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农业技术经济的信息服务系统。系统以Windows为开发平台,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数据库,其中,运用系统工程、软件工程实现了系统模块建设;通过高级软件开发工具实现系统功能。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服务系统是对农业技术经济信息实际研究、细化、综合、流程化的结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该系统可分为:农业资源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农、林、牧、渔、产品加工)系统、农业(生产技术、质量产品)标准化系统、农业预决策分析系统和农业项目管理系统待六大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更贴近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的实际情况,满足了农业各类人员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L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系统是虚拟植物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描述了L系统的基本特征、图形解释含义,阐述了各类L系统的基本概念:D0L系统、随机L系统、上下文关联L系统、参数L系统、微分L系统和开放式L系统。对L系统在国内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3.
基于ASP.NET技术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网络教学评价模式出现的背景,分析了网络教学评价工作模式的优点,随后着重介绍了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系统功能、描述了系统逻辑结构、介绍了系统的数据模式设计、给出了部分源程序代码。最后介绍了本校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应用情况,并阐述了系统在应用模式、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先进性;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嵌入式系统的几个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建环  肖苏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88-190,205
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水质检测系统的现状,指出工厂化养殖是当前的发展方向。研发了一种工厂化养殖场水质监测系统。从系统架构、关键技术、技术路线设计、系统功能开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硬件配置、精度控制、系统稳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了低成本的PC机检测软件和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随着宁夏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大田滴灌技术的逐步推广,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和ZigBee低功耗无线网络的现代农业大田精准滴灌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阐释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法,整个系统由主控中心、终端节点、ZigBee无线传输网络、控制模型和决策系统、传感器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人机界面等组成。根据应用结果,系统实现了大田有针对性精准化灌溉并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果,在我国西北地区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HFC网络设计了一种视频点播系统,并探讨了HFC视频点播系统的实现方式。阐述了视频点播系统的系统框架,研究了视频点播系统的网络配置以及VOD阻塞解决方案,并对视频点播服务过程、条件接收系统和VOD软件结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土柱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柱系统在土壤学、土壤水文学、农学、农业经济学、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领域应用广泛.将土柱系统分为渗漏取样系统、原状土柱系统、回填土柱系统、地下水交换土柱系统等类型,并对每种土柱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土柱系统研究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农田、草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对每种生态系统进行了阐述.对土柱系统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改进的方...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总线技术设计了一种交互适配器和协议转换方式,适用于多异构网络、多交互系统的智能化仓储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平台.将仓储系统、销售系统、资产识别系统、物流系统等相关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多系统的信息交互、数据共享、功能复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系统碳循环在全球和区域碳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城市“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的概念,探讨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的一般特征;分析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内部机理,主要包括:城市系统碳储量和碳输入/输出通量的主要过程和途径、城市系统碳储量、碳通量和碳流通的生命周期分析、城市系统碳输入和碳输出的类型划分等;提出了基于系统层次划分和碳流通过程的城市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城市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的主要碳流通过程和环节,构建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思路和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城市系统碳循环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owerbuilder和SQL Server2000软件,设计并实现了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农业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审定品种、科研专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数据的建立、增加、修改、查询、打印等,并具有系统维护修改功能。用户能快速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改。系统是农业科研单位进行计算机管理较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CEDS-MD是为彩色电视机机壳结构设计研制的专用微机CAD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数据分类,表示模型的选取,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应的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张睿海  孟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15-15318
在阐述生态农业开发保障机制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观念支持体系、法制保证体系、机制保障体系、环境促进体系、区际合作体系,,以确保县域生态农业及其整个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CGE模型的政策模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政策模拟分析系统缺乏的问题,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将CGE模型、DSS、数据仓库、数据转换等集成在一个模拟系统中:采用Visual C .net开发模拟分析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问题处理系统;GAMS IDE完成CGE模型生成和求解系统;数据仓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设计并实现,构造了政策模拟原型系统。在所设计的模拟系统上,以农业补贴政策模拟为例,通过情景分析法进行实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集成系统初步实现了CGE建模、模拟计算、系统维护及人机交互的功能。该模拟系统能够解决实际政策模拟问题,辅助决策者进行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5.
泡沫塑料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泡沫塑料为主要材料的立柱式无土栽培系统——泡沫塑料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的结构、建造方法、管理技术、栽培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可减轻基质积盐,在高温季节能降低基质温度,有效栽培面积是平面栽培的4倍,可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降低栽培成本,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仿真实验平台系统的设计原则,采用虚拟仪器开发钢筋混凝土教学实验仿真系统,阐述仿真系统的内容、功能。初步实践应用证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正方形和传统垄作栽培模式下不同群体密度的产量表现及相关的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正方形最佳田间密度为15.32株·m^-2,最高理论产量为2585.70 kg·hm^-2;垄上双行栽培最佳密度为19.9株·m^-2,最高理论产量为3159.35 kg·hm^-2;垄上双行最高产量高于正方形栽培;单株产量的有效株行距为62.43 cm×62.43cm,与传统垄作垄距65~70cm是接近的,说明对于繁茂型晚熟大豆品种而言,传统的65~70cm垄作模式仍然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栽培技术模式。7月中旬以后旱情导致LAI在R4期下降;在R4和R6期,25.0~44.4株·m^-2不同密度间的LAI,传统垄作高于正方形模式;在分枝期(V6)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同期根冠比相对最高,表明前期是根系发育优先期;在R6期从5.9~36.6株·m^-2密度范围内,传统垄作栽培模式单株干物质积累值显著高于正方形栽培模式;与平作为特点的正方形栽培相比,传统垄作模式有利于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18.
轮回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轮回选择的建立、轮回选择改良群体的理论基础,轮回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轮回选择创新种质,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轮回选择改良作物群体的必要性,并展望了轮回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冯素伟  陈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120-3121
简述了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的内涵及演化发展状况,分析了作物栽培专家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与农业的关系,指出了目前该系统在应用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在钢质弯头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瑛  侯铜瑞  张庆书 《油气储运》2001,20(6):25-26,47
双层环氧粉末系统是一种具有优良防腐性能和抗机械损伤性能的防腐结构。介绍了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技术首次在弯头防腐生产线进行现场试验的情况及现场性能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钢制弯头双层环氧粉末外防腐技术可靠,施工工艺可行,防腐性能优越,符合我国管道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国内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