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玉米花色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饲喂小鼠不同剂量(0.23、0.47、1.40g/kgBW)的紫玉米(ZeamaysL.)花色苷32d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0.47g/kgBW)的紫玉米花色苷可显著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抗体生成细胞数(P0.05);高剂量组(1.40g/kgBW)的紫玉米花色苷显著提高了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和半数溶血值(P0.05),并且紫玉米花色苷对小鼠的体重、脾脏和胸腺未显示出不良的影响。因此,紫玉米花色苷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紫玉米粉为主要原料,研究强化花色苷(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分别为0.25%、0.50%、0.75%、1.00%和1.25%)对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功能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阿拉伯胶(添加量分别为2%、4%、6%、8%和10%)、甜菊糖苷(添加量分别为0.004%、0.008%、0.012%、0.016%和0.020%)改善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感官品质,通过响应面法最终优化确定了无糖紫玉米粉固体饮料产品的配方。结果表明:随着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的增加,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随之增大,表明强化紫玉米花色苷有利于提高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功能活性;但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增加,固体饮料的酸涩感增强,因此,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以0.25%~0.75%为宜。阿拉伯胶、甜菊糖苷添加量的增加,可以通过改善紫玉米花色苷带来的酸涩感及其他不良风味,从而改善固体饮料的感官品质,二者添加量分别为6%~10%和0.012%~0.020%为佳。以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配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含量及色泽的稳定性,主要分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紫玉米花色苷含量及色泽指标[亮度(L*)、红绿度(a*)、黄蓝度(b*)、总色差(△E)]的变化,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其热降解动力学,分析花色苷含量与色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的花色苷含量、a*呈下降趋势,L*、b*、△E呈上升趋势;紫玉米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色泽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70~120℃),紫玉米花色苷含量及色泽指标的反应速率常数(k)增大,半衰期(t1/2)减小,加热30 min,花色苷含量、L*、a*、b*、△E的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23.61 kJ/mol、26.10 kJ/mol、19.44 kJ/mol、17.20 kJ/mol、12.54 kJ/mol。通过建立紫...  相似文献   

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紫玉米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不同血缘的紫玉米杂交组合ZS15、FS11和68G1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和施纯N 225kg/hm2(N225)]对不同基因型紫玉米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N225处理下紫玉米单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叶面指数(LAI)、SPAD值、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活性(F_v/F_o)、叶片氮质量分数分别较N0处理平均提高9.21%、7.51%、3.78%、1.94%、13.72%、5.75%,且不同基因型紫玉米光合特性对氮肥反应不同。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紫玉米穗上叶和穗位叶的SPAD值与叶片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紫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分别与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的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3、0.860、0.973与0.819、0.827、0.985。紫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与开花期的P_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94。LAI差异不是紫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差异的原因。紫玉米叶片的叶绿素F_v/F_m与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和-0.554。  相似文献   

5.
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紫22和美玉7号2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了3个氮素量与5个密度的裂区试验种植研究。通过对生育期、植株性状、鲜穗产量、果穗性状的考察分析得出,2个品种果穗各具特色。美玉7果穗细长,白粒,而天紫22果穗短小略粗,紫粒;美玉7株高301cm,比天紫22植株(272cm)高29cm;生育期95d,比天紫22(86d)长9d;美玉7号平均667m2产鲜穗1031.9kg,明显高于天紫22的807.4kg;美玉7号和天紫22最高鲜穗产量处理组合为667m2施氮20kg、留苗4500株。  相似文献   

6.
读者调查表     
1 小拱棚栽培。用小拱棚形式进行半促成栽培,成本不高,管理方便。拱棚结构简单,规格可灵活掌握。可根据搭盖的材料,地块的宽窄大小进行设计。可以以竹木为架材,扣盖0.06cm厚聚氯乙烯薄膜。例如拱棚中心高度应为1m左右,作畦(垄或厢)栽培。南方多雨,宜采用高畦栽培,有利于排水和通风透光。作畦规格可定为:畦高23cm,畦沟宽33cm,畦基部宽54cm,畦面宽43cm。  相似文献   

7.
以紫玉米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进行紫玉米醋的发酵.研究了醋酸发酵过程中色泽和花色苷含量变化,采用HPLC-MS方法分析了紫玉米醋花色苷组分.结果表明:紫玉米醋在发酵过程中明度(L·)和彩度(C·)下降,色角(h°)增大.醋酸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中总花色苷含量达到6370 μg·mL-1.采用醋酸发酵后制备的紫玉米醋中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3-葡萄糖、天竺葵-3-葡萄糖和芍药-3-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甜玉米在我市发展很快,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超过0.67万hm2。为更好地发展我市超甜玉米生产,近年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引进了超甜玉米新组合南甜98。南甜98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和抗性强等特点,对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和纹枯病等抗性较好,无蚜虫为害,尤其是受玉米螟为害较轻。适合于春、夏、秋季种植,从播种至乳熟期鲜穗采收春植需83天左右、夏植约70天、秋植75~80天。株高190~210 cm,穗位高60~65 cm,果穗长18 cm以上,穗行数多为12~14行,春种和秋植单穗鲜重300 g左右,每667 m2鲜穗产量800 kg以上。品质优良,可溶性糖含量高,新鲜果穗蒸(煮)熟后食用味甜爽、玉米香味浓、化渣性能优、口感好。在正常情况下,该组合每667 m2制种产量100~120 kg。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稻谷 一、鄂粳杂1号 选(引)育单位: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云南省种子管理站、腾冲县种子公司.编号:滇引杂粳1号. 特征特性:该组合在我省属中稻晚熟组合,种子纯度高,在适种区稳产高产.秧龄弹性大,分蘖中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较抗稻瘟病,叶色浓绿,颖尖褐色,米质优,易落粒.省内全生育期161~192d(天),株高90~107cm,有效穗每亩22~36万,穗粒数121~165粒,结实率77.8%~92.8%,千粒重21~24.2g.该组合由于抗寒性稍差及生育期偏长,在海拔高的地区种植结实不稳定,低于1400m,表现早熟,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0.
板栗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是适应性强、收益期长、收益较快的树种,一次种植百年受益,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在我省以海拔1400~2500m为多,板栗树冠开展,根系发达,喜光,耐寒,要求深厚的偏酸性土壤,石灰质及土层浅薄的土壤对板栗生长不利。 (一)嫁接 嫁接繁殖可提早结实,3年后就开始结果,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嫁接砧木用1-4年生、粗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