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培德 《中国蜂业》2006,57(3):16-16
误区一:人工育的蜂王一定比自然蜂王好不可否认,人工育王是养蜂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有了人工育王,蜂场随时可以补充蜂王.换王或换种。但在同等条件下,自然蜂王的素质远远超过人工育王.,根据笔者数十年的观察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养蜂就是养王,一只年轻优良的蜂王,就能维持一个强群,一个蜂场想要健康发展,全场的蜂王都要年轻、健康、优良。这就需要养蜂人学会养王,不停地育王、换王。如果蜂场较小,每年换王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使用简单的育王方法,使用标准箱或继箱开前后巢门的方法组织交尾群,就能满足需要。大型养蜂场或育种场,每年需要育王几千只甚至上万只,  相似文献   

3.
养蜂生产实践告诉我们 ,育王季节与优良蜂种的选择当否 ,直接影响到蜂王的正常生长发育 ,蜂群的群势 ,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仅供参考。1 育王季节的选择从全年各个养蜂生产季节的育王效果来看 ,除了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和南方地区在盛夏季节不宜育王之外 ,其它季节均可育王。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需要和育王要求 ,我地适宜在春季的第一个流蜜期和秋季的最后一个流蜜期进行育王。1.1 春季育王很重要 ,“一只春王一群蜂” ,一些有经验的养蜂员非常重视春季育王工作。春季育王有利于提高蜂王产卵力 ,增加蜂群数量 ,…  相似文献   

4.
正养蜂者追求蜂产品产量,找到好蜜源才能带来好的收成,但在育王问题上往往马虎了事,认为每群有个蜂王就行了。特别是一些初学养蜂者,对优质蜂王的概念认识不足。其实,有经验的养蜂师傅则不然,他们会把养蜂看成是养王,只有王养好了才能养好蜂。培育优良的蜂王是一项系统技术。从种群选择、蜜源的选择、育王过程到处女王交尾成功,每个不同环节不同处理过程都会对蜂王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每个环节要  相似文献   

5.
华北定地养蜂秋繁的几个要点天津市武清县下伍旗职专养蜂小组(301705)陈宝金一、幽王和换王8月初,将蜂场的蜂王都幽起来,采用复式移虫育一批王,要多育一些,这时交尾的成功率只有60~70%。8月20日后放王和换王培育越冬蜂。二、治螨8月20日前后利用...  相似文献   

6.
育王、换王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养蜂工作,事关蜂场兴衰。在每年换王、育王时,蜂王的交尾成功率是每个养蜂员最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广大蜂友商榷。1 哺育群首先在育王前就要选择无病、群壮、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良的蜂群。在群势达不到要求时,可以用相邻的两群蜂合并成一群蜂来培育蜂王,合并后的蜂群能达到20框的群势。在头一天傍晚拿走其中较差的那只蜂王,第二天把无王群放在继箱里,然后搬放在有王群的上面,底箱与继箱中间放一块塑料纱网。第三天拿走纱网调脾育王。这样的强群哺育蜂充…  相似文献   

7.
巧用老蜂王     
两年以上年龄的老蜂王,一般应该淘汰的。在换除之前,可选留部分应用于养蜂生产。 (一)老蜂王易培育雄蜂,且遗传性稳定。蜂场宜选留几群经济性状优良的老王群,为早春育王作父群用。  相似文献   

8.
至2012年,河南省新乡养蜂站每年都从吉林蜜蜂研究所种蜂场引进一批良种蜂王,免费送给我省蜂业合作社。我们尉氏县蜂友养蜂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能得到新乡养蜂站的关怀,得到一两只良种蜂王。蜂王寄来后,养在我的蜂场。我选出几个各方面表现好、群势壮的蜂群不间断育王,并通知蜂友们,需要换王的可打电话预约来拿成熟王台,路远的可以拿卵脾自己育王,这样远近都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9.
人工育王是养蜂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明智的养蜂员必须在做好蜂场其它工作的同时,抓紧做好育王工作,使蜂场的每群蜂都有优质的蜂王产卵繁殖,强大的群势投入生产,这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但要培育优质的蜂王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笔者就自己多年育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发表以下看法,供养蜂者育王  相似文献   

