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草地退化问题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采取了限牧、禁牧、加强草场管护等措施以期尽快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针对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4,23(4):44-49
青海省天然草地的退化范围涉及全省牧区6个藏族自治州和1地、1市,尤其是青南高原"三江源区",是天然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是全省草地退化扩展速率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草地治理和恢复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生态治理项目,提出了几种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和技术,为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恢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时讯     
我国首个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实验区治理退化草地22万公顷
  10月5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我国首个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实验区启动4年来,已累计禁牧减畜164万头只,治理退化草地22万公顷,保护天然草场240万公顷以上,项目覆盖区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新疆草地资源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资源环境遭人为破坏。严重超载、放牧利用等因素造成草地生态系统由稳定走向严重退化。为了防止草地退化,采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草地休养生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重点实施围栏封育、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进一步恢复草地生机和巩固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对策:即依法监理、以草定畜、严禁超载放牧利用,坚持科学管理、建设、合理利用、改良和保护,推行高效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种植,达到科学合理恢复和巩固草地植被实现草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确保草地资源可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造成甘肃黄河上游主要生态功能区天然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有:气候旱化,滥挖、滥垦、滥采和不合理草地利用,草地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调控及治理对策: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制度,确定合理载畜量,实行禁牧休牧制度;开展草原改良,加快退化草地治理,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调查其退化的程度、面积和成因,对保护高寒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实行科学管理,严格禁牧、休牧制度,开展草原改良,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缓解草原退化。  相似文献   

6.
禁牧对退化草地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之一,但目前草地退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针对草地退化提出的围封禁牧措施对草地植被、土壤及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适度放牧对草地恢复是必需的,但采取长期围封禁牧恢复与重建草地的做法不可取,围栏封育并非恢复退化草地的万全之计。建议在我国要因地制宜,根据草地的退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划区轮牧强度和放牧时间,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围封措施结合,以达到既能恢复退化草地,又可收获畜产品的双赢目的,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造成甘肃黄河上游主要生态功能区天然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有:气候旱化,滥挖、滥垦、滥采和不合理草地利用,草地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调控及治理对策: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制度,确定合理载畜量,实行禁牧休牧制度;开展草原改良,加快退化草地治理,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调查其退化的程度、面积和成因.对保护高寒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实行科学管理,严格禁牧、体牧制度,开展草原改良,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缓解草原退化.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我国首个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实验区启动4年来,已累计禁牧减畜164万头只,治理退化草地22万公顷,保护天然草场240万公顷以上,项目覆盖区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1年,作为我国五大畜牧业基地之一的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区的海南州启动建设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实验区,旨在以科技创新带动当地传统  相似文献   

9.
禁牧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在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示范工程的青海省玉树县上拉秀乡进行了3年禁牧封育退化草地的观测,研究了禁牧封育对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的改良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禁牧封育对恢复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有明显的效果。禁牧封育后草地中植物的盖度,高度和产草量明显提高;牧草种类发生显著变化,莎草科、禾本科牧草的种类和产量增加,杂类草的种类和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草地退化是我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喀斯特生态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石漠化治理效果,因此,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退化草地改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草地资源现状,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退化草地改良在治理石漠化中的作用。同时,指出目前退化草地改良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中主要存在研究较少且较集中于理论研究,推广和示范的范围较小和改良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并提出加强退化草地改良与石漠化治理的耦合关系研究,借鉴其他区域的改良技术要结合本地实际,改善草地播种结构和整合各项措施有针对性的改良退化草地等建议,以期为喀斯特地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改良实践,实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态环境恢复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草地畜牧业的蓬勃发展 ,草地载畜量不断扩大 ,因而出现了草地资源枯竭的危机。目前 ,草地退化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如土壤沙化。为了遏制沙地面积的进一步加大 ,因此提出了发展禁牧舍饲畜牧业 ,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hineseherbalmedicineasfeedadditive)的应用在禁牧舍饲畜牧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12,21(1):24-27
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据调查报道全省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0.72%。目前,退化草地面积达3131×104hm2,严重危及三江源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为此,青海省政府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等,积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禁牧封育措施改良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效果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2003-2005年,通过对青海省玉树县上拉秀乡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进行为期3年的禁牧封育改良试验,结果表明:禁牧封育措施对恢复高寒草甸、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有明显的效果,禁牧封育后草地中植物的盖度、高度和产草量明显提高;牧草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优良莎草科、禾本科牧草种类与产量增加,杂类草的种类、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并正在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把天然草场的治理和改良作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来抓。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天然草场退化严重,退化草场面积达657.33hm2,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68.98%。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鼠害。通过对2006年草地鼠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2007年草地鼠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提出防治对策。1草地鼠害基数调查湟中县草原站组织专业人员,根据《青海省草地鼠虫害、毒杂草调查规程》,于2006年8月10…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有助于掌握高寒草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对维持草地生态安全、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修订模型对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退化强度和空间分布进行评价,并计算了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数,从而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度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剧烈退化面积及占比分别为166 925 km2(39.5%),98 729 km2(23.4%),949 401 km2(22.5%)及61 787 km2(14.6%)。土壤侵蚀强度整体呈现以最剧烈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趋势,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风蚀、水蚀及放牧强度等。此外,青海省高寒草地2005—2014年土壤侵蚀变化恢复面积为258 495 km2(61.2%),反映了近年来青海省草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在青海省的中东部地区高寒草地土壤退化的形势仍比较严峻,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著名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草地生态建设已摆在各级政府的重要位置。为此,提出了“牲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的战略目标。通过禁牧、休牧、围栏、生态移民、建立人工草地等多种措施治理和恢复巴音布鲁克大草原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17.
王莉  魏军 《新疆畜牧业》2013,(12):26-28
为了治理不断恶化的草地生态环境,昭苏县从2007年开始对退化草地进行围栏封育,本文以伊犁地区昭苏县的温性草原类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围栏内外草地生物量、高度、盖度和植物种类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禁牧、休牧对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目前成功选育出适合三江源自然环境的新草种“青海草地早熟禾”,将用于治理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严重的466万多hm2“黑土滩”。20世纪90年代,由于过度的开发利用,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严重。据统计,三江源地区目前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1 000 hm2,占草地种植面积的63%。其中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长江上游的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结合部,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近年来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文章对若尔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退化驱动力、生态恢复治理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若尔盖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1草地生态失调退化十分严重近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草地的掠夺性利用已越来越加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草地生态失调、草地退化、沙化现象日趋严重。据估计,美国受干旱、沙化的草地面积有121500万亩;苏联草地退化的面积达24000万亩;我国北方43亿亩草地,巳有7亿多亩退化,并以每年2000万亩速度不断扩大。新疆草地退化的面积为7000万亩,内蒙古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1.8亿亩,其中退化草地面积已占33.27%,青海省草地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