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可燃物载量估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灾的物质基础,是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影响林火发生、发展及火烧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国内外森林可燃物载量估测方法的研究历史、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各种森林可燃物载量静态、动态估测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遥感技术在森林可燃物载量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前景,提出我国森林可燃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更大尺度和范围可燃物载量估测以及数据库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对崇礼冬奥核心区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估计,为研究区森林防火和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在研究区设置63块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实测样地,调查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和腐殖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林分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和地形因子(坡度、海拔、土层厚度)。对森林地表可燃物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为自变量、以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逐步筛选法,选择合适的模型形式。对因子进行逐步回归,筛选相关性强的因子,最终选用年龄、林分密度、植被盖度和海拔估算华北落叶松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选用林分密度、坡度和海拔估算白桦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并对崇礼冬奥核心区林地小班的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预测。【结果】华北落叶松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高于白桦林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林分因子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与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显著相关(P<0.05);地形因子的坡度和土层厚度与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省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森林地被可燃物总量为8468.4万t,森林地被可燃物总量最多地区为延边州3444.1万t,最少地区为松原市126.4万t;(2)吉林省地被可燃物载量为10.3 t/hm~2,地被可燃物载量最高的地区为长白山管委会11.3 t/hm~2,较低的地区为松原市6.8 t/hm~2与白城市6.9 t/hm~2;(3)吉林省人工林、天然林地被可燃物载量分别为10.92 t/hm~2和11.08 t/hm~2;(4)通过各森林类型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和地被总可燃物载量的聚类分析,可将34个森林类型地被可燃物划分为5类。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森林可燃物遥感监测的需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设计了一套能够在典型区域主要森林类型中布设可燃物大样地的抽样方案。对每个大样地在林分型图斑区划的基础上,采用角规绕测、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大样地内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可燃物载量及其林分、地形等因素进行全面调查。探讨了采用统计学方法依据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地形等因素建立可燃物载量遥感估算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可燃物载量遥感估算可为区域尺度森林可燃物载量精准调查和动态监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预测预报林火发生规律、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以抚顺县8种主要林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内不同类型地被可燃物载量做相关分析,并研究载荷量与林分密度、林龄、坡位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被可燃物载量随林分密度和林龄增加而增大;地被可燃物载量与坡位关系密切,一般下坡载量最大,上坡载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5,(6):126-129
调查马尾松林中虫害发生区与无虫害发生区不同时滞的地表死可燃物,室内测定含水率,研究不同时滞地表死可燃物的可燃物载量。结果表明:松毛虫会造成马尾松林当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载量增加,对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影响最大,增加174.7%;对10h时滞可燃物载量影响其次,增加113.5%,与未发生虫害林区相比,可燃物载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一定林分恢复期后,可燃物载量趋于平衡,发生过虫害的林区,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比未发生林区增加量为41.6%,10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增加量为16.7%,可燃物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虫害爆发可以通过影响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增加森林火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计划烧除中易引起失控跑火,造成森林资源破坏问题,在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范围内选取林缘、林农林牧接壤区、重点资源保护区,设置12块样地,进行了便携式森林消防阻隔带实用技术研究.研究通过标准地取样进行可燃物载量回归分析、人工和消防阻隔带开设隔离带对比、大气质量监测等,得出以下结论:(1)林缘地可燃物载量与灌木、草本相关性明显,活可燃物是影响林缘地可燃物载量的主要因素.利用回归模型可以科学确定森林消防阻隔带的可燃物载量使用上限.(2)采用森林消防阻隔带开设隔离带,比人工开设效率提高66.75%,且能够提高安全性.(3)森林消防带应用于计划烧除技术,对环境的负效应不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人工林内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森林燃烧性关系的研究薛煜,王会岩,张世萍(东北林业大学)(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防火办)HT5SSⅡ森林可燃物是指森林中死地被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森林可燃物是燃烧的物质基础,其载量和含水率的多少直接影...  相似文献   

9.
肖君 《福建林业科技》2023,(4):89-94+105
为满足防治森林火灾需求,寻求一种简便且快速的森林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以2020年10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乔木样地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福建省主要林分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构建可燃物载量总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腐殖质层在内的各层模型,采用联合估计方法解决总量与分量不兼容问题,运用改进的单纯形法求解模型参数,并通过交叉建模检验的方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天然和人工马尾松林的兼容性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除枯落物层外,其它模型的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均较高,证实其在马尾松林可燃物载量估算中的实用性。同时,以实际的马尾松小班数据进行可燃物载量估算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可燃物载量动态估算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景谷县思茅松林为典型案例,从追求最大固碳效率为出发点,研究和评价计划烧除林和常规林2种森林管理模式林下各类可燃物含水率、载量、碳贮量和腐殖层厚度等。试验结果表明:经计划烧除后林下枯落物载量和细小可燃物载量跟常规林没有明显区别,且可燃物载量变化幅度相对稳定,但腐殖质层的高载量致使林下可燃物载量比常规林高2.92t.hm-2,平均碳贮量比常规林高1.943 t.hm-2,且腐殖层厚度比常规林厚0.526 cm,说明计划烧除可增加森林的固碳量,达到森林增汇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