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吉县苹果郁闭园改造的调查,确定了苹果园郁闭的标准,对苹果郁闭园改造方法提出了:果园的总枝量在10~14万条以上时,采用间伐的方式进行改造;果园的总枝量在8~10万条/667m2时,进行果树个体缩形改造;树高超过行距的75%左右时,采用落头改造的方法。详述了间伐、植株个体缩形和落头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改造成龄苹果乔砧郁闭园,提高果实品质,以红富士郁闭苹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3种降密方式对果园微环境、树体结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均可明显降低果园覆盖率,提高树冠透光率,其中,隔行去行对改善郁闭果园的群体结构效果最好,果园覆盖率较对照降低55.68%,树冠透光率较对照提高82.38%。不同降密方式均可明显降低郁闭果园的树体枝量,并优化枝类组成,3种降密方式处理的单株枝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8.96%、12.41%和19.58%,短枝和叶丛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7.13个百分点、14.27个百分点和7.37个百分点,长枝和发育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4.47个百分点、18.04个百分点和10.79个百分点。不同降密方式处理对冠层内温度、相对光照强度、叶片SPAD值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表现为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CK,对冠层内相对湿度的影响表现为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CK。隔行去行处理的苹果果实平均单果重(238.3 g)、着色指数(89.2)、光洁度指数(8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和优质果率(82.4%)均高于其他降密方式处理,指标值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2%、11.4%、5.85%、26.9%和25.2%。隔行去行对于改善苹果园微环境,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郁闭程度对苹果园群体结构、冠层微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郁闭程度‘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隔行去行、轻度郁闭、中度郁闭及重度郁闭对果树冠层微气候、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行去行降低了果园树冠覆盖率,果园透光率及冠内透光率均随郁闭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郁闭程度影响果园群体结构、枝量及枝类组成,其中单位面积枝量依次为重度郁闭中度郁闭轻度郁闭隔行去行;隔行去行处理的果树短枝比例最高,随郁闭程度的增加叶丛枝比例降低,而长枝与发育枝的比例增高;郁闭程度影响冠层的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依次表现为隔行去行轻度郁闭中度郁闭重度郁闭,并且4种类型果园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布均呈现出自上而下、由外到内依次减小的规律;同时,郁闭程度影响冠层的温湿度,树冠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相反,树冠不同层次温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同一层次内温度从外围到内膛逐步降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湿度则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一层次内相对湿度从外围到内膛逐步升高,并且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吉县苹果郁闭园改造的调查,分析了吉县郁闭苹果园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苹果园郁闭的标准,对苹果郁闭园改造方法提出了:果园的总枝量在10~14万条以上时,采用间伐的方式进行改造;果园的总枝量在8~10万条/667m~2时,进行果树个体缩形改造。详述了间伐改造和植株个体缩形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吉县苹果郁闭园改造的调查,确定了苹果园郁闭的标准,提出苹果郁闭园改造方法:果园的总枝量在10万~14万条以上时,采用间伐的方式进行改造;果园的总枝量在每亩8万~10万条时,进行果树个体缩形改造;树高超过行距的75%左右时,采用落头改造的方法。详述了间伐、植株个体缩形和落头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伟  张连忠  路克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72-13573
[目的]探讨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cv.Fuji)果园施肥过程中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最佳施用比例,以提高红富士果品质量。[方法]试验设计腐熟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不同混合配比的7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红富士苹果果品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结果]施用有机肥后,红富士苹果品质及外观有明显的改善,优质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硬度均有明显提高;有机肥可增加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结论]从果品品质、果树生长状况及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无机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处理比较合理,且腐熟作物秸秆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配比以2:1:1为好。  相似文献   

7.
正一、乔化红富士果园改造总体要求1.改造目标果园改造的重点是,树龄在15年生以上、干周长超过20米、亩留枝量在12~15万个、树冠覆盖率超过90%的乔化密植果树果园。其宏观上表现为果园行间交接、株间交叉,微观上呈现果树单株上下重叠、内膛光秃的郁闭状态。2.改造方法改造工作应该从降低栽植密度入  相似文献   

8.
