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早竹保护地栽培覆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护栽培,均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笋期,增加了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竹叶、谷糠覆盖增温效果较为理想。地面覆盖酿热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繁殖、分解、发酵产生的热量增温。酿热温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酿热物的碳、氨、氧和水的含量。对多种覆盖材料的碳氮比的测定和试验,豆饼、菜饼一类为高温型酿热物,稻草、麦秆一类为低温型酿热物,包括竹叶在内的阔叶树落叶、新鲜厩肥等一类介于两者之间。当碳氮比为20~30,含水量70%,有适量氧气时,微生物活动旺盛,酿热正常而持久。  相似文献   

2.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6,自引:25,他引:46  
为雷竹笋用林提早出笋和增加产量而进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说明:整个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4.7%,最高试验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8.1%。整个试区的出笋期比对照提早20-35d,最早的试验小区比对照提高55d。由于产笋量增加,出笋期提早,使更大量的鲜笋高价供应春节节日市场,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67.3%,纯收入增加321.4%,最好试验小区的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增加495.3%和531.2%。从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及盖材料的保护栽培,均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笋期,增加了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竹叶、谷株及盖增温效果较为理想。地面及盖酿热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繁殖、分解、发酵产生的热量增温。酿热温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酿热物的破、氮、氧和水的含量。对多种覆盖材料的碳氮比的测定和试验,豆饼、莱饼一类为高温型酿热物,稻草、麦杆一类为低温型酿热物,包括竹叶在内的阔叶树落叶、新鲜厩肥等一类介于两者之间。当碳氮比为20~30,含水量70%,有适量氧气时,微生物活动旺盛,酿热正常而持久。  相似文献   

4.
慈竹叶片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在四川不同地区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慈竹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揭示四川不同地区慈竹及其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差异,为高含量黄酮慈竹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内慈竹叶片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最后采用优化后的慈竹黄酮提取工艺,对四川省5个不同地区的慈竹完全展开叶片、幼笋和大笋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1)乙醇体积分数对慈竹叶片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黄酮的提取的影响程度最小。(2)慈竹叶片黄酮含量高于幼笋和大笋。(3)四川不同地区慈竹各部位的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叶片黄酮含量以眉山市青神县的慈竹最高,雅安市芦山县最低;幼笋和大笋的黄酮含量以达州市大竹县和宜宾市长宁县的最高。【结论】乙醇提取慈竹叶片黄酮的适宜工艺为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20,在70℃条件下提取2 h。眉山市青神县栽培的慈竹是提取叶片黄酮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5.
<正> 采取人工栽培措施,促使竹笋提早上市,可使产值成倍增加。其主要措施是抓住提高地温、施重肥、浇水和采笋四大技术关键。 1.提高地温。要提早出笋,必须提高土壤温度。在冬季采用覆盖物进行林地覆盖,覆盖材料以竹叶效果最好,砻糠次之,稻草效果较差。于12月上旬按每平方米覆盖竹叶11千克,厚约30厘  相似文献   

6.
为雷竹笋用林提早出笋和增加产量而进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说明:整个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4.7%,最高试验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8.1%。整个试区的出笋期比对照提早20~35d,最早的试验小区比对照提早55d。由于产笋量增加,出笋期提早,使更大量的鲜笋高价供应春节节日市场,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67.3%,纯收入增加3321.4%,最好试验小区的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增加495.3%和531.2%。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试区平均在1:4以上,最高试验小区可达1:12。选定的最优方案是在11月底至12月初施入尿素75g/m-2后,即刻覆盖竹叶30cm厚度。  相似文献   

7.
合理开发利用香椿资源积极发展香椿多功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平均气温低、土壤含盐量和pH较高、光照资源充足的生态资源特征,根据香椿的栽培学生态适应性,提出了合理开发香椿资源,发展菜材兼用香椿栽培的意义,认为适合推广的栽培模式主要有日光温室矮化密植灌木型蔬菜栽培、农村庭院经济栽培、香椿与其他蔬菜间作栽培和退耕还林生态林培育等。  相似文献   

