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鱼池塘中施肥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水质,培育浮游生物,增加天然饵料。有机肥料如绿肥、粪肥、堆肥以及无机肥料都可以在鱼塘中施用。  相似文献   

2.
周国勤 《水产养殖》2004,25(2):10-11
0 引言。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引导调整水产养殖业的养殖品种结构,淡水珍珠池塘养殖又成为新的热点品种之一。淡水珍珠池塘养殖中育珠蚌的饲养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而育珠池的施肥技术则是育珠蚌饲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邓希海 《河南水产》2008,74(1):26-28
养殖池塘水质调控的常规方法有合理施肥、调节水位、科学增氧、定期搅动塘底、施用改良剂和采用生物方法等。1合理施肥施肥应贯彻抓两头(春秋两季水温低时多施有机肥料)、带中间(夏季水温高时施用无机肥料)、重施基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万年县利用猪鸭粪养鱼育珠有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点滴经验。猪鸭粪历来是农家廉价的有机肥料,而猪鸭粪用来养鱼育珠较用于农作物经济效益高近10倍。所以,利用猪鸭粪养鱼育珠是综合养殖高产、低耗、高效的有效途经。现将猪鸭粪养鱼育珠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利用猪鸭粪养鱼育珠的池塘面积稍大一点,以10亩以上为好,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旱涝保收,保水性能好,光照时间长。二、放养品种搭配与密度。每亩水面放养鱼种400~500尾,其中花白鲢38%,草、鳊、鲤57%,其它鱼类5%。白鲢因与蚌争食放养  相似文献   

5.
主养鲢、鳙的池塘,要使池鱼得到充足的食料并较快地生长,必须施肥繁殖天然饵料。池塘春季施肥应注意以下事项:1.池塘施用的有机肥料,如大粪、畜禽粪等,必须充分发酵分解。肥料经过发酵腐熟,有机物分解,放入池塘后能较快地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减少池中氧的消耗。2.施肥时间选在晴天的上午,以2~3天内为晴朗天气较好,严禁在阴天、雨天施肥。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繁殖生长,连续晴天的上午施肥能最快最好地促进微生物繁殖,最大程度地降低有机肥料对水质的污染败坏,保证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3.本着“少施、施匀、勤施”的施…  相似文献   

6.
混养就是利用共生关系提高水体的生产力。育珠蚌、鱼和小蚌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以青饲料喂鱼,鱼粪肥水,肥水养蚌鱼,可充分发挥“自体施肥”的优势,提高养殖效益。1池塘条件池塘是蚌、鱼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效益的高低。1.1水源与水质水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育珠池塘常年钙离子含量的变化,便于掌握施用石灰的时间和用量,我们对育珠池塘中的钙离子含量作了测定,並对育珠池塘中施用石灰效果作了观察。材料和方法选用5个不同大小的育珠池塘,面积分别为:1号池2.8亩,2号池16亩,3号池7.3亩,4号池3.3亩,5号池9亩,平均每亩养蚌约800只,每月测定池中钙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8.
褶纹冠蚌在自然界喜欢栖息在水流缓慢或水质清新的河流、湖泊、沟渠及池塘中,但在人工养殖育珠时,常因密度大,水质肥浊,浮游生物多,腐植质多等引起得病,或受敌害侵袭,尤以水蛭为害影响成珠。水蛭常寄生在蚌的外套腔内,吸取体液和血液,  相似文献   

9.
渔业生物学证明:鱼池施肥能加快被鱼类摄食的各种浮游生物的生长。许多试验表明,池塘中,饵料的丰欠和组成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加以控制。在这种动态循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氮、磷、钾等元素。  相似文献   

10.
池塘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以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供鱼类摄食,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碎屑及附着微生物也是一些鱼类的饵料。  相似文献   

11.
育珠富了不忘本、投资建校育新人──江西省万年县珠田乡珠田村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利用老水沟和鸡口田改造建成四口引用生活污水养鱼育珠的40亩池塘。1992年春与县湖云塘水产场联营养珍珠并由场方提供珠蚌和技术。当年5月利用13苗池塘吊养育珠蚌11.5万只。经...  相似文献   

12.
养鱼池塘施肥的目的在于繁殖池塘中鱼类所需的各种饵料生物,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然而,池塘养鱼由于长年施肥、投饵而没有充分分解的有机肥料、残饵以及鱼类的排泄物不断沉积池底,加上泥沙混合,使池底逐渐形成一层淤泥。淤泥中含  相似文献   