密闭苹果园树体优化改造对树体结构及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密闭果园树体优化改造对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及果品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666.7m2枝量由改造前的105 392条下降到78 288条,减少了27 104条,降幅为25.7%;改造后短枝和叶丛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由改造前的28.3%和25.5%提高到31.3%和26.3%,分别提高了3.0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改造后群体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优化改造树产量比密闭树降低15.8%,而单果重、着色指数、光洁度指数、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则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三、郁闭园改造技术以优质果品生产为目标,从降低植株密度入手,以间伐为基本措施,调减果园群体枝量,调整和优化果园群体结构。以培养高光效树形为出发点,运用改形调冠、疏枝缩冠等项技术措施,改造、优化树体结构。以培养优质结果枝组为重点,优化枝类组成、枝组配比与空间分布,提高生产效能。改造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镉污染农地用于果品安全生产的可能性,在浙江省范围内选择5种不同酸碱度和镉污染水平的镉中度和重度污染成年果园(葡萄园、猕猴桃园、梨园、桃园和柑橘园),同时采集土壤、果树根系(吸收根)、老枝、新枝、树叶、果品,测定镉含量,分析果树不同组织中镉积累的差异特点。结果表明,5种果树中镉的含量及富集系数均呈现出根部>老枝>新枝、叶>果皮>果肉的规律。各组织中镉含量与土壤镉污染的关联程度依次以根部、老枝、新枝和叶最为明显,果皮和果肉镉含量与土壤镉污染水平的关联较弱。在研究的镉污染水平下(酸性果园土壤中镉含量为2.00 mg·kg -1以下和微酸性果园土壤中镉含量为2.76 mg·kg -1以下时),果肉的镉含量均低于0.03 mg·kg -1,5类果树的果肉平均富集系数均在0.025以下,表明在污染农地土壤中种植多年生果树镉污染风险较低。土壤酸化可增加果树对土壤镉的吸收,提高果肉中镉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富士”改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红富士”改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与果实发育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红富士”隗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高干开心形冠层光照强度、昼温、昼夜温差、CO2浓度显著高于纺锤形;改形后果实的单果重也显著提高。[结论]改形后“红富士”微生态环境较好,果实发育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修剪对果园树体光照变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泰沂产区苹果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3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于2011、2012年的8月25日、9月10日和9月25日在新泰龙廷镇土门村果园连续两年进行了秋季剪,修剪量控制在长枝和营养枝的25%~30%,以不进行秋剪的果树为对照,其他管理一致。[结果]经过两年的连续秋剪,8月25日修剪的果树,与CK相比单果重降低10%左右,果实着色指数提高了15%左右;9月10日进行修剪的果树,果实着色指数提高了15%左右,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太大的变化;9月25日修剪的果树,在2012年单果重降低了10%左右。[结论]泰安新泰地区红富士进行秋剪的最佳时间是9月10日前后。  相似文献   

13.
