0.01),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以10%的入选率,初选出家系1317、1324、1318、和1327为优良家系,树高平均增益为15.98%,胸径平均增益为29.46%。  相似文献   

16.
对5a生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胸径最大值为5.09 cm,树高最大值为4.13 m,地径最大值为6.55 cm.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初步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遗传增益最高值为18.55%,13.45%,入选率13.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日本落叶松扦插造林效果,笔者利用9 a生的生长数据对建始县高岩子林场的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造林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差异不大,但胸径、蓄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树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胸径、树高、蓄积分别是实生苗的1.16,1.10,1.39倍。混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12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干形和材性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间接选择研究,利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开展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并为湖北等亚热带高海拔山区筛选出一批生长、干形和材性兼优的家系,最后提出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选育指标及优良家系利用途径。研究表明:生长性状与纤维长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壁腔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木材密度、1%NaOH抽出物、综纤维素含量间相关不显著;木材密度与主枝长之间,纤维长度与主枝长、主枝粗和新枝粗之间,晚材壁腔比与主枝粗、主枝长、皮厚、冠幅、新枝数之间,1%NaOH抽出物与主枝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各控制性状对单木材积直接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胸径、树高、主枝长、壁腔比、主枝粗、皮厚、冠幅、晚材纤维长和早材纤维长,其中胸径和树高2个性状对单株材积性状的直接作用占材积总变异的63%,虽然冠幅、壁腔比等性状对单木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很小,但这些性状通过胸径对单木材积具有很大的间接遗传控制作用,由这9个性状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说明单木材积变异的98.66%。  相似文献   

19.
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7 a生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选择出优良家系并对早期选择的结果进行验证,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材料。结果表明: 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 a生与17 a生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41~0.947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日本落叶松家系6a生早期选择结果与17 a生选择结果基本一致;以17 a生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排名前10位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03%、1.77%和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