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控制和减少稻瘟病对水稻的危害。2017年对3种药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稻瘟灵EC和75%三环唑WP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平均防效达到79.83%,防治效果显著,可作为大田中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水稻稻瘟病杀菌药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验证4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和春雷霉素均能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效均在70%以上。供试4种药剂均对水稻安全,并能促进水稻增产16.71%~21.39%,增加收益,其中三环唑和稻瘟灵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675~750 g/hm2范围内,其对叶瘟的最高防效为90.29%,对穗瘟的最高防效为75.23%,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而且对水稻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高效安全的药剂,采用40%咪鲜·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微乳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咪鲜·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这3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效较高,其中防效最高的是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其对叶瘟、穗颈瘟的防效分别为80.2%和77.1%。综上,可利用40%咪鲜·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5.
研究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675~750 g/hm2范围内,其对叶瘟的最高防效为90.29%,对穗瘟的最高防效为75.23%,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而且对水稻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防控水稻穗稻瘟的高效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春雷霉素等8种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8种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安全,以25%烯肟·三环唑SC 1 200 m L/hm~2的病指防效、病株率防效最高,控病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稻瘟病为害损失,减少农药用量、残留、环境污染和防治成本,确保水稻和粮食生产、稻谷质量与贸易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该研究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用品种稻瘟病感病程度越高,大田偏重发生至重发生的概率越大,反之,则越小。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搞好品种布局,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流行程度。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采取药剂浸种、药剂浸秧、带药移栽等,可推迟、减轻稻瘟病发生造成的危害。分析关于不同药物施用时间的试验表明,分别于秧苗移栽前3 d或移栽大田后10 d+水稻破口初期各施1次药的防治效果最好。525 g/hm~2 75%三环唑为预防颈瘟最佳用,但从节约成本的原则出发,轻发生地方和轻感病品种,375~450 g/hm~2 75%三环唑为宜。4%春雷霉素WP和20%的三环唑WP对叶瘟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4%春雷霉素WP、20%的三环唑WP和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对颈瘟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在每公顷2%·8亿个/g井冈·蜡芽菌SC 2 250 g、1 050和900 g 41%春雷·稻瘟灵WP和450 g 75%三环唑WP 4种处理中,75%三环唑WP预防颈瘟效果最好。1997年以来,全市水稻稻瘟病中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50.0%,通过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其实际损失率均控制在2%以下,共计少用农药4 523 t,2014年32.7万t稻谷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用2种浓度1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对水稻穗颈瘟进行防治,以三环唑、春雷霉素作为对照药剂。结果表明,三环唑和吡唑醚菌酯2种浓度均能有效控制穗颈瘟发生,防效无显著差异,且极显著优于春雷霉素。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剑术(30%己唑·三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水稻作物品种:龙粳43(主茎11片叶)2.2靶标生物:稻瘟病3药剂试验药剂:剑术(30%己唑·三环唑悬浮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参考药剂:稻津(70%甲硫·三环唑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4试验设计和安排4.1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种不同农药防治稻瘟病的效果,以期为生产提供良好的稻瘟病防治药剂。结果表明,9%吡唑醚菌酯(稻清)CS 900 mL/hm2效果最好,75%三环唑(好艳)WP 450 g/hm2与20%三环唑WP 1 500 g/hm2防治水稻叶瘟和穗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试验目的明确不同用量的30%嘧菌环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二、试验条件试验地为连作7年的水稻田,2015年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平均发病级数为3级。试验安排在一个自然池子内,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由于水稻叶瘟未发生,所以试验针对穗颈瘟进行防治。三、试验设计和安排1.药剂试验药剂:30%嘧菌环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照药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75%三环唑可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轻稻瘟病为害损失,减少农药用量、残留、环境污染和防治成本,确保水稻和粮食生产、稻谷质量与贸易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该研究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品种抗稻瘟性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用品种稻瘟病感病程度越高,大田偏重发生至重发生的概率越大,反之,则越小.