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育种的角度,简要回顾了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历史,概述了育种成就、推广应用情况、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展望了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水稻遗传育种家们就进行了籼、粳性状与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并企图通过杂交育种途径把其优点结合起来培育成新型的水稻品种。由于籼粳两大亚种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F_1代结实率很低,加之后代性状不易稳定,未能取得成功。直至70年代中期,我国以及南朝鲜才成功地培育出籼粳稻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4.
水稻远缘杂交及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主要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型(AA)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少数野生稻和禾本科中部分非稻属物种优良基因。充分利用野生稻及远缘物种的杂种优势或有利基因的聚合,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等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概述了水稻远缘杂交研究现状及其特点、作用、分类以及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为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超高产育种方面研究的成就,着重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杂种优势这一复杂生物学现象的预测问题,以期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和在分子水平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的思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系法中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同时受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调控;两系法中的雄性不育虽然只受一对或多对隐性主效核基因控制,但还受到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而表现育性不稳定或育性转换不彻底,表明了雄性不育作用机理的复杂性;提出用基因工程手段,从植物激素或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的角度创造或调节形成新的雄性不育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8.
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36个组合,研究杂种一代的对照优势和超中亲优势,以杂种优势值作为划分优势生态型的依据。结果表明,西北粳、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稻为优势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型间的杂种优势值可以推测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粳具有穗数上的优势基因,西北粳具有粒数上的优势基因,非洲IRAT粳具有粒重上的优势基因;最佳优势杂种优势模式为韩国粳×日本粳、西北粳×美国粳和台湾粳×日本粳;杂种优势与形态指数差异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杂种优势利用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优缺点以及一系法的前景展望,分析了当前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拓展和探索做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各类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并对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分类、利用和细胞质的作用进行探讨,对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韩国水稻品种与珍汕97不育系测交表明,在密阳系统中要继续筛选象“油优10号“一 样高产,抗病的组合,潜力已经不大,但在水原系统中仍可作为筛选配置三系优势组合的重点,特别是筛选熟期早,而迟播的杂交稻组合应引种育种家的关注。测交结果还表明,利用密阳系统留种配置二系法杂交稻组合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水平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杂交稻——杂交粳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回顾分析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杂交水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通过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标记技术,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探索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42个探针共产生69个不同的限制性片段,其中20个(占47.6%)探针显示47个(占68.1%)多态性片段,至少在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片段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灿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温带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光壳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爪哇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大。根据聚类图发现温带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群间即灿、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群体的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烤烟杂种优势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烤烟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特点、研究现状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并提出我国烤烟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水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杂种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1个水稻品种及配制的34个杂交种为材料,研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遗传距离(D~2)与产量杂种优势(H)、杂种产量(F_1)的关系为抛物线,其理论方程分别为:y_1=-43.7049+13.9168x-0.2495x~2和y_2=4.3014+2.2692x-0.04x~2,根据方程推算,D~2=27.29(28.37)时,H(F_1)出现最大值,在D~2≤27.29(28.37)时,D~2与H(F_1)间接近线性关系,H(F_1)随D~2值的增大而增强(增加)。(2)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准确率为60.08%。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理论及育种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选亨纯光敏型和广亲和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是当前两系杂交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工作的重点;以生物技术塑要助手段朔造水稻理想株型,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是超级杂交稻育成的关键;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方法相合是加速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