王敬兵  刘玉祥  平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1-1868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去袋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高光效苹果园红富士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去袋的红富士苹果的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和总酸的含量。[结果]去袋越早,单果重增长越明显,着色面积越大,而对于果形指数则影响不太明显;去袋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越高,酸含量越低。[结论]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于2011年盛花期(5月10日)、新梢旺长期(6月11日)、花芽分化期(7月10日)、果实膨大前期(8月7日)、果实膨大后期(9月7日)、果实成熟期(10月11日)7个时期采样并测定。[结果]在同一生理期内,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以CK值最低,各处理大于CK,且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从盛花期(5月)至果实采收后(11月),各处理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也一致,即由盛花期至果实膨大前期SPAD值含量逐渐升高,在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范围,果实成熟期后逐渐降低;各处理提高和维持SPAD值含量效果最佳为处理2、5(分别喷CaNO3、新禾丰果蔬钙肥)。喷施钙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套袋数目、单株产量等各项指标,但不同类型叶面喷施钙肥对提高富士苹果不同品质指标的效果也不同,其中处理4[喷施众德(康朴盖美膨)]对提高富士苹果品质效果最佳,处理3、8对提高其产量效果最好。各处理果实中元素含量顺序均表现为:K含量最高,其次是N、P,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Mg、Ca、Fe、B、Zn、Cu。以Ca元素为中心,与果实品质、贮藏性密切相关的K、Mg与Ca呈正相关,其他各元素(除Cu外)与Ca也均呈正相关,其中Ca与K相关系数为0.74**,达极显著相关。各元素(除K、Cu)与果实硬度均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各元素(除Cu、Zn、B)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但仅C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与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4**;各元素(除Cu)与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Ca、Mg与单株产量间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0**。[结论]喷施钙肥能够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品质和同时对果实中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解决果树重茬问题。[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对老果园根区重茬土壤和行间土壤进行不同生物菌剂用量和干鸡粪处理,研究生物菌剂防治苹果树重茬的效果。[结果]各试验处理的苹果幼树生长发育均优于根区重茬土壤处理的苹果幼树,其中以生物菌剂每盆1.0 kg处理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株高、干周年增加量、新梢长度、粗度、单叶面积、百叶重、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增加41.48%、39.53%、28.82%、26.00%、33.42%、37.38%、33.48%;苹果单叶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高18.55%、24.19%;且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结论]生物菌剂抑制苹果树重茬有较好的作用,可在生产中进一步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静宁县不同海拔梯度‘富士’苹果光合生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苹果光合生理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为静宁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制定不同的苹果生产措施,并为甘肃其他高海拔地区的苹果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个海拔梯度(1 340、1 483、1 980m)的‘富士’苹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盛果期苹果树叶片结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叶绿素等指标.【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叶片厚度、栅海比、主脉最大导管直径逐渐增大,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呈先降后升.海拔1 980m的苹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海拔1 340m苹果叶片的1.52、1.62、1.35倍,海拔1 595m苹果叶片的1.23、1.21、1.27倍.3个海拔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叶片Pn日均值,Tr日均值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初始荧光产量(F0)日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且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最大荧光产量(Fm)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结论】在海拔1 340~1 980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富士’苹果的光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5个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沂水红’富士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推广中国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沂水红’富士/M26、SH6、青砧2号、辽砧2号、M9T337/平邑甜茶)为试材,连续3年对不同砧穗组合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生长期叶片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从嫁接复合体主干生长一致性看,辽砧2号与基砧和接穗的亲合性最好;在新梢生长动态上,不同砧穗组合虽相似,但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枝类组成上,M9T337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5.2%),长枝比例最小(11.1%);在单株平均产量上,M26较高;各组合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大。生长期,辽砧2号、青砧2号和SH6上的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辽砧2号叶片铁含量在整个生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生长后期,M9T337钙含量略高。【结论】SH6、青砧2号和辽砧2号作为中间砧嫁接‘沂水红’富士具有亲合性好,树体小,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5个苹果品种果实贮藏性能,为贮后鲜食苹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苹果成熟果实为试材,低温冷藏过程中每隔1个月测定各项营养指标。[结果]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含量逐渐下降,果实硬度逐渐降低。试验结束时富士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仍较高,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含量与其他品种相当,硬度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结论]富士苹果贮藏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苹果生产中有限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10年生红富士苹果和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在1/4、2/4和4/4 3个根域空间施等量有机肥条件下幼树生长、15N-尿素吸收、利用与分配,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在施等量有机肥的条件下,随着有机肥施用空间的减小,幼树生物量明显升高,1/4和2/4处理增幅分别是4/4处理的72.7%和26.7%;1/4和2/4处理各器官的Ndff值均高于4/4处理,且以1/4处理最显著;随有机肥施用空间的减小,根、茎和叶片3个器官15N分配率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植株15N利用率在0.05水平显著提高,4/4、2/4和1/4处理15N利用率分别为0.89%、1.51%和2.99%;15N利用率与根系生物量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R=0.95)。减小有机肥施肥空间能明显提高结果树产量、果实糖度、硬度和单果重。[结论]在有机肥源不足的情况下,局部优化施肥能提高幼树15N利用率,促进各器官均衡生长,提高结果树果实产量、果实糖度、硬度和单果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