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趋势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与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问题解决之后,玉米成为机械化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广泛开展,广大农民尝到了用机械化手段增收的甜头,农民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0引言目前,小麦和水稻从整地、种植、收获上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玉米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上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玉米收获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还比较低。由于小麦、水稻跨区收获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农民已尝到了使用机械化增收的甜头,其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  相似文献   

3.
谈如何推进辽宁玉米收获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辽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同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速度相比,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缓慢。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媒体对这方面的宣传有一定的局限,农民迫切需求的玉米收获机械得不到有效的认同。二是农机推广的力度不够。小麦和水稻已初步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玉米收获环节始终是一大难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趋势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与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问题解决之后.玉米则成为实现机械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小麦、水稻、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如今,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推广普及程度在一些地区达到90%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也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玉米从整地、种植到田间管理等工序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但在玉米生产中占1/2劳动量的收获作业,其机械化程度却一直徘徊在5%,即使是在推广工作领先一步的山东省,也只达11%上下。由于收获玉米的劳动强度大,时间紧,而且许多农村劳动力业已转移,因此,农民急切盼望能机收玉米。近两年,各级政府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关注,以及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更激发了农民购置玉米收获机械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各大生产企业通过苦练内功,加大技术改进和工艺装备的投入,使得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明显提高,初步能满足玉米机收的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仅次于小麦、水稻的主 要粮食作物,但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 平远落后于小麦和水稻的机械化水平, 农户们希望从玉米收获的繁重体力劳动 中解放出来。农机行业看准了玉米收获 机械潜在的巨大市场,希望从玉米收获 机械的研制开发中获取新的经济增长 点。本文根据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对其 发展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状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一 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基本实现 玉米收获机械化,在机型上大多采用小 麦联合收获机配置玉米联合收获的专用 割台,配套动力大,生产率高,价格昂贵, 适用于大面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玉米是继小麦、水稻之后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高达2 400万hm^2,占全国粮食面积的五分之一.在小麦、水稻种植及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的今天,玉米收获随之成为我国农村劳动环境最恶劣、劳动强度最大、占用时间最长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当前我国玉米除少数大型农场和京郊使用机械收获外,其它地区仍以人工收获为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机播有了较大发展,这为机械收获创造了行距比较稳定的条件,同时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也影响秋季小麦适时播种.加上个别地区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使交通、航运中断,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开发和研制日益受到专家和广大农民的关注,也很快成为众多企业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的焦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三大作物机械化收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小麦机收水平超过了70%,机播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收水平超过20%,机播、机插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2%。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麦、水稻等主要作物重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之后,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区年种植小麦1石万hm2,玉米1.36万hm2,目前,小麦生产在耕、播、收等主要作业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农民已在小麦收获上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劳作,但玉米收获仍靠原始的收获方式。这样不仅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有着广阔的作业市场玉米是我国第一大饲料作物和第三大粮食作物,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达2400万公顷。虽然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全国已有50多个厂家开发生产,但年产量仅1000台左右,社会总拥有量仅1万台左右,大部分厂家和机型处于多点试验、示范阶段,只有少数机型开始小批量生产。目前全国小麦机收率达64%,水稻机收率也高于10%,而玉米机收率仅为2%,这就是说约2000万公顷玉米仍然是靠农民一穗穗手工劳作。如果实现玉米联合收获,按机收率达40%计算,全国至少需要14万台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河北省的小麦收获、播种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收获也正在推广之中,很受农民欢迎,而玉米机械播种的推广问题比较突出,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增峰 《当代农机》2014,(10):14-15
玉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权县是河南省玉米生产大县之一。长期以来,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不高.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玉米种植生产,继小麦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后,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的首要任务和该县农机化工作的主攻点。为做好2014年玉米机收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农村收获机械化发展新阶段刍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外省(市)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启示,以及通过本省农机市场对大豆、水稻、小麦、玉米收割机及联合收割机和机动脱粒机需求的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在村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即将进入历史新阶段;同时阐明了本省农村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特点、难点和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机械收获技术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小麦机械化收获的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务之急。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成为新的开发热点。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特别是在近两年,随着我国政府新农业政策的出台,对农机购机补贴力度逐年加大。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高潮已经来临。据调查,我国目前从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有四五十家,进入购机补贴目录的各种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有20家左右。随着大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即将形成,实现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玉米机械化收获将会在近期有较大突破。1.…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玉米机收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快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对于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年种植面积3600多万亩。在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情况下,玉米收获机械化问题凸显,已成为全省农机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另外,加快山东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对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影响。山东所处的地域在全国特别是北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突破,对北方其它玉米产区也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玉米是我国三大作物之一 ,由于玉米的利用价值较高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 ,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0 23亿hm2(3 4亿亩)。就三大作物机械化生产而言 ,小麦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近几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很快 ,而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发展缓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玉米生产只在整地、中耕、打药几个环节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但在收获这一关键环节上还处在刚刚起步的状态。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很多。现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如下 :1玉米收获机械现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产区,但目前水稻收割机械化水平极低,成为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择业机会的增多,农民的生活观念和行为都在发生变化,群众对水稻收割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迫切要求解决。就目前的现状和发展来说,开展水稻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后,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从而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新突破,已成为摆在农机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洪兴,作为农机推广行业的领军人物,为了推进宁夏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机工作的路上默默地走了近40年。当宁夏的小麦套种玉米在全国率先实现小麦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水平达到67%和88%全国领先水平时,他笑了,笑着又走向马铃薯和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现场,又走向宁夏冬麦北移、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现场。在这条路上他不停地走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