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过几年的整顿和振兴,中国奶业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奶牛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生鲜乳质量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现代奶业格局已初步形成。2012年,我国奶业生产稳中有升,产业水平继续提升。主要表现在:(1)奶牛存栏稳定和牛奶产量保持增长,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上升。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预计为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牛奶产量3744万吨,同比增长2.3%。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预计达到35%,比200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奶牛养殖户数(即散户)持续减少,部分散养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奶牛养殖户所占比例持续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我国奶业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告别了过去两年的"恢复性增长"转而进入一个"平稳增长"的时期。2011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标准,加快了我国奶业政策环境的完善、奶业市场的规范、以及奶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为我国奶业"十二五"的健康、有序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在此过程中,作为首批实施的两大畜牧产业体系之一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对推动中国奶业向着高产、高效、安全、环保方向健康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岁末年初,在我们为读者奉献的这期"特别策划之畜牧篇"中,特别邀请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带我们一起回顾2011年中国奶业发展历程,并对2012年奶业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一、2013年中国奶业发展情况1.奶牛养殖结构调整加快,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继续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3年全国牛奶产量3531万吨,较2012年下降212万吨,下降5.7%,创近年来最大降幅,奶牛存栏量预计下降1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成本增加、肉牛价格高涨、疾病发生增多、散养户大量退出。奶牛存栏量下降,有利的方面是淘汰单产低、体弱多病牛,牛群结构得到优化,养殖方式更加合理集中,奶牛的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省奶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而且稳定:奶牛年末存栏为16.35万头,牛奶总产量为58.3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49%和1.74%;乳品加工总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约增长10%.2007年一季度,奶牛与乳品加工继续保持稳中有升之势.  相似文献   

5.
<正>奶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粮型、经济型的高效产业。奶业的发展既可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又可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1我国奶牛养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1规模化程度低,养殖观念落后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仍然以中小规模养殖场或合作社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奶牛分散在专业户手中。2014年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存栏量占全国总存栏量的45%。我国奶牛存栏量不少,2014年达到1470  相似文献   

6.
2019年6月9日,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辽宁省奶业振兴方案》(简称《方案》)已经出台,到2025年,辽宁省奶牛存栏量要突破4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160万吨以上。辽宁省要支持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通过发展奶牛家庭牧场,壮大奶农合作组织,推进奶牛养殖存量整合等,构建“奶农+合作社+公司”的奶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雀巢公司落户山东省莱西市以来,莱西市政府紧紧抓住其在莱西市投资建设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经过10多年的发展,莱西市奶牛养殖已步入了一个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市奶牛存栏量已达到8.7万头,日产鲜奶450余t,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奶业生产大市(县).奶业成为莱西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乳业》2011,(10):27-27
【本刊辑】黑龙江省奶业发展提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奶牛养殖正逐渐退出庭院、村屯,进入大户、牧场和小区。据粗略估算,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比例目前已达到40%左右。由于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科学饲养,黑龙江  相似文献   

9.
《牧业资讯坊》2005,(10):17-18
奶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到去年年底,奶牛存栏从1998年的426.5万头增长到1063万头,增长149%,年均增长16.4%;包括牛奶和羊奶在内的我国奶类产量达到2368万吨。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奶业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2010年奶牛存栏数可达到1226万头。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我国奶业尽管受到原料奶供应不足、饲料价格上涨、低温暴雪以及高温高湿极端气候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奶业仍然获得了恢复性的发展,全产业出现了复苏,2010年,预计全国原料奶产量可以超过2009年,达到3 740万t;奶牛头数由2009年的下降开始转向增长,全年存栏1 260万头;2010年累计进口奶牛超过10万头,是2009年的2.5倍。乳制品累计产量达2 159.39万t,同比增长11.18%,其中液态奶累计产量达1 845.59万t,同比增长11.10%;奶粉累计产量达140.0万t,同比增长10.6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奶业已经逐步走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影响。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奶业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规模化养殖,提质增效,提升奶牛单产水平与原料奶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国家将在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优质苜蓿和青贮生产基地建设、奶牛重大疾病的控制以及主要疫病的净化、奶牛场粪污处理与农牧结合、原料奶质量安全等方面在政策、资金以及项目上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规模奶牛养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奶牛规模化进程大大加快。很多地区提出了消灭"散养"这一"落后模式"的口号;也有些地区将散养集中到小区进行"集中散养",而没有考虑这一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极大风险;还有些地区,脱离本地区饲料资源、环境承载、粪污消纳等实际情况,盲目求大、求洋,高额投资。事实上,超大型牧场模式在某些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但并不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于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如何结合奶业优势区域的资源禀赋、养殖业历史以及市场容量来发展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业,引导我国奶牛养殖业走向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是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奶业目前存在的三种主体养殖模式——散养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结合原料奶质量、价格、收益等方面,对不同养殖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比较,力求探讨适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化奶业发展形势竞争日趋严峻,世界各国都在提高奶牛单产和鲜奶质量上不断下功夫,而要实现这两项指标的持续提升,前提是实现奶牛规模化养殖,只有推行奶牛养殖规模化,才能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组织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也就是说,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已成为转变增长方式,保障乳业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的奶业发展正处于由原来的小而散的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奶业生产转型的关键时期,几年来,虽然在奶牛规模化生产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牧场建设及经营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把奶牛养殖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推动其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奶牛存栏达到了12.5万头,年产鲜奶34万吨,奶业年实现效益达4.5  相似文献   

14.
本刊辑 《中国乳业》2014,(12):75-75
【本刊辑】2014年12月5日,河南省畜牧局透露,河南省出台了!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将把沿黄区域建成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奶业生产加工基地。到2020年,规划区奶牛存栏量将达到11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490万吨,乳制品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分别1:1:;2013年增长112%、158%和129%。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奶业发展现状与问题1我国奶业发展主要成就首先,奶牛存栏量迅速发展。以1990年我国奶牛存栏量为基础.到2001年实现“翻一番”用了11年的时间,到2005年“翻两番”,仅仅用了4年时间。其次,牛奶产量同步快速增长。牛奶产量增长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2000年,我国牛奶产量在1990年基础上“翻一番”;第二阶段是2001-2007年,这是超长规模增长阶段。年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乳及乳制品生产基地,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量3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2006年奶业产值达到92亿元,占全省牧业总产值的20%,奶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壮大县域经济和推进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是石家庄市奶业发展的转折点。为实现奶业振兴计划,营造奶业良好的发展环境,石家庄市积极按照农业部奶业振兴纲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顿奶业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冀政〔2008〕91号)的要求,大力推进奶牛的规模化养殖,加快奶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加快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将养殖重心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要效益转移。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方不懈的努力,到2009年底全部实现了"散养入区、挤奶进厅、站企挂钩、全程监管"目标,基本实现了奶牛养殖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18.
各地     
黑龙江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达四成 黑龙江省奶业发展提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奶牛养殖正逐渐退出庭院、村屯,进入大户、牧场和小区。据粗略估算,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比例目前已达到40%左右。由于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科学饲养,黑龙江省奶牛单产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我国奶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国牛奶产量达3744万吨,同比增长2.3%;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提升,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全国机械化挤奶率超过87%;奶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国100家主要乳品企业共有自建牧场240多个;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全年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2.1万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值  相似文献   

20.
奶业是阜新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奶产业发展,制定了有力的措施,强力推进奶业龙头企业建设和基地发展,使奶业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2年,全省奶牛总存栏56万头,阜新市奶牛存栏量达到11万头,全省排名第二;阜新市奶产量达到38万吨,位居全省第二位,人均鲜奶占有量位居全省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