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花期同步指数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园无性系花期的同步性是保证其种子批遗传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础,研究其变异与不同株龄间的稳定性和影响因子对于无性系的管理与利用有实际意义。根据一油松种子园49个无性系跨度13年的花期、花量调查结果,分析了各无性系不同株龄的花期同步指数。结果表明:无性系组合间异性花期同步指数有较大差异;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花期平均同步指数整体上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同步指数;多数无性系内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机会;无性系作为母本的同步性指数在株龄间较稳定,大量结实初期的母本花期同步指数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但选择较高母本花期同步指数无性系时,其父本的花期同步指数则会相对较低。种子园无性系花期同步指数分析在种子园管理和改良种子园建设中有广泛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性状变异与配子贡献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对油松种子园 86个无性系生长及开花性状调查和对 119个优树家系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它们间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配子贡献状况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主干径生长、针叶长度、密度和花量在无性系间有显著遗传差异 ,花量与其它性状无显著相关关系 ,针叶密度与主干径生长相关密切 ;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育种值有显著遗传差异 ;无性系间的开花同步性、无性系的配子贡献和遗传贡献均有较大变异 ,遗传贡献对种子园子代的遗传品质有直接影响 .并探讨了种子园相应的经营策略 .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林科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调查了16个无性系161株母树的生长状况及花量,结果分析表明:在树高、胸径、冠幅和花量方面,各优树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雄球花产量方面变异异幅度更大,存在偏雌偏雄现象;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结果为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个杉木种子园的花量和种子产量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对贵州和四川四个杉木种子园球花、球果和种子产量作了多年调查,分析了年度变化规律、种源与无性系间的差异、年度间的相关性、生长与着花量的关系,探讨种子园郁闭度和立地条件对花量和球果产量的影响,对杉木种子园经营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0年在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3a的观测表明,31个无性系的花期早晚和长短有较大差异,但不存在花期不遇的问题;不同年份无性系间和无性系内雌雄球花量变异明显。据此,对31个无性系作系统聚类,分别按花期物候和雌雄球花量划分为5类和3类,为重建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作了初步工作。  相似文献   

6.
红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松种子中胚乳DNA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露水河天然红松群体为对照,对露水河种子园内所选育的红松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天然群体十分接近,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由此可知,种子园不会由于群体数量有限而导致遗传多样性较天然种群低,而且种子园无性系生产的种子(即其子代)的遗传结构应与所分析的亲代的遗传结构相似,可以保持这样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安徽山斗杉木种子园中部分无性系花芽在树冠上的分布及性状、花期的同步性、盛花期与座果率的关系以及不同无性系和不同采收期种子品质的差异等开花结实习性。同时,本文还提出了适于评价杉木种子园的种子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8.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种子批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相似立地条件下的多年度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材料,分析了油松种子园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的遗传差异及其在年度种子批中表现的稳定性,探索了对稳定性变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油松种子园结实初期,无性系作为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种子批的遗传构成中起重要作用;兴城油松种子园中的绝大多数无性系具有优良的生长表现,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子代林改建实生苗种子园以及配合选择第二代优树都具有较大的潜力;油松种子园花粉背景和植株生长的综合环境因子对无性系的遗传和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其稳定性差异可采取不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忠县马尾松种子园27个无性系花期的观察,结果表明:雌雄花期历时13d,雄球花散粉盛期只有33d,雌球花可授粉盛期有6d;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分株间花期虽有差异性,但用反映亲本在开花期间母本接受父本花粉机率的开花物候重叠指数对无性系花期分析表明27个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分株间花期同步性是较好的,能随机交配。  相似文献   

1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平坝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及两个不同年份的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3个ISSR引物对种子园85个无性系进行扩增,共获得了95个标记位点,其中有94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98.5%。遗传分析表明,种子园无性系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1.717,遗传多样度(h)平均值为0.402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85 5,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与种子园亲代群体相比,结实初期(1988年)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有所降低,结实后期(2007年)子代遗传多样性降低较大,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在年种子产量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平均产量中,最高产量是最低的15.4倍,超过平均产量的244.52%;有些年份(1989年)这种差异更明显,最高产无性系是低产的89.17倍,是平均产量的4.59倍.同一无性系不同分株的重复力R2=0.94.采用生产力指数作为评价无性系产量的丰产性指标,将参试的45个无性系分为4类,其中最高产无性系4个,平均遗传增益达176.25%,产量占总产量的25.50%;高产无性系5个,平均遗传增益64.83%.选择这二类无性系可得到114.35%的遗传增益,其数量占1/5,但产量却是总产量的44.33%.因此在种子园的无性系中进行产量等因素的再选择,是提高种子园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的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杉木种子园的播种品质,1991~1994年在贵州黎平、天柱、锦屏和四川洪雅林场杉木种子园开展了有关试验和观测.