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可燃物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即定位监测研究和路线抽样调查,定位监测研究是在容量发生草原火的典型草原区和草甸草原区以及黄土高原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每年进行四次定位监测,取得草原可燃物量及其含水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路线抽样调查是在进入草原防火期(9月15日以后),草原可燃物量亦达到峰值期或翌年4月下旬草原可燃物量处于最低值时分别进行路线抽样实测,取得草原可燃物量及其含水量在空间的变化。通过进一步研究草原可燃物量及其含水量在时空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草原防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草原火险区划是依据草原火燃烧系统各主导因素和条件 ,将草原区划分为不同等级潜在的发生草原火能力的区域范围。草原火险区划的主要依据包括可燃物量 (牧草 )及其含水量、可燃物的连续性、可燃物细碎度以及可燃物 (牧草 )的高度。同时要考虑风速风向、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以及坡度等自然影响因素。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草原可燃物特征及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 ,将内蒙古自治区划分为无、低、中和高 4个草原火险区。  相似文献   

3.
四种草本植物可燃物含水率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平  康春莉  李军  周道玮 《草地学报》2003,11(3):251-255
研究松嫩草原四种草本植物可燃物含水率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可燃物时滞在10h之内,时滞与可燃物直径呈正相关。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与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具有Y=C+AX1+BX2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11年-2015年,笔者采用3S技术(RS、GIS、GPS)对监测区内的调查样地进行坐标定位监测,对宁夏典型草原即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进行连续5年的定点监测。监测和调查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对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分析表明,监测区的天然草原生产力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连续10年调查新疆玛纳斯县典型草原区蝗虫的组成及数量动态,提出持续控制蝗害的措施。方法:样框取样和扫网法。结果:甲崂和阳山的蝗虫的组成和数量动态变化均不相同,分析典型草原区甲崂和阳山蝗虫数量动态不同变化的原因。结论:控制草原蝗害是长期性工作,需要合理利用建设草原,通过实施围栏禁牧、轮牧,以草定畜以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防止草原退化,采取粉红椋鸟治蝗、牧鸡牧鸭治蝗等生物治理措施,建立化学防治和生物制剂防治示范区,长期坚持蝗情监测,开展蝗虫的资源化利用,可实现对草原蝗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典型草原区的定点径流测定,区域植被和生境调查,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水文分析方法,将小尺度测定的生态水文参数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相整合,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气候、植被与区域生态水文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响应机制以及水文过程的改变对区域植被的反馈效应.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区域径流量的空间分布主要是由植被的分布格局所控制;植被退化导致了群落水文格局的变化,使放牧严重区域的低地地表径流大量汇集,也促进了低地周围的草原植被盐碱化过程;植被的退化和生态水文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是一个正反馈过程,由植被退化引发的地表径流的增加,增加了群落有效水分的散失,减少了土壤有效含水量,从而加速植被的退化,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典型草原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之一,放牧和刈割是典型草原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系(大针茅、羊草)群落蒸散量、土壤贮水量及生态用水量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刈割会显著降低典型草原大针茅群落蒸散量、土壤贮水量以及生态用水量(P<0.05)。典型草原大针茅群落、羊草群落蒸散量均在生长季中期(7月份)达到最大值;不同利用方式下,中度放牧下的群落蒸散量最高。此外,围封利用方式下大针茅群落土壤贮水量和生态用水量较高;轻度放牧利用方式下的羊草群落土壤贮水量和生态用水量高于其他放牧利用(P<0.05)。研究典型草原主要群落生态用水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可以为草原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典型草原区两种不同退化程度草原,即轻度退化草原和重度退化草原对水、氮这两种资源的响应规律,意图找出这两种主要的生态因于作用于不同退化程度草原时的最适值,为典型草原区退化等研究方向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地区草甸原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新龙 《中国草地》1994,(4):9-11,8
本文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种群的生态特性分布规律及其利用特点,经过5年的定位监测研究,找出了季节动态和年间动态的变化规律,牧草产量受着降水量、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水热因子的制约而变化,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出草甸草原的初级税务动态与温度、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生态因子表出出显著相关性,笔者最后还提出了草甸草原生产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定位站研究不同放牧率、放牧方式和放牧季节对草原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降低,但达到峰值的日期提前了。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无明显趋向性变化。家畜增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公顷总增重与放牧率成二次曲线关系。将放牧率对草原生产力的动态确定为可持续放牧率和改良放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