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亚慢性镉中毒致鸡肝细胞凋亡及硒拮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90只100日龄依沙褐公鸡为试验动物,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镉及硒镉,复制了鸡的亚慢性镉中毒及硒拮抗模型,通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镉对动物肝的毒性作用机理及硒对其毒性作用的拮抗效应。结果显示,亚慢性镉中毒引起鸡肝组织细胞凋亡。加硒后可有效减少肝细胞凋亡数量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Danscher氏组织学技术测定了口服不同剂量亚硒酸钠中毒奶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硒含量与分布状态;探讨了各组织器官局部病变程度与硒分布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毒羊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发生病理变化的局部组织均蓄积不同密度的反应产物;各组织局部病变程度与硒的分布密度有关,Danscher组织化学技术将组织硒含量与病理变化程度联系起来,为研究动物中毒病的一个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3.
硒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建忠 《饲料研究》2007,(6):37-38,48
1817年,瑞典化学家Bemilus发现了硒(Selenium,se)。硒在地壳中含量极低,而且分布不均,这就造成了许多环境缺硒,生活在这种低硒环境中的动物很容易发生硒缺乏症。我国就是一个严重缺硒的国家,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南,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硒带。但也有部分高硒地区,常常造成人畜中毒。另外,饲料中添加过量或使用不当,也是造成硒中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鸡亚慢性镉中毒及硒颉颃效应的肝脏亚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深入探讨镉致动物肝毒性的机制及硒颉颃效应,选用90只100日龄伊沙褐公鸡随机分为3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镉及硒与镉,建立亚慢性镉中毒或硒颉颃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亚慢性镉中毒及硒颉颃鸡肝脏的亚微结构变化。证实亚慢性镉中毒可引起鸡肝脏细胞的损伤,造成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受损;出现大片细胞萎缩、坏死、凋亡。结果表明,硒能有效地降低镉对细胞器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数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硒中毒对雏鸭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雏鸭作试验动物,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硒中毒雏鸭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中毒组与对照组相比,rT3、FT3、FT4含量显著降低,血清TSH含量显著升高。从而说明硒中毒影响雏鸭的甲状腺功能,该结果对揭示硒的毒理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硒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但在补硒时如果超过安全使用剂量,会引起畜禽中毒,甚至死亡。下面介绍一小尾寒羊亚硒酸钠中毒的诊治病例。  相似文献   

7.
自由基与动物氟中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生物体的损害,自由基的清除,氟与自由基的作用关系和硒对氟致自由基的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氟对动物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进而从自由基生物医学角度阐明动物氟中毒的发病机理,并为人类氟中毒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动物慢性氟中毒及其中草药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叙述了动物慢性氟中毒病的主要受损部位、发病机制,以及中草药在动物慢性氟中毒病防治上的地位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9.
硒中毒发生于土壤中含硒量高的特殊地区,主要包括“碱病”和“瞎撞病”,前者于1856年首次报告在美国的内布拉斯加的军马中发生,于1933年证明为慢性硒中毒;后者是硒的急性中毒,1891年首次发生于堪萨斯。在爱尔兰、以色列、澳大利亚、苏联和南非都有一些局部的富硒地区,在这些地区植物含量较高,尤其是硒转化植物在放牧动物中毒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植物一方面可直接提供大量的硒,而  相似文献   

10.
硒对绵羊铅镉中毒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口服醋酸铜和氯化镉的方法观察Pb、Cd对绵羊的联合中毒作用,并通过肌注亚硒酸钠研究硒的解毒效应。结果成功地复制出了与本动物自然中毒病例相似的模型。临床病理学上,实验30天左右即出现典型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并伴随体内Pb、Cd含量的明显升高和Fe含量的显著下降。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肝、肾等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及肺脏的慢性肺泡隔炎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肾、肺及心脏均有明显的超微结构变化。补硒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Pb、Cd共同引起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绵羊铅镉联合中毒与硒解毒的试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口服醋酸铅和氯化镉的方法观察Pb、Cd对绵羊的联合中毒作用,并通过肌注亚硒酸钠研究的解毒效应。结果成功地复制出了与本动物自然中毒病例相似的模型。临床病理学上试验的第30d左右即出现典型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并伴随体Pd,Cd含量的明显升高和Fe含量的显著下降。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肝,肾等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及肺脏的慢性肺泡隔炎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肾、肺及心脏均有明显的超微结构变化。补硒能有效地缓  相似文献   

