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纯氧增氧石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期以来存在于人工高密度养鱼中的缺氧问题 ,最近已有所突破。一种高效增氧器———超微米级纯氧增氧石已经试制成功 ,它的应用为促进人工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帮助。1概述该增氧石采用了 2 0余种矿物质 ,经精细粉碎加工成型 ,并经高温合成。它质地坚硬 ,结构细密 ,因孔径微细且气泡被最大限度雾化而增氧效果颇佳。新型增氧石仅需 0 .1~ 0 .3MPa氧压 ,氧流量控制在 2~ 2 0L/h之间 ,就会在水中均匀发生大量雾化气泡。根据雾化气泡在水中的上升速度计算 ,气泡直径在 5 0~ 1 0 0 μm之间 ,在海水养殖条件下甚至更小。气泡随水体流…  相似文献   

2.
序言在鱼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溶氧浓度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鱼塘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对溶氧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溶氧浓度成了控制鱼类饲料投喂量的基本依据之一。增氧通常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增加鱼塘的溶氧,有几种类型的增氧机:(1)紧急增氧用来在缺氧期间防止鱼类死亡。在正常情况下,谨慎地控制放养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就不会发生缺氧。然而在阴天,缺氧的情况就常会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一种能使虾,鳗鱼塘水体产生上下层立体循环流动的机理及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不仅适用于虾,鳗鱼类,也适用于其它各类名贵鱼类的高密度养殖。该装置一方面模拟自然界的流水状态,另一方面对水体进行了充氧,曝气,改善各个层次的水质,适用于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养对象在鱼塘的各个水层的生长栖息环境。该装置的增氧动力效率比目前普通的水车式增氧机提高20%,造流能力每小时超过120立方米。是  相似文献   

4.
转柱式散气增氧装置是针对海,淡水育苗生产所设计的一种新型增氧装置。所述的装置应用流体力和空气动力学等知识对影响进气量,功率消耗以及气泡雾化等因素,进行了一系列分析,试验研究,确定了该机扩散帽装置的最佳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俞震 《渔业现代化》1991,18(4):15-15
圣海牌涡轮喷射式增氧机是台湾圣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挥特种电机与特种橡胶密封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研制成功的高技术专利产品.它经过TEFLON 处理,采用最新的涡轮喷射式水下直接增氧技术,增氧效果明显优于风叶式、扩散式等其它类型增氧机.该机获中国专利(41667号)、台湾专利(29937号),并已在东南亚多国注册.圣海牌增氧机目前已在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省广泛使用,产品已销往欧美诸国,是当今养殖业的更新换代产品.其主要原理:凭借马达高速运转(3500RPM),产生负压,把空气从进气管源源不断吸到水下出风口内,使水流切断排气  相似文献   

6.
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臭氧及臭氧在水中不断发生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均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的破坏病原体细胞膜并渗透到细胞膜内杀死病原体的能力。臭氧的制作方法有光化学法、电化学法、紫外线法和电晕放电法,其中电晕放电法是目前最为经济实用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用途是:杀菌;增氧;氧化、分解氨态氮;氧化降解水体中的不毒物质;应用于生物饵料的培养和冰鲜饲料鱼的储存。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氧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所谓重力增氧,就是将水流引至一定高度后再下泄,以增加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水中溶氧。天然河流中水的涡动使上下水层不断交换,这样就加速了水中氧的传播。天然瀑布和急流险滩是常见的很有效的天然增氧机。水流居高临下,破碎为小点,其表面积增加数倍。机械搅动和增强涡流使快速运动的水流撞击在岩石上,由于流速快,因此氧的传输也快。  相似文献   

