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施用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气象条件就是其中之一。施用农药后光照、风力、湿度、降水、温度等气象因素都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在不利天气条件下施用农药,会降低药效,影响防治效果,因此,施用农药必须要密切注意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2.
易亮 《农家顾问》2006,(4):39-39
农药施用的效果与气温、空气湿度、光照、风向、风速和降水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条件既影响农药的药效和对植物的药害,也影响农药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气象条件,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才能省工、省药并取得较好的施用效果,还可防止药害的发生。1.温度条件的影响高温容易促进药剂的分解和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天气较热时,药剂的化学活性变强,农药的毒性也相应变大。农作物在炎热的天气下呼吸旺盛,叶子上气孔开放多而大,药剂喷上去容易大量渗入到作物体内,产生药害。所以炎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不宜施药。如施药,应该…  相似文献   

3.
施用农药防治农作物和树木的病虫害时,为了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开展庄施药防治,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气象条件对农药施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施用的效 果与气温、空气湿 度、光照、风向、风速 和降水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条 件既影响农药的药效和对植物的药 害,也影响农药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状 况。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气象条件, 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才能省工、省 药、效果好,并可防止农药对植物药害 的发生。 温度条件的影响 高温容易促进药剂的分解和药物 有效成分的挥发。天气较热时,药剂的 化学活性变强,农药的毒性也相应变 大。农作物在炎热的天气下生命力旺  相似文献   

5.
农药施用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喷施农药,在生产实践中尤为重要.喷施农药时,要把握适宜的气温、选择适宜的湿度、避免降水天气施药、巧借风力和合理利用光照.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的丛生、消长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采用农药防除病、虫及杂草,是植物保护的有力武嚣.是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而在选用农药种类、使用方法、避免对作物、人、畜的危害和发挥施药后的效果等方面,都必须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因而,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喷施农药.在生产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农药过量施用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诱导农户合理施用农药,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专业合作社、户主性别、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种植规模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药施用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参与苹果专业合作社能够使农户减少农药施用水平约2 235元/hm2,其原因在于合作社实施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施用控制、浮动定价制度和生产过程监督等选择性激励措施;户主性别和种植规模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重庆104份水稻种植农户样本数据,以农户的生态认知、社会化服务和政策激励为重要支撑,构建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分析框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泊松分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化服务对农药减量施用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农药减量技术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农药施用量;生态认知对农药减量施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越高,便会更愿意保护生态环境而减少农药施用;生态认知在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广宣传农药减量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向农户普及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生态认知,有利于农药减量施用;社会化服务通过提升生态认知影响农户农药减量施用的中介效应被政策激励正向调节,政府开展实施的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价格补贴强化了农户生态认知对农药减量施用程度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态认知水平以及着力落实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激励可以作为推进农药减量化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前言 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的丛生、消长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采用农药防除病、虫及杂草,是植物保护的有力武器,是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而在选用农药种类、使用方法、避免对作物、人、畜的危害和发挥施药后的效果等方面,都必须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如同一种农药,在某种天气条件下可以提高药效;而在另一条件下,不但药效降低,而且药效期也会缩短.因而,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喷施农药,在生产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农药减量施用和绿色替代技术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了适宜四川丘区农业生产的农药高效减量施用和绿色替代技术(化学农药零施用技术、农药节约减量施用技术和农药精准高效施用技术)。(1)化学农药零施用技术是通过物理、生物和农业措施等达到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目的;(2)农药节约减量施用技术主要通过开发高效农药品种和添加高效助剂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3)农药精准高效施用技术即在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做到“八准”施药,以求使用最少的药剂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科学高效的农药施用和绿色替代技术是实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四川丘区农业高效绿色生产提出了病虫防控研究与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和政县及积石山县开展关于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施用化肥农药种类、主要问题、关于化肥农药施用需求建议等4方面的调研,了解临夏州化肥农药施用情况,以期对临夏地区化肥农药的科学施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雨季水稻农药施用的效果如何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雨季,使农药施用的效果更为明显,更是人们始终追询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水稻雨农药施用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根据雨季的特点,雨季对农药施用的正反作用,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如何利用雨季提升水稻农药施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化肥农药施用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合肥市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等2类主要农用化学投入品的施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化肥农药施用变化趋势,提出化肥农药安全、高效施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细菌农药属一类生物制剂,杀虫效果与细菌的数量及活性密切有关。使用时对气象条件有较严要求,因此,使用细菌农药时必须注意以下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绵阳科学城园林农药施用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造成农药大量施用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农药施用的有效途径——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即重视植物检疫、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农药用量、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十三五”时期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效果,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施用强度及施用效益等方面系统分析农药化肥的减量效果,从9个农业区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层面分析农药化肥减量的区域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各区域农药化肥减量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区域降幅达30%以上;华南区农药施用强度远高于其他农业区;东部地区的农药施用效益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贵州的农药施用效益最高;华南区、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是化肥施用强度较高的3个农业区,其中海南、福建、北京的化肥施用强度较高;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和华南区化肥施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其中,贵州、青海、西藏、浙江、四川、海南和上海在“十三五”期末的化肥施用效益最高,达到了20万元·t-1以上。“十三五”期间农药化肥减量的年度变化和区域差异为各区域制定精准的农药化肥减量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郭清卉  李昊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9):2068-2072
基于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土地权属异质性视角出发,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农户类型如何,受教育程度、绿色农药认知、农业技术培训和经济利益追求均会促进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在土地权属为"自家土地”的模型中,女性农户施用绿色农药的可能性较男性更大,家庭收入亦会促进此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投入成本会抑制土地权属为"租用别人土地”的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采用2015年黑龙江、河南、浙江、四川4省1 039户粮农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户参保行为对农药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地块的农药施用次数显著低于未参保地块。利用工具变量(IV)及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不变。表明,参保行为抑制了农户施用农药。但就估计系数来看,参保地块农药施用次数减少约0.25~0.75次。说明我国现行的"低保障、广覆盖"粮食作物保险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药的施用,但抑制作用有限。长远看,伴随粮食保险保障水平提高,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彰显。这意味着农业保险除能实现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外,还对减少农药施用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提升农户农药的认知水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江苏省苏州市216个分散农户为样本,通过统计性分析,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药施用的主流方式不科学,不依据说明书凭借自身的经验亦或是任意决定农药的施用量、不注意健康安全防护、随意处理废农药瓶和剩余农药等不合理的行为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农药施用的认知有限.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努力规范农村农药市场的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消费者、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的农药施用技术信息可以引导农户科学适量施用农药,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水稻生产为例,本文利用江苏、浙江、贵州、广东和湖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单次病虫草害防治时农药过量和不足施用行为及程度,利用两部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信息来源对水稻农户过量和不足施用农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的水稻农户不仅过量而且不足施用农药。就单次病虫草害防治而言,过量和不足施用农药行为的观测值占比分别为54%和32%。(2)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具有多元化特点。除了35%的农户根据个人经验决定农药施用量以外,以政府农业技术员和农药零售店为技术信息来源的农户的比例分别为23%和29%。(3)不同技术信息来源对水稻农户过量和不足施用农药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根据个人经验决定农药施用量,政府农业技术员的农药施用技术信息使得农户过量施用农药的概率和程度分别显著降低4.1%和16.0%。农药零售店提供的技术信息虽然对过量施用农药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却使农药过量施用程度显著地提高了16.9%。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1)优化和落实农药管理政策,为引导农户科学适量施用农药奠定扎实制度基础。(2)深化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制度改革,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供给。(3)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药零售店的管理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促进其向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施用量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20.
蔡书凯  李靖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1):2403-2410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施用强度的优先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