12.
雷小英 《饲料研究》1998,(12):32-33
缺硒病是由于饲料中硒的含量满足不了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部分症状与猪的中毒症状较相似,个别农村兽医和养殖户由于对该病确诊不准,常常草率地作出中毒的错误结论,不但延误了病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有时还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影响社会安定。1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不足。目前已知的动物缺硒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大多数分布在北纬35度至60度之间。我国动物缺硒病主要发生在辽、吉、黑、冀、鲁、豫、陕、甘、宁。川、藏、浙的部分缺硒的地区。土壤中硒的含量不足将直接影响农作…  相似文献   

13.
硒是家禽营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饲料中多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添加硒,日粮中硒含量过高会引起家禽硒中毒.本文主要针对引起家禽硒中毒的原因、急慢性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组织病理变化、硒在体内的分布以及中毒后血液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叙述,分析了硒中毒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措施,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硒对肉鸭促生长及实验性中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植物的组织细胞内,但直到1957年才被列为动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由于土壤和植物中的硒含量或其存在形式差别很大,常常引起畜禽的硒缺乏病和硒中毒病。目前硒在蛋鸡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多,而硒对肉鸭促生长作用及中毒的文献报道很少,为了确定硒对肉鸭的促生长适宜添加剂量和探讨肉鸭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硒的卫生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硒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硒中毒的主要原因、畜禽对硒的需要量与耐受量、硒对动物的毒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为动物硒中毒病的诊断、防治及在饲料中合理使用硒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紫阳县硒中毒地块玉米对山羊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复制出了慢性硒中毒的动物模型。试验组(日粮含硒11.0304ppm)于饲喂后第60d出现中毒症状,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被毛易脱落,皮肤有痒感,异嗜,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于第76-98d死亡。病理变化:心肌变性、充血、水肿、局灶坏死与纤维化、肺淤血、水肿、出血、肝变性、局灶性坏死,脾白髓与淋巴结小结萎缩,中毒性肾病与肾小球肾炎、脑充血、水肿、出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高铜促生长剂和含铜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动物铜中毒不断发生,尤以牛、羊较为严重。2005年11月5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某羊场饲养的120只绵羊发生一起以可视粘膜黄染,排血红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疾病,经过病史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验、饲料分析,最终确诊为绵羊慢性铜中毒。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硒的营养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量元素硒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Berzedius在黄铁矿炼铁炉炉灰中首次发现并命名,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把硒作为一种毒素,因为很多家畜吃了含硒的饲料或饮用含硒量高的水后,常发生中毒和死亡。例如,1891年在美国西北部所发生的“碱病”家畜慢性中毒,1937年在美国达科塔和怀俄明州发现的家畜食富硒食物而中毒。1958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瑞典、新西兰等国流行的动物白肌病经证实是由缺硒而引起的。1974—1975年,我国医学工作者根据大量的研究确定,克山病是由缺硒引起的,我国约2/3的面积缺硒,其中黑龙江克山县及四川凉山缺硒最…  相似文献   

19.
硒缺乏症是由于饲料中硒含量不足所引起的营养代谢障碍综合症。主要以骨骼、心肌及肝脏变性为基本特征。猪主要病型有仔猪白肌病、仔猪肝坏死和桑葚心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仔猪发病为多,多见于冬末春初。现就猪缺硒和硒中毒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叙述了动物慢性氟中毒病的主要受损部位、发病机制,以及中草药在动物慢性氟中毒病防治上的地位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