13.
吴宗文  刘强 《水利渔业》1993,(3):46-47,50
调查了古石堰和高岩水库两个育珠水体的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珍珠养殖情况,并讨论了水质、施肥和鲢、鳙放养与珍珠产量的关系。文章认为优质育珠水体的条件是水体常处于微流水状态,溶氧充足,pH值呈微碱性(7.0—7.5),硬度8—12德国度,氮磷比适中(1∶1—1∶2),水体中硅藻、隐藻、多甲藻及轮虫类充足。  相似文献   

14.
影响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绩效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海水珍珠养殖核心区域流沙湾,通过设置不同术前处理方法、不同配液进行小片保养和不同模式育珠三个实验,比较其对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绩效的影响。术前处理方法分别为抑制性腺、温度差促排、盐度差促排和对照组(A_1、A_2、A_3、AD);小片保养分别为配液1号、配液2号、配液3号、和对照组(B_1、B_2、B_3、BD);育珠模式分别为海区休养与育珠、池塘休养与育珠和池塘休养与海区育珠(C_1、C_2、C_3)。经休养、育珠结束后,比较其育珠绩效相关指标值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Ⅰ中各术前处理组间育珠贝的育珠绩效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处理组(A_1、A_2、A_3)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成珠率、优良珠率和育珠绩效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P0.05),其中温度差促排组(A_2)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实验Ⅱ中各不同配液保养组间育珠贝的育珠绩效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细胞小片保养各组(B_1、B_2、B_3)的育珠绩效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BD)(P0.05)。其中配液1号组(B_1)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实验Ⅲ中各不同育珠模式组间育珠贝的成活率和留核率:(C_1)与(C_2)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C_3)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育珠贝的成珠率、优良珠率和育珠绩效值:(C_1)与(C_3)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C_2)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池塘休养与海区育珠组(C_3)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  相似文献   

15.
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破坏了养殖水体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巩固鳖蚌混养新模式,探索该模式下的珍珠颜色品质,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珍珠养殖产量。开展了鳖蚌混养模式的技术集成与示范,选定“鄱阳湖品系中华鳖”种鳖和池蝶蚌“鄱珠1号”育珠蚌进行育珠混养。经过12个月的养殖试验,鳖蚌生长良好,常规水质指标正常,藻相稳定,珍珠亮度总体中等偏上;颜色偏淡黄为主,珍珠优质率为54.03%,试验效果较好,对广大养殖户利用甲鱼池塘养殖珍珠蚌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南海北     
天南海北育珠创高效投资建学校万年县珠田乡珠田村为脱贫致富奔小康,1991年各组织劳力将村前后的老水沟和鸡口田开发与改造成四口引用生活污水养鱼育珠的40亩池塘。1992春与县湖云塘水产场联营养珍珠并由场方提供珠蚌和技术。当年5月利用13亩池塘吊养珠蚌1...  相似文献   

18.
浙江义乌县良种场场员骆章良1985年初承包场内池塘50多亩,经营河蚌育珠,开始他没有经验,就边培育,边学习,一有空就到外地参观学习,也经常邀请外地师傅来场实地指导。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努力和刻苦钻研技术,现已初步摸到了育珠的规律,并掌握了一套适合本地条件进行河蚌育珠的经验,去年他插片一批鸡关蚌育珠,培育10个月,  相似文献   

19.
施肥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鱼苗、鱼种的培育,到成鱼的饲养过程中,施肥是其关键一环,我们通过实践积累,对鱼塘施肥总结出一些粗浅经验,供广大养殖朋友们参考。 一、鱼塘施肥种类 1.无机肥料:也称化学肥料,因其施用后肥效快,又称速效肥料,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钙肥等。 2.有机肥料:因施用肥效慢,肥效持久,又称迟效肥料,主要有绿肥、粪肥、混合堆肥和生活污水等。 二、鱼塘施肥作用 鱼塘施肥主要是增加池塘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促进饲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  相似文献   

20.
库湾鱼珠混养是利用水库的库湾库汊进行养鱼与育珠的立体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投入少、产出多、管理方便、效益显著。水库水质清爽,无污染,适宜三角帆蚌生长,手术后的蚱伤口愈合快,珍珠质量好,这是池塘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