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期低温阴雨、大伸长期高温干旱、长期连作、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及倒伏是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甘蔗产量,必须改善蔗区的生产条件,做到涝能排、旱能抗、水旱轮作,选用良种,加强田间管理,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完善蔗糖生产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2.
东亚糖业集团驮卢公司为了解决长期榨季生产甘蔗糖分低的问题,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并在蔗区全面推广;同时对推广良种的蔗农在种子、肥料和机耕的资金上给予扶持,实施良种配套良法,使蔗区良种种植得到迅速发展,良种原料蔗2001-2002和2002-2003两个榨季平均蔗糖分分别比推广前的1997-1998榨季提高1.51和1.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正>玉溪市开展“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以来,以差别化、定向化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稳住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护的基本盘。但糖料蔗种植存在组织保障力度不足、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蔗田基础设施薄弱、良种良法推广滞后等问题。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宣传服务和人才培养力度、制定蔗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开展甘蔗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提升蔗料蔗渣综合利用水平,保障玉溪糖料蔗生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来宾绿色双高糖料蔗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带动下,广西来宾市在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技术上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经营体制和农技推广机制以及产业现实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下,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效果尚不理想。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来宾市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国相似蔗区科学创建绿色双高糖料蔗基地,提升糖料蔗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挖掘糖料蔗增产潜力,促进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开远市甘蔗种植面积发展缓慢,单产低,生产成本上升,蔗农效益下滑,原料蔗供给不足,致使制糖企业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笔者论述了甘蔗生产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黄豆生长周期较短,地面覆盖率高,对土地要求不高,种植、管护都较为简易,投入少,还能提高土地肥力,适宜在种植面积比较大、劳动力不足的蔗区推广。甘蔗生产前期植株矮小,光热资源充足,在甘蔗地里套种黄豆,每667平方米(1亩)可收获黄豆50千克左右。同时,套种黄豆  相似文献   

7.
地处上思县的昌墩农场,土地均为缓丘陵旱坡地,多年来种蔗面积达15000~17000亩,种蔗工人人均管理9—13亩,多的达25亩。1985年以前,每年都发生严重的蔗田草荒,极大地阻碍甘蔗生产的发展。致使甘蔗单产长期徘徊在1.5~2.5吨之间。1984年该场的农业技术员开始进行了广泛的蔗场大面积推广施用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化学除草新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广东农垦发展糖蔗生产50多年的历史,分析了长期制约广东农垦糖蔗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广东农垦现代糖蔗生产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徐闻县糖蔗基地建设项目总结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1引言为充分利用徐闻县自然优势,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糖蔗生产综合服务能力,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促进我县糖蔗生产再跃上新台阶。经省农业厅、省计委、市农业局、市计委和县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努力争取,国家计委...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的自然资源条件很适合甘蔗生产。但旱地蔗区的旱、瘦、浅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通过对旱地甘蔗“三高”栽培技术的应用试验研究 ,把单项技术进行组合配套和改进提高 ,并通过大型的推广项目进行推广 ,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主要技术措施 :一是选用适合旱地蔗区的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二是把常规栽培改为地膜蔗技术 ;三是改进施肥方法 ,实行配方施肥 ;四是改进耕作方式 ,推广防旱保水技术 ;五是推广秋冬植蔗 ,延长甘蔗生长期 ;六是改宿根蔗迟管为宿根蔗早管 ;七是及时防治病虫鼠草害 ,确保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