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色稻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刚  刘志 《种子》2017,(4):51-53
有色稻作为一种特殊的种质资源广泛存在于祖先野生稻中,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独特的药用价值.本研究简述了我国有色稻资源分布、栽培现状及其潜在的市场价值,以及当前国内外对有色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螯合剂辅助提取核桃青皮原花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0 min, EDTA质量分数0.1%。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31.992 mg/100 g。  相似文献   

3.
采用螯合剂辅助提取核桃青皮原花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0 min,EDTA质量分数0.1%。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31.992 mg/100 g。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4万苗/666.7m2密度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密度在12~16万苗/666.7m2时,产量和成穗率较高,干物质积累多,说明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有色稻产量和构建高产群体。本试验中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苗/666.7m2和16万苗/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原花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原花色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溶剂浓度、超声功率、液料比3个变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丙酮体积分数62%,超声波功率120 W,液料比47∶1,花生红衣原花色素的得率最高可达12.597 mg/g.  相似文献   

6.
以YM4和YM5两个有色稻品种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科技植密度,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生育后期的叶片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色稻生育后期叶片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上3叶叶片长度变长,宽度变窄,与茎的夹角变小,叶绿素含量减小。在本试验中YM4和YM5的适宜栽植密度分别为180万/hm^2和240万/hm^2,可作为当地大田生产的参考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豫南稻区特种稻香味和有色果皮基因型,进一步促进豫南特种稻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本研究选用53份特种稻种质资源,针对水稻第8号染色体上香味基因Badh2的第2外显子和第7外显子设计相应分子标记,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序技术,分析特种稻资源中香味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显示,53份材料中有18份材料Badh2基因第2外显子上出现7 bp碱基缺失,其中‘银香1号’为杂合基因型;19份材料Badh2基因第7外显子上发生8 bp缺失和3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变异,其中‘黑香糯160’、‘鄂香1号’和‘美香占2号’属于杂合基因型。同时,对有色特种稻黑色果皮基因Ra和红色果皮基因R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份黑色稻米均在Ra基因第7外显子处缺失碱基“GT”;普通白米与2份红色稻米相比在Rc基因第6外显子处存在14 bp碱基缺失。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豫南特种稻香味和有色果皮基因进行了分析,为豫南特种稻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和分子设计育种选育或创制聚合多种优良性状的特种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菜籽皮是油菜籽脱皮制油过程中的副产物。为了提升菜籽皮的综合利用价值,探讨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菜籽皮原花色素的工艺。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萃取时间为150min,此条件下,菜籽皮中的原花色素提取率为23.35%。  相似文献   

9.
10.
11.
环境因素对有色米糙米着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温度处理中,高温使红米赤糯着色程度加深,而黑米朝紫相反,低温使其糙米着色程度加深,高温不利于着色;遮光处理使红米赤糯着色程度降低,光照强度增加有利于赤糯糙米着色,而遮光处理对朝紫糙米着色影响很小;不同施肥处理对红米红浪漫及黑米奥之紫糙米着色程度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环境因素;有色米;糙米;着色程度  相似文献   

12.
汉中稻区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结合当地气象资料,研究了汉中稻区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表明,7月中旬—8月上旬是该病的爆发期,其发生与雨日、雨量、空气相对湿度、光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早稻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8个早稻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基本相似,都以谷氨酸最高;只有谷优150的丝氨酸与其它品种间差异显著;优Ⅰ316的亮氨酸与其它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赖氨酸和苏氨酸作为限制性氨基酸,在各品种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各种类氨基酸在8个供试材料组合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稻米蛋白质含量是水稻(Oryza sativaL.)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华恢3号与中国香稻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构建了含有156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近红外分析仪测定两年(2009年,2010年)的糙米蛋白质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和遗传基础分析研究。两年共定位到3个控制糙米蛋白含量的QTL和16对上位性互作的位点。其中检测到的3个QTLs,分别位于第4、6、8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3.39%~34.2%,两年解释的总表型变异率分别为41.2%和5.95%,这些QTL中只有位于第8染色体短臂在区间RM310~RM547的qbpc8在2009年和2010年被重复检测到。LOD值分别为22.5和3.5,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34.2%和5.95%。这些QTL的发掘,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营养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 胚、 胚乳、 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环境互作效应。 结果发现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的表现主要受制于基因的遗传主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对其影响较小。 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遗传主效应以胚乳效应为主, 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对直链淀粉含  相似文献   