8.
香椿的别名椿头和椿芽。栽培历史悠久,山东首先开展菜用香椿的矮化密植栽培和温室栽培。部分地区已将扩大香椿生产作为农村发展经济、增加收益的致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竹无土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电导率和不同PH值的营养液对栽培在1份砻糖灰+1份珍珠岩、1份碎石+1份细沙(Ⅱ)、1份泥岩+1份珍珠岩(Ⅲ)及园土基质中的中国石竹进行浇灌栽培,结果表明,基质Ⅱ最佳;不同EC和PH值的营养液对中国石竹栽培影响较不,但以EC=1.2ms/cm,pH=7.0略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上香椿需求量的不断提高,香椿的周年生产成为香椿栽培的迫切需求,日光温室中栽培香椿可以解决周年生产问题。从育苗、建棚移栽、移栽后的大棚管理3个方面简单总结了温室香椿高效栽培技术,以实现香椿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分析了雷竹覆盖保护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使用有机物料覆盖的雷竹林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3个覆盖处理(竹叶、砻糠和稻草)林地微生物总数是对照的30 ̄60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竹叶和砻糠处理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稻草。  相似文献   

12.
收集野外定植3年的毛竹秆上具有明显衰老渐进特征的叶片簇,测量这些叶片的光合代谢效率(Fv/Fm)及叶绿素含量,建立毛竹不同衰老阶段叶片形态与其光合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BLASTn)筛选出113个毛竹基因组中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相关的同源基因,并检测这些基因在毛竹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趋势,鉴定一些与毛竹叶片衰老相关的标志基因.结果显示,毛竹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其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在筛选的113个基因中有86个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其中32个基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没有变化,41个基因随着叶片衰老出现显著下调,13个基因出现明显上调.这些表达变化的基因与水稻中鉴定的同源基因在旗叶衰老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基因很可能在毛竹叶片衰老过程中也发挥同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竹类植物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基因组大小的影响,可提高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精度。  方法  以竹类植物叶片和笋为材料,以水稻Oryza sativa为参照,设置细胞核染色时间为1、3、5、7、9、12、18、24和30 min共9个梯度,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组织部位及处理的基因组大小进行分析。  结果  ①对同一竹种而言,其叶片和笋流式峰形图相似,基因组大小仅存在微小差异,差值为0.04~0.20 pg。②不同竹种对染色时间要求不同,其中,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花叶唐竹Sinobambusa tootisik f. albo-striata、平安竹Pseudosasa japonica var. tsutsumiana、曙筋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 akebono、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花叶赤竹Sasaella glabra f. albo-striata及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 mamorea f. variegata染色1 min即达到最大荧光峰值,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和黄皮绿筋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染色3 min达到最大峰值,茶竿竹Pseudosasa amabilis var. amabilis和柳叶细竹Thyrsostachy ssiamensis染色5 min达到最大峰值,仅黄皮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叶片)7 min达到最大峰值。③12个竹种的荧光强度在1~30 min内存在较大变化,除茶竿竹、柳叶细竹、孝顺竹叶片及唐竹笋外,其他竹种的荧光强度变化值均在5%以上,特别是平安竹和花叶赤竹变化更大,分别为12.93%和12.88%。④热带木本竹种孝顺竹和柳叶细竹基因组大小为(1.64±0.54)~(2.69±1.01) pg,其他10个温带竹种基因组大小为(3.76±1.51)~(5.73±1.85) pg。10个温带竹种中,刚竹属Phyllostachys竹种基因组较小,大小为(3.76±1.51)~(3.91±0.95) pg,其他竹属的一些竹种基因组较大,大小为(4.82±0.54)~(5.73±1.85) pg。  结论  ①竹类植物叶片和笋均可作为基因组大小分析材料,细胞核染色时间对基因组大小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染色时间以3~5 min最佳。②热带木本竹种基因组大小明显小于温带木本竹种,温带木本竹种中,刚竹属竹种的基因组大小明显小于其他竹种。图1表5参29  相似文献   