9.
养鱼业中,人们已较好地掌握了如何使水饱含空气氧的方法,但是,关于与空气一起进入水中的少量臭氧能带来多大的好处这一点,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产养殖业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的发展,对养殖水体溶解氧浓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对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收支平衡的基础研究较少.如何提高氧气的溶解效率、减少氧气的逸出、合理控制溶解氧水平等技术难关的突破,对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曝气技术的设计理论基础以及曝气设备的最近发展状况,比较各式曝气器的性能参数,从而为封闭循环水养殖曝气系统的设计和曝气器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向精准化的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红霉素是第二代红霉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水溶性复方罗红霉素散剂—诺德的开发研制过程,更为药物开发工作者提供了开发新产品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2.
涡流增氧机是解决越冬鱼池增氧的专用设备,结构新颖,体积小,工效高,且制造简单、操作容易。由于采用涡流原理,叶轮工作时能自由吸由外界大气中直接补氧。被吸空气经机内加热,呈温暖之细气泡进入水体,可达到增氧和避免水温下降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浆叶式增氧机在虹鳟鱼高产养殖中的应用计算方法。此法可算出增氧机使用条件下的动力和鱼污所用增氧机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黄硕琳 《水产学报》1993,17(3):216-223
本文阐述了公海渔业的概念,论述公海捕鱼自由是国际海洋法中的一条基本规则,指出公海捕鱼的权利必须在国际法规定的有关规则限制下行使。根据近年来一些沿海国家试图对公海渔业进行管辖的实际状况和1992年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国际渔业会议的主要精神,本文分析了国际渔业法律环境的发展趋向,预测了今后国际上进一步限制公海渔业的可能形式,并结合我国公海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发展公海渔业过程中应当给予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卧式增氧机的设计及其在养鳖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SIGNOFAHORRIZONTALAERATORANDAPPLICATIONINPONDOFTRIONYXSINENSISWangHongtai;LiuZhigang;ZhangXiangang;KeFuenChangjiangfisheriesinstitute,Chineseacadewyoffisheriessience,Jingzhou434000)在鱼类人工繁殖中,微流水的刺激作用可以加速卵母细胞由Ⅳ期中向Ⅳ期末转化,并能达到顺利产卵的目的,所以流水对鱼类生态生理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除此之外,鳖(俗称甲鱼)也多活动于流水处,故水库中鳖的捕捉也多在闸门附近。因此,若把增氧机击水后的增氧及氧化性能的增强与流水结合起来,将是一种新的尝…  相似文献   

16.
光照对黄盖鲽仔鱼生长_发育及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迎春 《水产学报》1999,23(1):6-12
光照对黄盖鲽仔鱼的生长、发育及摄食有显著影响,各组仔鱼的体长与体高在20日时均产生极显著的差异;Duncan多范围检验表明:40-60lx光照度下仔鱼生长最好;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的增强,生长则变差,存活率下降,畸形个体增加,暗条件下及3-6lx条件下的仔鱼在12日龄时全部因饥饰物而死亡。在卵黄囊期的各组仔鱼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生长情况近似。40-7000lx光照度之间的5且在4日龄至  相似文献   

17.
盐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桂忠 《水产学报》1998,22(1):89-92
盐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EFFECTSOFSALINITYONSURVIVALANDDEVELOPMENTOFTHEMUDCRABSCYLLASERRATA王桂忠林淑君(厦门大学海洋系,361005)WANGGuiZhong,LINS...  相似文献   

18.
黄鳝性腺发生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系统观察仔鳝、幼鳝连续石蜡切片,率先对黄鳝性腺的发生与分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基本掌握了黄鳝早期发育中性腺发生和分化的时间和过程,并将此过程划分为如下五个时期:①生殖腺原基的出现及其发育时期;②生殖腺分化时期:③左右生殖腺合并时期;④单一生殖腺时期;⑤生殖腺分化结束时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渔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的渔业新技术、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先报引进各类渔业新技术及动、植物新品种上百项;为促进我国的水产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简要总结、回顾了我国渔业新技术及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蜇生殖腺的组织学及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双  鲁男 《水产科学》1996,15(2):3-6
在人工控制下,将海蜇的碟状幼体培养性成熟,对其生殖腺发育过程的组织学构造及精卵发生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阐明了生殖的起源与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伞径为130~150mm时,生殖腺开始发生,最初在紧靠胃丝外侧的中胶层出现细胞聚集,进而形成原始的胚原基础细胞,系由胃内胚层迁移而来,进一步的分化,使生殖腺形成,纤毛内胚层,中胶层,生殖上皮,生殖腔腺,生殖腔腺下伞面上皮,薄的中胶层,外胚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