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搞好品种布局,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流行程度.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采取药剂浸种、药剂浸秧、带药移栽等,可推迟、减轻稻瘟病发生造成的危害.分析关于不同药物施用时间的试验表明,分别于秧苗移栽前3d或移栽大田后10d+水稻破口初期各施1次药的防治效果最好.525 g/hm2 75%三环唑为预防颈瘟最佳用,但从节约成本的原则出发,轻发生地方和轻感病品种,375~450 g/hm2 75%三环唑为宜.4%春雷霉素WP和20%的三环唑WP对叶瘟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4%春雷霉素WP、20%的三环唑WP和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对颈瘟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在每公顷2%·8亿个/g井冈·蜡芽菌SC 2 250 g、1 050和900 g 41%春雷·稻瘟灵WP和450 g 75%三环唑WP 4种处理中,75%三环唑WP预防颈瘟效果最好.1997年以来,全市水稻稻瘟病中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50.0%,通过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其实际损失率均控制在2%以下,共计少用农药4 523 t,2014年32.7万t稻谷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使用技术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每667 m2施用85、100、115 mL等3个不同浓度(制剂量)处理进行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生长安全,有较好的增产效果,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优良,其中每667 m2施用115 mL药剂处理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90%和75.84%,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27%和76.40%,值得在生产上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在有效防治稻瘟病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本文探究了不同稻瘟病防治药剂在稻米中残留情况。本研究于2021和2022年,选择40%稻瘟灵乳油、40%三环唑、20%稻瘟酰胺和2%春雷霉素药剂,通过不同方式组合开展稻瘟病防治,对稻米中不同防治药剂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几种组合方式药剂最终残留均低于《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规定。  相似文献   

15.
开展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春雷霉素水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4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进行了叶瘟防治,穗期进行穗颈瘟防治效果明显好于未进行叶瘟了治处理,且破口期防治一次的效果较前期未进行叶瘟防治的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叶瘟和穗瘟药效试验可以看出,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水稻叶瘟和穗瘟方面均表现突出,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而近年来在生产上大量使用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三环唑表现一般,由此推断稻瘟病菌已经对以上3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以后的水稻生产中可以大力推广应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等微生物制剂,并做好药剂交替使用,同时防止造成病菌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高效、安全药剂,降低水稻品种放开后部分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不足可能产生的风险,特进行了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40%稻瘟灵乳油120 mL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优,药后30 d的防效为87.89%;生物药剂6%春雷霉素水剂和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与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和26%稻酰·醚菌酯悬浮剂两种化学药剂相当,因此,在这两种生物药剂开展水稻绿色生产时可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索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新药剂41%春雷·稻瘟灵WP预防水稻稻穗颈瘟效果,笔者于2014年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2社叶瘟较重发生田块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为全镇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同生态环境地区提高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水稻品种Q优6号。2.供试药剂和来源41%春雷·稻瘟灵WP,哈尔滨市农丰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5%三环唑WP,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生产;40%稻瘟灵EC,吉林邦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新型杀菌剂对水稻稻穗瘟的防治效果,以水稻黄华占为标靶作物,通过几种杀菌剂防治稻瘟病对比试验,拟从中筛选一种防治稻瘟病的高效、安全、经济的药剂。结果表明,与常用药剂75%三环唑WP、40%稻瘟灵EC存在差异显著性,与20%三环唑·异稻瘟净WP和45%戊唑·咪鲜胺EW相比效果相当,26%稻酰·醚菌酯SC(稻米)的防治效果增加28%左右。稻酰·醚菌酯SC(稻米)安全性好、防效高,可作为防治稻穗瘟替代药剂,建议使用剂量为900~1 350 mL/hm2。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水稻穗稻瘟病的高效、安全防治药剂,于2015年进行了几种生物农药和常规化学农药防治穗稻瘟田间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井冈·腊芽菌(闻曲令)、春雷霉素这2种生物农药对穗稻瘟表现出较好的预防效果。在水稻破口期,施用一次2%井冈·8亿/g腊芽菌(闻曲令)悬浮剂2 250m L/hm2、春雷霉素水剂1 500m L/hm2对穗稻瘟病的最终病指防效分别达到73.9%、7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