研究认为:在种子园花粉产量较低,散粉期多雨的年份,种子品质较差;各无性系种子品质的排序在年份间的相关性较弱,但种子质量较高或较低的两类无性系在种子园不同大区和不同年份间仍较稳定,因此,从种子品质考虑对无性系作再选择是有效的;自交是出现涩籽的一个主要因素,与空籽的形成关系不大,空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授粉不足;在开花盛期对幼树和可授期较早或较晚的无性系进行一次辅助授粉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落叶松/云杉国家良种基地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选择了3个结实无性系分株,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在花期前10 d(春季)、球果生长期(夏季)和种子成熟期(秋季)施尿素2.5 kg/株,观察不同施肥季节球果产量和抗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结实量、抗冻害受无性系遗传因素和施肥季节双重因素影响。母树球果产量和球果抗冻害率施肥季节的方差分别占总体方差的21.37%和90.59%,遗传因素占总体方差的76.45%和9.41%,母树球果产量无性系的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球果抗冻害施肥起主导作用。春季施肥效果最为显著;连年施肥后树体抗逆性增强,散粉期比对照延长1~2 d,落叶晚于不施肥处理,缩小种子大小年。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管理中,除重视施肥时期的把握外,还要重视结实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生产及其苗木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种子园无性系间的花粉量、种子产量均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樟子松无性系本身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种子园中,往往少数无性系控制着园内50%以上的花粉量和种子产量.由于部分无性系种子产量低,育苗、造林时这些家系则容易丢失.为减少家系的丢失数量,育苗时,应改善圃地的环境条件,增加土壤肥力,加强除草等抚育措施,提高育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的产量和品质,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5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母树生长状况、球果产量和种子品质的调查,评价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生长和结实兼优的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之间结实量、球果单果干重和种子千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球果长宽及苗圃播种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及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胸径与结实量、结实量与发芽率无显著相关,说明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要兼顾胸径、结实量和发芽率3个指标;选出优良无性系11个,结实量提高14.29%,种子发芽率提高32.96%,可为新一轮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群体的构建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配子供量、球果量数量性状对油松种子园去劣疏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油松种子园内118个无性系的球果量、雄球花量及花粉量、花期同步性进行观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和秩次排序处理。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条件与管理水平对球果量与雄球花量影响极显著,并筛选出球果量大、配子供量多的13、43、100号等16个优良无性系,将118个无性系分为4类,为种子园的留优去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影响油松种子园产量的因素及提高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查,提出了影响油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即无性系个体间开花结实的差异、球果害虫危害、雌花授粉不良和栽植密度过大等。通过无性系再选择、留优去劣疏伐和截顶等修剪试验,提高了花期温度,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加强了花粉的传播,促进了油松母树开花结实;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和病虫害防治,能够提高座果率和种子品质,减少球果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损失;提出了促进油松种子园种子丰产的综合技术,使良种产量由原来的11.5 kg.hm-2提高到26.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种子园是经过人工选择的无性系或子代所组成的人工林,通过隔离或经营,以避免或减少外源花粉侵入,其经营目的是生产遗传品质经过改良的种子,以满足造林更新的需要,因其种子的遗传品质好,种子园种子造林,材积增益高,树木结实早,能稳定提供大量遗传和品质优良的种子;且种子园面积集中,便于经营管理,控制树冠生长,方便种子采收;也能为育种的持续发展准备物质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花量和生长量调查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结果表明,油松无性系花量的变异很大,雌花在冠层外围均有分布,以中层较多,雄花主要分布在下层,花量最多的无性系是最少的倍数,雄花为225.8倍,雌花为8.4倍,花量与生长量指标非常密切相关,应用座标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选出优良无性系占高校总数的26.7%,雄雌花量分别比平均值超过53.2%和40.5%,这些调查结果为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遗传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樟子松遗传改良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但是不同地区育种资源调拨与交换频繁,导致了育种资源信息模糊、亲缘关系混乱,增加了樟子松遗传改良工作中近交衰退的风险,因此开展育种资源评价研究是樟子松优良单株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樟子松1、1.5、2代种子园224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和单株亲缘关系分析以及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按育种资源的来源分析,良种基地、头道桥、榆林1.5和泰来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宝根园和榆林群体相对较低;按育种资源的世代分析,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世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2、1.5代种子园的期望杂合度He较1代种子园分别下降4.13%、1.31%。2代种子园群体的近交系数F值(0.173)较高,纯合子较多,显著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同种源、不同生境的樟子松育种资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主要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个体之间(96%);随着种子园世代的提高,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聚类现象逐渐明显,2代种子园内存在两组完全一致的无性系(CH3、CH10组和TL1417、TL1411组)。研究结果完善了樟子松育种资源评价体系,确定了不同世代育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樟子松高级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材料和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