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名茶的概念和命名名茶的概念很明确,就是在国内外有名气的茶叶。名茶的命名一般就产地、名山名水、生态环境、节令、茶叶品质特点等结合在一起而成。如“洞庭碧螺春”名茶,传说由乾隆皇帝赐名,其中“洞庭”为太湖的洞庭山,“碧”是茶汤的颜色,“螺”是茶叶的形状,而“春”是该茶生产的节令;再如“君山银针”名茶,其中“君山”为洞庭湖的君山,“银”是嫩毫色泽,“针”是该茶的外形;“秦  相似文献   

2.
蔡如桂 《茶业通报》1993,15(4):36-37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茶与诗似乎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人不知留下了多少有关茶的优美诗词。安徽的许多地方不仅产茶,而且名茶尤多,这类咏茶诗中,写到安徽名茶的着实不少。诗仙李白是一个评茶行家,相传他曾在安徽敬亭山(属宣州市)独坐饮茶,写下了“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散芳律,采服润肌骨。从毛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  相似文献   

4.
李槐松 《茶业通报》1996,18(3):15-16
九华山区茶树种质资源及名茶开发研究李槐松(青阳县农业局242800)本文从九华地方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入手,探讨其历史、特征特性及和九华山之名茶的内在关系并施以技术手段进行研制开发向高产优质转化。一、九华山区茶树种质资源九华山区茶园多分布于500—870...  相似文献   

5.
詹罗九 《茶业通报》2005,27(4):183-183
由安徽省商业协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等八家单位在合肥市科技馆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安徽)首届茶产业博览会,评选出了“安徽十大品牌名茶”,揭晓和颁奖大会于2005年6月24日在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次活动面向省市县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茶产业协会。参评名茶必须是批量生产的安徽历史名茶和已有多年生产历史的创新名茶。产品必须有茶名、级别、注册商标、条码、产品标准、生产工艺规范、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企业各类认证、获奖、市场销售等资料。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不排名次,…  相似文献   

6.
沈培和 《茶业通报》1999,21(1):34-35
笔者曾参与第一、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茶叶学会第一、二届“中茶杯”、1997年中国食品协会及1998年农业部茶和茶制品展示会等全国性的大型名茶展示评比。在这些茶事活动中,对安徽产的名优绿茶有所认识,其中也有不少茶进入了全国性的名茶行列。现就皖产名优...  相似文献   

7.
泾县特级尖茶,主要产在茂林、南容一带。这里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全年日照为1,400多个小时,雨量充沛,年雨量1,45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17℃,相对湿度平均在85%以上,山高树多,土壤肥沃,一般都是乌沙土质,PH 值在4.5—5.5之间。产地紧靠太平猴魁地带,相传1900年太平猴魁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颇受欢迎时,特级  相似文献   

8.
安徽萝卜种质资源及其优良品种袁华玲(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合肥市230031)安徽地处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带,自然条件独特,蔬菜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各种类型的萝卜品种繁多。到目前为止,全省搜集整理萝卜品种156个。生态类型及分布1.品种类型及分布本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安徽在创制名优茶方面优势与不足,并就如何利用茶叶结构二次调整契机,发展安徽茶叶名牌优势,带动整个皖江茶叶市场以利于我省茶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茶区掀起恢复历史上失传的名茶,或新创制的名茶如雨后春笋,随之而来的名茶鉴定会、农业、商业部门和食品学会及各省的茶叶学会优质名茶评比会,也连续不断的召开。这是发展茶叶生产,提高品质的空前有意义的运动。我们茶业工作者应该大力支持,投身这个运动中去,不可泼冷水。发展名茶生产不仅增加茶业经济效益,而  相似文献   

11.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4,26(3):125-126
开展安徽主要名茶生化成分测定与制茶品质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名茶及提高名茶品质,增进广大消费者对名茶的理性认识,宣传饮用名茶的价值,促进名茶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本试验严格按各种名茶采摘标准要求和精湛的加工工艺进行精心制作黄山毛峰等14种名茶样品,密封包装贮存。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将采购的名茶样品及时进行磨细处理,通过40目孔筛,注明标签,存于阴凉干燥处待测。1.2.2测定内容与方法氨基酸含量采用GB8314茶-氨基含量测定法;多酚类含量采用GB8313茶-多酚类含量测定法;水浸出物含量采用GB8305…  相似文献   

12.
“祁红”具有独特的内质和外型,尤以甜花香高持久,闻名于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获得金质奖,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很高荣誉。解放以来,祁门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祁红”的生产发展,为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每年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祁红”生产的发展。1983年茶园面积已达127847亩,可采面积为103934亩,比1939年增加43090亩,约51.91%,并建立了一批高产稳产的茶场。但祁红的产量、品质尚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器要。其原因:一是“祁红”赖以生长的良好环境日益恶化。在1958年前,祁门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13.
14.
黄山翠兰名茶经五年开发推广 ,取得明显效果。产量由 1 995年的 1 5.6t,增加到 1 999年 750t,五年累计产量 3 0 0 0t新增产值 4 80 0万元 ,新增茶税 60 0万元 ,茶农人均逐年递增 50元 ;在黄山翠兰开发推动下 ,全县茶叶收购贸易额增长 1 .0 5倍 ,名优茶比重由 6.3 %增加到 50 %,产值由 2 2 %提高到 78%。  相似文献   

15.
六安瓜片绿色名茶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历史名茶—六安瓜片被列为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是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和优良的品质分不开的。目前,六安瓜片开发在取得初步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标准难以控制、生产成本偏高、品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改进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目标,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特色品牌,才能确保六安瓜片绿色名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名茶有好种,好种出名茶,这是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安徽名茶多,品质好,据《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上选登的52种名茶中,就有11个是安徽的传统、历史名茶。这些名茶的形成,显然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密切相关;但决定名茶品质的主导因素则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不同的名茶对其品种的适制性即内在品质,化学成份、芽叶性状及采摘标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的祁门红茶,屯绿“四大名  相似文献   

17.
安徽茶树品种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茶树品种资源何诗茂,林知兴(安徽省农业厅230001)(安徽农业大学230036)一、安徽品种资源分布及其特点安徽共分4个茶区,海拔分别为;黄山茶区大部分茶园分布在200—1000米的山腰、峡谷、丘陵及沿河洲地,大别山茶区一般在200—1000米...  相似文献   

18.
19.
政和县位于福建东北部,境內山峦起伏连绵,森林密布,溪间纵横,石峻水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水量充沛,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于发展茶叶生产,是福建名茶“政和工夫”、“白毫银针”、“白牡丹”的产地。政和工夫:据传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有江西茶商赵某(名失传)来政和倡制红  相似文献   

20.
加大夏秋茶资源开发力度 走安徽茶产业提升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起源于中国的饮茶习惯,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消费风尚,茶叶也被列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目前,全球五大洲约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2012年,全世界茶园面积443.87万hm2,茶叶总产量为452.8万t,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达20多亿。茶叶,已不仅仅是一片树叶,而是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