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优良种猪引进与选育技术种猪场应从国外引入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等优良品种,生产纯种公母种猪或生产杂交一代种猪。同时,种猪场还应选育和培育用于杂交亲本的品种品系,使原种猪经常保持较高水平的生产性能,并通过选育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注意环境卫生猪舍要讲究,要选择地势干燥、朝阳的地方建猪舍,建筑材料不限,只要求猪舍卫生易于管理。猪的生长最适温度为16℃~21℃,为此要有相应的温度调节措施;冬季加厚猪舍墙体、扣塑料棚,在较寒冷的夜晚在塑料膜上加盖草帘,加大透光率和饲养密度,圈内要勤垫干草,以保证圈干燥、卫生,  相似文献   

3.
贾慧春 《新农业》2011,(11):32-32
近几年,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人均蔬菜占有量持续攀升,蔬菜产品类型日趋丰富,市场供应充足。但作为重要蔬菜种类的大白菜,消费量明显下降,对大白菜的市场供求与种植效益产生较大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大白菜的种植效益呢?1.开展多元化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随着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消费者可及时吃到异地生产的多品种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4.
提高养猪效益五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养猪业中提高养殖效益的五项措施,分别是在饲料中添加一水柠檬酸、在母猪分娩过程打点滴、采用氯前列烯醇控制同期分娩、采用"4 1"驱虫模式、加强疫病检测与预防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业从数量上、规模上逐年增加,但养猪效益没有正比例的上升,出现了大起大落现象,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猪户的经济效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农区养猪业是一个范围广、数量大、涉及千家万户的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几年来,我们在山区和高寒山区通过项目牵引,试验示范拉动,引导农户开展"四改一坚持"的养猪方法,对提高养猪业抗风险能力,保证农民养猪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生猪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改种 品种是决定养殖业效益的内因,是基础,随着养猪业不断向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合理的改良品种成了决定养猪效益好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水稻一直是我市优质大宗栽培作物,稻谷是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水稻生产对粮农增收占举足轻重地位。但粮农增收保障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水稻生产整体水平不高、水稻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高、旱涝灾害频发、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农资价格上涨、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以及传统的生产方式等制约因素,影响了水稻生产效益的提高。为此,现提出提高水稻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养猪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效益骤减,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因此,农村养殖户要提高养猪效益,必须在充分考虑养猪成本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才能提高养猪效益。1确定适当的饲养规模各农户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劳力、经营能力来合理安排饲养的规模,既不要太小,也不能过大,规模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农村养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猪的存栏头数多,出栏率不高.1999年全国平均生猪出栏率为124.09%,而云南省仅为82.35%,低41.74个百分点[1].原因很多,如仔猪死亡,饲料较差,仔猪增重少等.本文从影响因素、养好仔猪、抓好肉猪管理等方面进行提高出栏率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余万亩,占全国花生面积的1/5,位居全国第一位,成为河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生产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麦套花生的迅速发展:也随着河南省外贸,内销量的不断增加和粮油食品加工业的蓬勃兴起,花生产业化进程加快。花生及其制品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豫花16号就是在这种生产和市场双重需要的背景下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迅猛发展,面积不断扩大,对调节冬春蔬菜市场供应,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着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影响了大棚的生...  相似文献   

14.
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是提高蔬菜产量,增加蔬菜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挖掘蔬菜增产潜力的最直接最有效措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等高科技含量新成果己不断研发和推广,广大菜农应积极学习和应用,现将如何提高其经济效益提供一些具体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枣树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栽培的优势果树种类,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枣果产品中,我国生产的占95%以上,发展枣树生产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出口创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我国华北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丘陵及河滩沙地,枣树生产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鲜食枣,如冬枣、雪枣等品种发展趋势较好,栽培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枣树生长结果较为特殊,花芽当年分化、花期晚、花期长,枝叶生长与开花结果对养分需求的矛盾较大;加之群众缺乏对枣树特点的认识,管理技术跟不上,致使枣树坐果率低或落果严重,栽培效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为了提高枣树产量和栽培效益,调动群众种植枣树的积极性,促进枣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枣树坐果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了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宇 《现代农业》2011,(9):71-71
针对铁岭市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保护地栽培中存在的利用率低、阻碍栽培效益的提高等问题,建议广大菜农适应市场要求,采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模式,发展规模种植,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提高养猪效益的措施,包括科学建造猪舍、合理选择猪种及饲养方式、科学饲喂、做好日常管理、加强病虫防治、适时出栏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1.推广人工授精技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羊的饲养数量,节约饲养费用和优良种公羊的购买费用。而且,优良种公羊价格昂贵,目前每只均在万元以上,若采用本交方式配种,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播蔓延,使种公羊失去配种能力,基础母羊失去种用价值。2.推广经济杂交技术。利用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