14.
香椿叶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香椿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香椿叶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4.24%.  相似文献   

15.
麻竹等4种竹子Cl含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清洁区选取4种竹子样品,连续两季对其竹叶进行C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Cl含量较高,各竹种之间Cl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季节同种竹种之间Cl含量存在差异,且均表现为秋季Cl含量高于冬季。竹类植物对于Cl的吸收作用较强,可作为氯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熊猫粪和竹子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方法]分别以熊猫粪和竹子叶为原料,在30℃下进行批量式恒温沼气发酵试验,比较熊猫粪和竹子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结果]熊猫粪沼气发酵时间为40 d,原料产气率为50 ml/g,TS产气率为121 ml/gTS,VS产气率为123 ml/g VS;竹子叶发酵时间为92 d,原料产气率为83 ml/g,TS产气率为168 ml/g TS,VS产气率为197 ml/g VS。[结论]两种原料均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竹子叶的产气潜力和降解效果明显好于熊猫粪,但熊猫粪的发酵时间仅为竹子叶发酵时间的2/5,表明经过大熊猫消化后的熊猫粪更易于发酵。  相似文献   

17.
对刚竹属的5种竹类植物(紫竹、绿槽毛竹、毛金竹、早竹和淡竹)成熟叶和衰老叶的N、P含量及内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竹属的5种竹类植物成熟叶具有较高的N含量[(18.46±0.40)-(25.84±0.86)mg.g-1)],成熟叶的P含量在(1.08±0.02)-(1.26±0.02)mg.g-1之间;从成熟叶到衰老叶,N、P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5种竹类植物叶片N、P的内吸收率均在50%以上;N的内吸收率与成熟叶片的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不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稻糠(壳)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壳中含有不少有用化学成分。但大部分稻壳末被加工利用而废弃,本文通过对大量资科的系统总结,介绍了由稻壳生产糠醛、植酸、活性炭,高纯硅、食用纤维素,ZMS—5型沸石等的基本方法和这些物质的用途,指出将稻壳进行多向利用,变废为宝,是振兴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质水稻品种越光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Na2SiO3.9H2O和水稻谷壳两种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抗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改善株型,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倒、抗病能力,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Na2SiO3.9H2O施入量120g/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比对照增产17.0%,水稻谷壳施入量1 kg/m2的处理次之,比对照增产15.7%。用水稻谷壳做硅肥,能控制水稻前期生长,使中后期生长稳健,更有利于提高抗病、抗倒能力,但施入量过大会导致群体生长量不足而减产。  相似文献   

20.
连续施肥对毛竹林生长特征及生物量空间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施肥时间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为研究对象,对不施肥(林分Ⅰ)、施肥5a(林分Ⅱ)、施肥13a(林分Ⅲ)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毛竹林分的生物量,3种林分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Ⅱ>林分Ⅲ>林分Ⅰ,分别为101347 8,91376 0和60.697 0 t·hm-2.长时间施肥林分竹秆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例有下降趋势,而枝、叶、根、蔸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竹材主要的经济组分为竹秆,竹秆所占生物量比例下降,可能降低施肥的经济增益.灌木层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Ⅲ>林分Ⅰ>林分Ⅱ,分别为1 643.37,1 543.70和389.35 kg·hm-2,其中灌木枝和叶生物量与灌木层生物量比例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Ⅲ>林分Ⅰ>林分Ⅱ,根生物量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Ⅱ>林分Ⅰ>林分Ⅲ,长期施肥可以增加枝、叶生物量比例,降低根的生物量比例.草本层叶生物量比例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草根生物量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林分林分Ⅰ,林分Ⅱ和林分Ⅲ的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3.79,4.07和6.64 t·hm-2,施肥可以增加林分凋落物量,可能和施肥提高了毛竹林生产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