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赚厂家的钱     
厂家卖产品给经销商。收经销商的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经销商的利润来源是否就局限于此?现在。聪明的经销商已经开始逆向思考,卖产品给厂家,赚厂家的钱了。  相似文献   

2.
一、厂家进货价并非最低 很多做零售生意的商家都喜欢直接从厂家进货,他们认为从厂家进货,价格肯定是最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经销渠道管理的问题,不论哪种渠道,厂家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即保护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不会很低,有更多的销售渠道能够销售自己的产品.所以厂家的对外公开批发和零售价格一般都比实际给经销渠道的价格高.这样保护了经销商利益,使经销商获得了比较好的利润,自然就不会放弃该产品.另外,由于上游的价格保持了稳定,不去和经销渠道里下游经销商竞争客户,有利于维护经销渠道里经销商形成稳定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值得广大农资经销商们注意的是,新《条例》中对农药销售作了很多严格规定,经销商销售农药将面临一系列变化。1.选产品,要慎重。有一类农资经销商,投机销售高利润的假劣农药产品。这些人多数抱有"什么赚钱卖什么,出了问题找厂家"的心理,一旦产品出问题,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厂家一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5月份,国内尿素市场依旧低迷,局部地区价格略有反弹,但无法保持常态。上周山东地区抬高出厂价格,但由于缺乏利好因素支撑,周末过后价格迅速回落。在厂家、经销商库存充足的前提下,经销商利润空间极小,频繁降价对经销商经营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储备即是亏本的市场现状让经销商的拿货积  相似文献   

5.
<正>(楼主)whtxnm:现在有很多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合作,定制生产肥料,或者经销商自创品牌,找厂家代工生产。对于这些做法,行业内看法也很多,一些人认为定制肥料代表经销商愿意花心思做市场,值得提倡;但更多观点则认为这些经销商大多找的是小厂家合作,定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偷减含量,以赚更多利润。我发这个帖子,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王根杰 《中国农资》2014,(24):17-17
<正>如何进行基于产品的差异化经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将市场拆分,并对拆分后的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根据目标市场的种植作物情况、消费习惯、耕种群体,肥料发展方向大致制定出不同于竞争对手和不同于其它市场的产品类型及价格。其次,自身产品要有差异化,高端产品做品牌,做明星产品,从品牌上区分其它厂家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也就提高了全线产品的价值;中段产品做利润,用价位不高  相似文献   

7.
做生意,其核心就四个字,开源节流。也就是说:生意人除了赚钱之外,还得考虑如何省钱。若是在成本方面控制不到位的话,再多的利润也是白搭。作为厂家,是否考虑过,在给经销商产品、帮经销商赚钱的基础上,再来通过给经销商提供技术支持,来帮助经销商控制成本。控制成本就是省钱,省下来的钱其实也就是赚出来钱,这成本是无限可节约的。  相似文献   

