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新农村人居林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探索之中,而乡村人居林建设既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探索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的途径,本文提出乡村人居林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根据我国农村的特点,提出乡村人居林建设的原则和建设内容,为我国乡村人居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风水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风水理念及其在传统人居环境树木配置中的应用,指出新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可以积极吸收传统风水林树种及其配置操作中合理的因素,针对不同树种(包括引进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拓展它们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绿化模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扬州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她因岁月沧桑,年久失修,已失去往日风采。为重现扬州古运河"古、绿、水、文、秀"的水乡特色,作者提出了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模式、结构功能和绿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系统阐述中国城市森林发展的思路、理念、措施等问题基础上,并以江苏为例对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进行了具体研究,以期为中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及游憩林的内涵作了介绍,着重从中外对比的角度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强调游憩林建设保护原生植被的重要性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温岭市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温岭市新农村建设概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温岭市新农村生态建设类型、新农村绿化建设模式以及村外生态建设情况,最后提出了温岭市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阴市近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必须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业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积极引进三资投入,结合高效农业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提高农民(村民)科技素质与参与意识,致富林农。最后对进一步推进新农村绿化建设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大力加强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宝鸡市实际,对当前森林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林荫工程"是在生态功能基础上让群众能够便捷舒适地享受洁净和绿荫、享受生态幸福的民生工程,实现了城市绿化由传统视觉审美功能向生态功能、再向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功能的转变。立足地方实际实施"林荫工程"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态幸福指数、建设美丽幸福城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镇村景观绿化是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绿化分类提出模式及应把握的主要原则,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若干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围绕新农村的绿化标准和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竹产业发展与安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安吉竹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竹产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找出竹产业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进一步推动安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进一步壮大竹产业,加快竹产业升级;筛选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到安吉;加强竹乡文化建设,融入大上海;进一步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城市公园、主干道和高校3种绿地类型的羊蹄甲属(Bauhinia)景观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查阅文献和访问调查方法,对羊蹄甲属景观树种在广州市绿地中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区3种绿地中,共有5种羊蹄甲属树种,分别为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红花羊蹄甲(B.blakeana)、白花洋紫荆(B.variegata var.candida)、羊蹄甲(B.purpurea)、嘉氏羊蹄甲(B. galpinii)。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宫粉羊蹄甲,其次为红花羊蹄甲;从生长指标来看,各羊蹄甲属树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在配置方式上,公园绿地以自然种植中的群植为主,城市主干道和高校绿地以规则种植中的列植为主;在景观表征上,有67.3%样方的羊蹄甲属树种都居于林冠优势层或优势木空间窄小的亚乔层,能够充分发挥其林冠花和观叶的生态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绿地土壤质量评价及其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各类绿地土壤调查表明,绿地土壤质地主要为砂质粘壤土和粘壤土;pH值多为中性至碱性;有机质、全氨、水解氨、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的全磷缺乏,速效磷、全钾含量中等;土壤容重大;绿地土壤综合肥力一般甚至贫瘠。综合分析了广州绿地土壤质量,提出具体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加强林业科技自身建设,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形式多样、重心下移、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模式,促进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发展3个方面就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use of Village Participatory Land Use Plan (VPLUP) model as a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tool has been growing recentl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emise under which VPLUPs implementation can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Village Land Forest Reserves (VLFRs) in the context of Reduced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plus (REDD+) initiative in the Kilosa district of Tanzania. A mixed method research design, which integrates participatory community mapping (PCM),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FGDs), key informants interviews (KIIs), direct observations, and household interviews were used in data coll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improvements in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indicators after VPLUPs implementation, and increase in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communit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PLUPs.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 < 0.05) in almost all uses of the fores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PLUPs. Th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VPLUP model has potential for enhancing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forests in the context of REDD+ strategy. Thus, it is argued that VPLUP can be used as a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tool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DD+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点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广州市木本绿化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资源应用和原产地来源类型进行广泛调查,并运用Shannon信息论定量分析广州市木本绿化植物应用格局.结果表明:广州市现有木本绿化植物共2512种;按原产地来源分类,10种不同来源类型植物的Shannon信息量大小排序为澳洲植物>北美温带植物>亚洲热带>西亚...  相似文献   

19.
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对广州市12个区(县)绿地进行信息提取、分类、可视化处理,并分析其城市绿地有效避灾空间的组成、结构和分布情况,并引入绿地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E)、破碎度(C)3个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其绿地应急避灾场所的景观格局进行探索。结果表明:2010年,广州市绿地覆盖率达77.8%,人均绿地面积为575.66 m2,有效避灾绿地的服务面积比为49%,全市避灾绿地的多样性指数(H)为1.079 8,均匀度指数(E)为0.778 9,破碎度(C)为84.458 3,整体上较能满足居民应急避灾需求,但个别区(县)由于人口、经济相对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对绿地的破坏程度相对较高,造成避灾绿地系统破碎度大。  相似文献   

20.
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原“技术规定“和新“技术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