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通过选用叶片直立型水稻品种、适当降低基本苗、改革氮肥施用期和施用量,研究出一套高产低耗优化群体调控技术。该项技术较常规栽培分蘖成穗率高、抗病抗倒、抗早衰、经济系数高、经济效益显著,增产稻谷1337.7kg/hm2,增产17.72%,降低水稻生产成本945元/hm2,增加经济效益3270元/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用叶片直立型水稻品种、适当降低基本苗、改革氮肥施用期和施用量,研究出一套高产低耗优化群体调控技术.该项技术较常规栽培分蘖成穗率高、抗病抗倒、抗早衰、经济系数高、经济效益显著,增产稻谷1 337.7kg/hm2,增产17.72%,降低水稻生产成本945元/hm2,增加经济效益3 270元/hm2.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小麦生产的理论及萧县当地的小麦生产现状,对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进行探讨,包括品种选择、药剂拌种、深耕深松、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防病治虫、农田建设等方面,以促进萧县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小麦高产适宜的产量结构,并根据小麦栽培理论和生产实际及自然资源条件,探讨了实现小麦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及示范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2-1993两年不同稻区高产攻关田和百亩示范方的实践表明,水稻高产群体优化调摈的理论和技术是适应水稻高产更高产阶段的栽培新体系,是稻作史上的突破,提高成穗率是高产群体质量“六提高”中的核心指标;合理的本起点、叶、蘖同伸按预斯r值发展,于N-n叶龄期预期敬苗是提高成穗率的必备条件,运用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管技术是使群体抽穗至成熟期内达到高光合生产效率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水直播单季晚稻高产群体质量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春花茬晚稻直播高产群体与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农业》1998,(2):23-24
  相似文献   

9.
杂交油菜高产群体质量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5~1997年对秦油2号高产群体质量及调控技术的研究,明确其适宜密度为7000株/亩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为550角左右,每亩总有效角果量范围为320~400万。在适宜总有效角果量范围内,每角粒重与盛花期、成熟期单株茎枝重、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粒壳比、粒重占角果重百分率、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较高的每角粒重具有明显的强源畅流增产作用。在获得适宜总有效角果量基础上,把每角粒重提高到70mg以上,是秦油2号高产群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对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每角粒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4-1995年对扬麦158高产群体的培育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明确了扬麦158高产的适宜穗数为28万左右,攻取大穗的关键首先是增加每穗可孕花数,其次是提高可孕花结实率。在适宜穗数范围内提高成穗率,有利于增加高效功能叶面积,降低后绿叶消亡速度,增加齐穗期单茎茎鞘重和花后干物质答累量,提高粒叶比,增加可孕花数,可孕花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寒地水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肥密因素构成的60个质量群体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寒地水稻高产群体有效穗数集中在450万~495万穗.hm-2,穗粒数应控制在90~130粒,在此限度内,穗粒数对产量影响不明显;产量构成因子在不同产量群体中表现不同,在高产群体中表现为结实率穗粒数穗数粒重;在中产群体中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粒重;在低产群体中表现为穗数结实率穗粒数粒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这主要是依靠先进的栽培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 中粮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粮食的组成部分中,水稻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但是,水稻在栽培过 程当中可能会存在着各类问题,如果忽视掉,就会影响到水稻的质量。那么接下来本文将讨论和分析 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从而培养出更多优质的水稻。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江西省试种和推广的优质早籼稻品种的生育特性,分别围绕育秧技术、施肥技术、无公害生产以及栽培条件对品质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和已有推广的技术,编制了“优质早稻高产简化栽培技术模式图”,边试验、边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广两优4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0 cm(D2)的种植密度,经济产量达到9.9 t/hm~2,产量分别较株行距16.7cm×30.0 cm(D4)和10.0 cm×30.0 cm(D1)处理的提高14.5%和7.3%;与D3无显著差异;D2具有较优的群体质量,主要表现为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适中,冠层功能叶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比叶重较大,群体透光性好,下部黄叶少。值得关注的是D3处理种植密度与D2相似,D3处理只是采取了宽窄行的种植规格(宽行40.0 cm、窄行20.0 cm),其群体质量也表现出与D2相似的规律。研究结果还表明,构建适当规模的群体,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分蘖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冠层的光合功能,是发掘杂交水稻生产潜力、取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4万苗/666.7m2密度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密度在12~16万苗/666.7m2时,产量和成穗率较高,干物质积累多,说明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有色稻产量和构建高产群体。本试验中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苗/666.7m2和16万苗/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16.
强化栽培对水稻后期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为自变量,产量为依变量,对D优3232强化栽培下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通经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穗粒数是强化栽培下高产群体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强化栽培下建立高产群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来水稻机插秧优势的充分体现,总结出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使水稻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在大屯镇得以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杂交水稻的育种学原理、遗传特性和选育实践上论述了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可以兼容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冈优527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灌(W1)、控制性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处理及4种氮肥运筹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7﹕3﹕0、5﹕3﹕2(穗肥于倒4叶龄期施入)、3﹕3﹕4(穗肥于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2﹕2﹕6(穗肥于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分别记为N1、N2、N3、N4),并设置不施氮处理,记为N0,分析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水氮互作下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水与氮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LAI)、抽穗期粒叶比、剑叶净光合速率、群体透光率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分解分析表明,适当的氮肥后移处理、W2处理对产量均表现为正效应,且氮肥运筹效应大小表现为:N3>N2>N1,氮肥后移比例过大至N4处理水平、W3处理均会加重灌水处理的负效应;而水氮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W2处理相对于其他灌水处理能促进氮肥肥效,达到以水促肥的目的,且W2模式下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与基肥﹕分蘖肥﹕穗肥(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为3﹕3﹕4氮肥运筹模式(N3处理)相配套,其水氮交互正效应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处理,能及时对群体分蘖数进行调控,提高成穗率,保证抽穗期水稻适宜的LAI及粒叶比,适当降低了上3叶叶倾角,提高了高效叶面积率及保持了群体透光率,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群体光合产物的积累,并在保证一定数量有效穗及结实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穗粒数及千粒重,最终促进了产量的增加,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方式。而其他各水氮处理出现交互优势减弱,甚至出现负效应,均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尤其W3处理和氮肥运筹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均为负值,且氮肥后移比例过重会导致负效应加重;本试验旱作模式下,结合产量表现,应减少氮肥的后移量,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20%-40%为宜,以缓解水氮互作下的负效应,而淹灌模式下,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60%为宜。相关分析表明,水氮互作下各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89*-0.978**),尤其以抽穗后群体干物质增加量、齐穗至齐穗后20 d群体透光率的减少量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W2N3为最优的水氮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并优化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提高稻谷产量,W1模式与N3氮肥运筹为宜,而W3模式下可适当减少氮肥的后移量以基肥﹕分蘖肥﹕穗肥(倒4叶龄期一次性施入)为5﹕3﹕2的氮肥运筹模式(N2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