16.
硒肥对香稻香气和糙米硒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香稻香气、糙米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香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Na_2SeO_3浓度水平,依次为0(Se0),10(Se1),20(Se2),30 mg/kg(Se3),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农香18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水平对糙米香气含量、茎鞘香气含量、叶片香气含量、籽粒香气含量、糙米硒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在Se1、Se2水平下,其糙米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在Se1、Se2普遍提高了香稻茎鞘、籽粒以及叶片齐穗后7 d和齐穗后14 d的香气含量。其中晚季美香占Se2显著提高了糙米香气含量,达到了35.73 ng/g,比Se0提高了85.03%,晚季农香18的Se2糙米香气最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早季美香占Se1的糙米香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早季农香18的Se1、Se2、Se3糙米香气显著高于Se0。齐穗期喷施Na_2SeO_3能显著提高糙米硒含量。早季农香18的Se3实际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原因在于较高的硒浓度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齐穗期喷施适当浓度的亚硒酸钠,结实率可以得到提高或保持。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2种香稻品种对硒肥的反应,齐穗期喷施Na2SeO_3最适宜浓度为10~20 mg/kg。  相似文献   

17.
用协青早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及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0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多区间作图法,对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进行QTL分析。检测到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s 5个(qPc-3、qPc-4、qPc-5、qPc-6、qPc-10),单个QTL对群体表型变异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分析了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系藜麦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上游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及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此3个关键酶的活性以及种子内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能力,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内黄酮合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增加,三种酶活性均成先增后降趋势,但不同酶之间存在差异,PAL和4CL在5%PEG胁迫下达到最大,藜麦品系NK1、NK2和NK5的C4H活性在10%PEG时达到最大,但NK3和NK4在5%PEG胁迫下达到最大;在CK和5%PEG胁迫下藜麦品系NK3的3种酶活性较高,但在10%PEG和15%PEG胁迫下酶活性迅速降低。(2)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各品系藜麦种子内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CK和5%PEG胁迫下,藜麦品系NK3种子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94 mg/g和3.61 mg/g,在10%PEG和15%PEG胁迫下,NK5种子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2.92 mg/g和2.66 mg/g。(3)抗氧化试验表明,各品系藜麦种子内黄酮对DPPH·的清除率在5%PEG胁迫处理时达到最大,NK1、NK2、NK3、NK4和NK5清除率分别是88.52%、87.65%、90.36%、86.53%和89.38%,其中NK3 IC50(半抑制浓度)最大为9.871μg/mL。本研究结果为理解藜麦体内黄酮合成体系和抗氧化剂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父本“9311”、母本“培矮64S”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研究材料,采用14C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了“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能力与叶鞘光合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净光合速率均值比汕优63高0.10 µmol CO2 m-2 s-1,尤以第3期,即灌浆关键时期,极显著高于汕优63,其他时期差异不显著;其叶鞘叶绿素含量的均值比汕优63高2.36 SPAD值,各期均高于汕优63,其中,第1、3期显著高于汕优63;其剑叶叶鞘的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与汕优63差异不显著,但Rubisco活化率均值比汕优63高1.52%,具有平均优势,其中第3期显著高于汕优63;其叶鞘光合产物输送到穗部的量即转化为经济产量的量比汕优63高;与父母本相比,其剑叶叶鞘光合能力的均值具有平均优势或超亲优势;水稻叶鞘完全具有同叶片一样的光合能力,只有值的大小差异;水稻叶鞘的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一般为10%~20%。两优培九叶鞘及叶片光合功能都较强是其具有超高产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抽穗后叶色及N素含量变化同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析抽穗后叶色及N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同产量、食味特性值和食味的关系,以2011年参加水稻区域试验的13个水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惯行法栽培管理进行了试验。抽穗至成熟期间,使用SPAD502和CCN6000 AGRIEXPERT每10天测定一次各品种(系)的叶色和N素含量;收获后各品种、重复单独测产,从重复Ⅰ中取样,使用德国生产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食味特性值(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食味品尝试验最后进行,品尝员由16名师生参加,分2天进行。结果显示:抽穗后叶色值和N素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成熟前期下降幅度较大;产量、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食味综合评价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抽穗期的叶色值和N素含量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同产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综合评价的相关均不显著。为此,根据抽穗期叶色值或N素含量进行低蛋白质含量品种(系)的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