10.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8):33-34
人工育王可以精选良种、杂交繁育,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种品系。按计划定时定量成批培育蜂王,为组织完成完善人工分蜂、换王、储存蜂王等提供方便。1蜂王人工培育“春育一只王,全年一箱蜂”“王优、群强、场旺”,这些谚语说明了良种蜂王的作用,以及促进和提高养蜂生产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人工育王是养蜂致富必不可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被当今养蜂生产和科研单位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在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1.1精选良种使用良种是人工育王之基础。蜜蜂良种的来源:一是向品种优良、信誉好、实力强、效益佳的国内外良种…  相似文献   

11.
在养蜂管理中,蜂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蜂的效益,所以更换蜂王是经常的.但是,根据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一书中的研究[1],更换蜂王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才行,如果盲目地换,势必影响蜂群的采蜜量;流蜜期换王,可造成48%的减产;蜂王在蜂群里工作时问越长,蜂群的采蜜量越大.笔者根据我地的蜜源情况谈一下换王时间,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浆型蜂王的推广利用,蜂王浆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也给育王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侏儒蜂王的产生和蜂王蛹的死亡,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许多蜂友因育王成功率低,错过一年中最佳育王时间,大量利用老蜂王,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在兴 《蜜蜂杂志》2007,27(4):16-16
近些年来,随着浆型蜂王的推广利用,蜂王浆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也给育王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侏儒蜂王的产生和蜂王蛹的死亡,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许多蜂友因育王成功率低,错过一年中最佳育王时间,大量利用老蜂王,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想要养好一群蜂,必须培育一只好蜂王。管好、用好、护好一只蜂王至关重要。在养蜂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与蜂王打交道,育王、查看王、介绍王、关王、放王等。其中关王是最难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稍有不慎,就会伤了蜂王,轻者产卵量下降,重者几天就死。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会给养蜂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是很不合算的。因此就得摸索出一种关王不易伤王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蔡呈贵 《中国蜂业》2014,(10):32-32
<正>一、勤换蜂王蜂王的好坏与蜂群发展有直接关系,蜂群繁殖的快慢关系到产蜜量的多少。有的养蜂户不勤换蜂王,甚至几年都用老蜂,这是蜂蜜不高产的原因。蜂王最好一年一换,每年立夏、小满培育品质好的蜂王,淘汰老蜂王。新王年轻力壮,产卵力强,繁育的新蜂多,产蜜也就多。二、培育工蜂在采蜜旺季要保证有23代工蜂。冬季过后,采蜜  相似文献   

16.
定地养蜂每年都要淘汰老劣蜂王。近年来我利用继箱交尾换王,把交尾换王合二为一进行。经实践证明,可节省一定的劳力和蜂具,也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培育蜂王的质量也好。下面我将本人利用继箱交尾换王的方法介绍给同行们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汉云 《蜜蜂杂志》2012,32(8):27-27
在养蜂生产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何做到在条件不利时,仍能把蜂群养到最佳,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每个养蜂员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很多产卵1年以上的蜂王,产卵仍很好。在夏秋季换王时,由于原群不能储存蜂王,在原群换王失败,或原群处女王丢失,交尾群又没有新王供给时,  相似文献   

18.
育王是养蜂生产的关键一环,好王是奠定丰产的基础。一只好王不仅具有良好的繁殖力,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护群力。在目前人工授精没有普及、蜂王在空中自然交配的情况下,要想获得一只好王确实不容易,本人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采用大群交尾,巧换蜂王,取得一定的效益,特提供定地结合小转地蜂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欧美等养蜂发达国家,蜂场规模较大,引种时,一般从专业育王场购取大批量的成品蜂王,每群换一只。而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养蜂者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习惯相对传统,只能引进少数种蜂王为母本,再大量育王,利用杂种优势,使种王后代与本地雄蜂交配,最终进行全场换种,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国彬 《中国蜂业》2000,51(3):20-20
养强群夺高产是养蜂者的心愿与目的 ;在同等条件下 ,有了强群就能获得高产。蜜粉源和气候是饲养强群的外因 ,蜂王的优劣是饲养强群的内因。由此可见 ,培育优质蜂王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根据经验可以在形体上目测蜂王优劣 ,蜂王体大匀称 ,胸部宽阔 ,腹部圆长 ,行动稳健的为好蜂王 ;反之 ,体小瘦长 ,腹部尖细 ,爬行惊慌的为劣质蜂王。一、育王时期的选择蜂场进行人工育王更替老、劣王 ,应从春末开始 ,秋末结束。春季应选择在群内有雄蜂出房时育王 ,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 3月末 ,此时气温逐渐变暖 ,育王的成功率较高 ;夏季应选择在蜜粉源十分丰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