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来名士能品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清朝:郑板桥 茶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啊,我曾屡次在茶文化史册中读过,也在江南的茶会上见到过表演古代文人雅士"斗茶"的场面……那昂扬的斗志,较真的倔劲,精湛的茶技,让众多的围观者在瞬间里所折服,无疑是在延续着中华茶文化的精彩,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2.
茶话十题(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汤色”与“咬盏”——斗茶艺术的胜负准则茶道,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香花;斗茶,是中国古典艺苑中的奇葩。斗茶先于茶道,开茶道之先河;茶道发扬并深化了斗茶的文化涵养精神,形成富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因之,欲研究茶道,不能不先了解一下斗茶。斗茶始于唐,有千年历史了。它创始于那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建州茶乡,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活动。它有比技艺、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因之,不但有下场参加斗试的,还有围观的,十分热闹。一场斗茶的胜败,犹如今之一场球赛、围棋的胜败,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因之,唐称“茗战”,宋称“斗茶”。  相似文献   

3.
武夷斗茶源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斗茶创始于以产贡茶闻名的建州茶乡。建溪上游的武夷山,是历史名山。在这碧水丹山的茶乡,种植和使用茶叶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036年,濮闽族君长率兵与周武王会盟伐纣时,曾将饮用的茶叶献给周武王“以茶代酒”。最初贡茶只是作地方官吏献给皇家的一种礼品,以示尊敬之意。至于形成钦定的贡茶制度,则是从唐代开始。斗茶是当时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活动。斗茶要比技巧,斗输赢,富有很强的趣味性。它是武夷山区品饮茶叶的主要方式,是武夷山传统文化之葩。武夷斗茶之风,随着“斗品充官茶”,从茶乡传入朝廷,逐渐向全国传播开来,斗茶的时间也不再限于采摘新茶之时,参加者也不限于茶农,其目的也不限于评比茶品,更重视评比斗茶者点汤、击拂技艺的高低,久而久之,斗茶风靡全国,  相似文献   

4.
“铁观茶”故乡──西坪观“斗茶”邢湘臣“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成语“斗茶”,对茶品质的评论的一种方式,用现代话说,通过对茶色、香、味、形的评选,定出最优点,选出级别,推而广之,这就是“斗茶”的内涵。养在闺中人不知在“铁观音”的故乡──西坪,观“斗茶...  相似文献   

5.
《斗茶图》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画过一幅《斗茶图》,这幅画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饮茶史上的珍贵史料,对说明古代斗茶风俗有重要价值。《斗茶图》共绘四位人物,皆男性,每人身边都放置着几副茶担子,盛有茶具、茶炉。其中一位脚穿草鞋,坦胸露臂,手捧茶碗,正在夸耀自己茶品的优异,左侧一位男子,卷着衣袖,正提壶持碗,往茶碗中注入茶汤,对面两个人正聚精会神,听其讲述,自己也耀耀欲试,似乎在发表自己的斗茶意愿。唐代陆羽《茶经》讲究茶汤香和味,鉴别方法不是“干看”,而是“湿看”,即通过泡茶加以识别,“嚼味嗅香,非别也。”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兴起一种“斗茶”风俗。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斗茶  相似文献   

6.
自北宋年间兴起的斗茶之风,不仅促进了宋代饮茶工艺的精细化,而且与诗词、书画等相关艺术融为一体,渗透到宋人生活的饮食、休闲、娱乐、文化等各个方面,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宋人的审美趣味。加之禅宗和理学思想的熏陶,饮茶斗茶更是升华为宋人内在精神人格追求的一种表现,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每当我捧读伟大诗人屈原的名篇《桔颂》时,便想到数十年如一日为发展我国柑桔事业而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华中农学院一级教授章文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不正是章文才老教授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吗?章文才1904年11月出生在杭州市一个菜农家里,今年八十高龄。他从小就帮助父亲种  相似文献   

8.
一.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宋代文化从特质上来说,是一种精致、内敛的文化。庞大的士大夫阶层就是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把茶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使"斗茶"成了上层社会盛行的一种带有文化品位的高雅行为,尤其是皇帝(如宋徽宗)爱好与王公大臣们斗茶,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宋代人崇尚的斗  相似文献   

9.
点茶与斗茶在宋代社会倍受推崇,成为盛世之清尚,点茶具专用于此项活动,为获得技术与艺术上的最佳效果,极尽设计之能事。本文试从造型、材质、装饰三个方面阐释宋代点茶具满足点、斗茶功能的适用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斗茶习俗,究竟始于何时?有的认为始于宋代,也有的认为起于五代,众说不一。笔者最近查到一幅顾炳摹绘阎立本《斗茶图》(见图一)。顾炳字黯然,号怀泉,浙江钱塘人,是明代以善画花鸟著称的画家。阎立本系唐代著名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继承家学并师从当代名家张僧繇等人,工人物、车马、台阁,尤善写真。笔力圆劲雄浑,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神情,兼能书法。他所绘《历代帝王图》享誉后世,原图至今被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珍藏。阎立本所绘《斗茶图》及顾炳摹绘的原图是否传世?现藏何处?以及该图是否阎氏手绘的真品,均有待进一步查考。但从全图画面来看,笔者认为,确是一幅难得的描绘唐代民间斗茶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11.
斗茶源于唐兴于宋,是以评比茶叶品质与点茶技艺为媒介而形成的茶俗文化。南宋时期,来华日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介绍了宋代点茶法,斗茶文化随之东传。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流行于新兴武士阶层的斗茶文化,已初具日本茶道的雏形,是为日本茶道的草创阶段。  相似文献   