8.
因经销商拒卖过期产品,引起厂家不满,厂家停止供货;经销商为索赔损失,称如果不给这笔钱,就将向几十家媒体和电视台投诉。厂家随即报警。后经销商被法院以“损害商品声誉罪”为名羁押7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曾经的百万家财也损耗殆尽。2009年9月1日,经销商被宣判无罪,并获国家赔偿10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5月底收小麦,6月上旬开始夏播玉米,目前正处于夏季备肥阶段,从春季肥到夏季肥的储备,厂家与经销商的僵持继续,经销商普遍都在减少备货量。上个月,经销商呼吁复合肥厂家出台强有力的优惠政策,而在本月厂家确实有变相降价的迹象,可是下游并没有出现储备高潮,部分经销商们还是担心后期价格下滑而观望,他们主要以销售现有库存为主。此外,地区小厂家的产品充斥着下游市场的各个门店,正规厂家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终端市场有各个价位的肥料,在价格战方面,正规厂家完全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8,(7):25
“成熟”和“成长”期产品合理组合 成熟期的产品一般知名度高、大众化,但利润空间小。但是,由于成长稳定,可以保证经销商的永续稳健经营,有利于建设和维护一个覆盖率比较高的市场网络。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年底,都是厂家和经销商盘点当年经营状况的时刻。厂家发出去多少货,销售了多少,有多少库存,都要一一盘点。经销商这里,没有卖出去的货,要么退回厂家,要么留待下年继续销售。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厂家当然不想让经销商把货再退回来,而经销商却想把库存退回去,好腾出资金来对新一年的经营做出调整。有没有办法能尽量减少库存呢?库存:厂商共同的痛较大库存的存在,对厂家和经销商双方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就厂家而言,退货会造成不少问题:年初发货年底退货,运输成本增加;要对退货进行检测,回炉(添料)重新包装;退货库满为患,严重影响厂家的资金周转。经营成本的增加就意味着利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在农资领域,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厂家开始探索避开经销商直接销售给农民的直营方式,但大多数的厂家都做不到产品的直营,他们往往都要经过中间批发商和基层经销商几次"转手",才能将产品卖到农民手中,可以预见,厂家--经销商--农民这种销售模式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处理好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产品销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邀请了厂家、经销商和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好销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销。业内流传已久的一句话真实地反应了目前农药市场的一种现状。对于农药这种生命周期较为明显的产品来说,各领风骚二三年已经成了习惯。越畅销的产品,市场越成熟,卖货的经销商越多,价格竞争也就越激烈,价格的倒挂现象也就越严重,经销商的利润自然越微薄,甚至出现赔本赚吆喝的事。经销商赚不到钱,怨声载道,说是自己连搬运工都不如。厂家也想了很多的办法,甚至为了提高销量、挤占市场不惜亏本搞促销以弥补渠道利润的不足,而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促销力度越大,价格体系倒挂得越厉害。来自渠道的怨言也越多。让本来畅销的产品甚至下不到零售终端,销量也一滑再滑。  相似文献   

14.
市场前沿     
江苏复合肥销势趋缓今年复合肥市场操作比较困难,部分厂家采用各种促销方式调动农民购肥的积极性,另外国家对农民用肥直补对当地经销商的市场销售影响特别大,前期存货的经销商仍然采用赊欠销售的经营方式提高市场销售量,后期进货的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5.
《农家参谋》2015,(3):35+40
利润在市场而不是在工厂,很多经销商搞不清这个关系,在他们的脑海里一切都是上游的问题,他们幻想自己代理的品牌名气大,广告多,价格低,政策好,返点高,礼品多,售后少,这些都是一些异想天开的老板幻想的美梦。失败型经销商分析1.靠厂家支持型厂家支持我就进货,不支持我就不进货;厂家支持我就搞活动,不支持我就不搞  相似文献   

16.
<正>1.股份合作。在目标市场内,选择资金充足、信誉较好的大经销商,吸引各类农资生产企业加盟,成立股份制销售公司,实现市场资源整合,厂家和商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经销商按厂家的政策销售,其利润来源不再是经销的批零差价,而是按股份的多少对整个公司税后利润的分红。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8,(8):25
经销商在产品组合上用名牌产品来树立公司形象,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以此来提升渠道的忠诚度。然后,来带动利润空间较大的非品牌产品的销量,达到名牌产品和非名品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已经过半,综合来看,受物流运力加强的影响,基层经销商囤货的情况越来越少,复合肥的市场周期有所缩短。上半年原料行情波动频繁,但整体复合肥价格的波动区间并不大。同时,农民的品牌意识仍有待提高,在小厂低价产品的冲击下,主流厂家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参加某肥料厂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厂商座谈会,会上有优秀经销商典型发言,有厂家对肥料市场形势的分析,还有经销商对厂家所提的批评与建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优秀经销商的发言中,大都表达的是对厂家的感恩、对厂家产品的认同、对未来市场的自信。而那些销量平平的经销商所提的意见多数是对厂家的抱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产品的流通渠道依然是厂家→经销商(也就是客户)→零售商→消费者.经销商是连接终端市场和厂家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流通渠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