12.
沈文泉 《农业考古》2001,(4):153-154
据史料记载 ,1 2 0 0多年前 ,当茶圣陆羽将长兴顾渚的紫笋茶推荐给大唐天子作为贡茶以后 ,每年清明时节 ,湖州和常州的刺史都带领大批官员到长兴和宜兴交界处的境会亭斗茶、品茗 ,史称“境会亭茶宴”。这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亮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赋诗生动描绘过当时斗茶的盛况。因拍摄专题片《顾渚品茶》的需要 ,我们于 4月 1 2日到长兴县水口乡寻访境会亭遗址。历史的烟云埋没了人们的记忆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境会亭遗址了 ,据说 ,长兴县的白岘乡和煤山镇 ,还有宜兴市也都在争论 ,说境会亭遗址在他们那里。所以 ,我们是在一片茫然中…  相似文献   

13.
宋朝,有一种黑亮如漆、厚实凝重的茶碗,风行一时,备受青睐,这就是黑釉茶盏。宋朝是我国尚茶之风极盛的一个时期,举国上下,盛行“斗茶”。斗茶又名“茗战”,它的方法是:先斗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茶汤沫先消退者为负。斗茶所用茶具中最主要的是茶盏。茶盏又称茶盅,敞口、斜壁、小底、圈足,像一顶倒置的尖顶草帽,因而俗称“斗笠碗”,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碗。而黑釉茶盏因为底色较深,能较好地衬托出茶汤的颜色,尤其有利于清楚地分辨茶汤的白度,同时,黑釉盏大多胎厚器重,保温性能较好,这些都有利发挥茶叶的…  相似文献   

14.
茶,是茶文化的载体;茶业经济,则是茶叶文化的内涵和延伸。本文,就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东衡茶场的十一年演变,联想一点值得当今茶业工作者思考的课题。一东街,距德清县城关镇东北6公里处,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十二世孙、元朝杰出的书画家和文学家赵孟(兆页)的《斗茶图》,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饮茶史上的珍贵史料,对研究古代斗茶风俗具有重要价值,就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七十年代前后,东街人三次种茶,1978年兴建初制茶厂,经过二十多年来的辛勤劳动,如今,174亩免耕密植茶园(1963年春种17.6亩,1973年冬种74.4亩,1977年播24亩,1982年播62亩)郁郁葱葱;产品花色也从以前单一低效到多茶类好效益起步,特别近两年,在前十年茶叶年产值  相似文献   

15.
认真总结农业学大寨的经验 《红旗》杂志一九七五年第十期(3·1) 耕 作 制 度关于苏州地区作物轮作布局中几个增产关键问题的调查报告 —………………………………··,……·江苏省农科所轮作布局和肥料调查组(4·l)关于扬州里下河地区作物轮作布局的调查报告…………………………………………… 江苏省农科所作物轮作布局调查组(4·8)无锡县友谊大队发展双三制夺取更高产的调查报告………………………………………… 江苏省农科所轮作布局和肥料调查组(4·15)沙州县妙桥公社妙桥大队作物轮作布局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正夏日清长,当艾长到小妇人模样,素叶白茎,楚楚动人,端午就到了。初读《诗经》: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我想到的不是爱情,而是母亲。那时尚小,母亲正值夏艾的年华,她在前面割艾,我在后面捡拾,不时央着快回家吃粽子……因着粽子,我记住了端午,而把端午烙上时光印痕的,是母亲和艾。如今,我生活在城里,没有艾草,没有母  相似文献   

17.
林蒲田 《农业考古》2002,(1):274-274
爱国诗人屈原,早在二千多年前就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古人早把菊花当作食品了。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家常花卉蔬菜就是金针菜,即黄花。 近十多年来,昆虫食品、海藻食品、环境食品各领风骚,花卉食品也不甘落后,它异军突起,已成为食品世界中的一支奇葩。据科学测定,花卉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牛肉、鸡肉。维生素的含量也高于水果,并含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菊花、玫瑰、紫罗兰和南瓜等植物的花朵,……  相似文献   

18.
自唐代饮茶运动蓬勃兴起以来,茶神陆羽又创造性地推出了一整套系统的专用茶具,给怡情悦志的灵魂之饮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套朴素自然而又经济实用的茶具的面世,给茶道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憾,以至于“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这种新生事物迅速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的至宠。但经过五代乱世初治,在宋代,陆羽茶道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甚至于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致使以淡雅为宗的中国茶具艺术的发展窜入了一条不见阳光的岔路,而这一切,都缘于宋代风靡一时的斗茶游戏。 一、斗茶游戏的成因 斗茶是一种始…  相似文献   

19.
郭雅玲 《农业考古》2000,(2):148-150
福建产茶及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茶类的产生与发展、茶叶品评活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饮茶风习源远流长。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1)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北宋·丁谓(962-1033年)《咏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年)《和章服从事斗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年)《茶录》;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后)《东溪试条录》;宋·熊蕃撰(1121-1125…  相似文献   

2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鱼类捕获量今后将放慢增长速度,到1985年,世界鱼类捕捞量将只有7,760万吨。1975年—198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1%,而1964年—1974年的十年中鱼类捕捞量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