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25%氟磺胺草醚水剂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经济有效用药量及对大豆的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氟磺胺草醚水剂不同剂量对大豆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一次施药,能有效控制大豆整个生育期田间的杂草。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量75~100g。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克莠灵、帅虎等除草剂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从中筛选出最好的种类在大田推广,2001年在大豆上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12·8%帅虎微乳剂(大连农药厂);10%克草特EG(江苏江都农药厂);44%克莠灵水剂(德国巴斯夫公司);24%克阔乐EG(德国艾福公司)。1·2处理方法本试验在农科所大豆田进行,共分以下处理:①克草特30 m l;②帅虎30 m l;③帅虎40 m l;④帅虎50 m l;⑤克莠灵60 m l;⑥克莠灵80 m l;⑦克莠灵100 m l;⑧克阔乐30 m l;⑨喷清水对照。小区面积6·67m2,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于阔叶杂草3…  相似文献   

3.
在对大豆、烟草与地黄寄主上14 个大豆孢囊线虫(SCN)种群形态与分子鉴定的基础上, 对雌虫的孢囊和阴门锥进行形态观察和测计。结果表明:烟草SCN和大豆SCN的各测量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地黄SCN的阴门窗长(43.8μm)和宽(33.9μm)显著小于其他两者(P<0.05); 同一寄主不同SCN种群之间的形态也存在一定差异; 阴门裂长和下桥长具有稳定性, 可以作为鉴定大豆孢囊线虫可靠的形态特征。3 种寄主种群侵染大豆(‘荷豆12号’)的试验表明, 大豆SCN能侵染大豆并能形成雌虫, 而烟草SCN和地黄SCN未能侵染大豆和形成雌虫。本研究结果表明SCN不同寄主种群存在形态变异, 而它们对大豆的寄主适应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观赏甜瓜变种 (Cacumis melo L. var. dudaim Fil)在东营市的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垦区夏大豆田发生普遍,严重处平均密度 84.5株 /m2,折合 56 336株 /667 m2,比保苗 31 787株 /667 m2的大豆还多 77.22%; 1996年本垦区 3团 14分场一块 20 hm2夏大豆,因无特效除草剂防除,平均密度 11.5株 /m2,致使 6.7 hm2夏大豆因草荒绝产无收。为了防除的需要, 1998年以来,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除进行了调查和试验。 1生物学特性 1.1生育期本垦区夏大豆于 6月 21日开始播种。而观赏甜瓜变种 6月 27日开始出苗, 7月 18日开花、坐果,开…  相似文献   

5.
50g/L咪唑乙烟酸水剂对大豆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0g/L咪唑乙烟酸水剂除草剂对大豆进行苗后茎叶喷雾处理.研究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及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g/L咪唑乙烟酸水剂对大豆生长安全用量为200mL/667m2以内;50g/L咪唑乙烟酸水剂施药用量为300mL/667m2、400mL/667m2、600mL/667m2,除草彻底,但大豆叶片受害,产生大片药斑,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但在生长后期基本都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夏大豆田杂草消长规律及化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阴地区夏大豆苗期正值连阴多雨,高温高湿季节,适宜杂草生长,杂草危害严重,由于连阴多雨,人工除草困难。夏大豆单、双子叶杂草混生,草相复杂,除草剂使用技术掌握不好,化除效果不佳。为此,作者于1992~1996年间对夏大豆田间杂草种类、消长规律及化除技术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夏大豆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数量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未进行过人工及化学除草的田块调查。每块田查5点,每点1m2,调查记载杂草发生种类及数量。1.2夏大豆田间杂草消长规律现测试验在淮阴市农科所进行,大豆品种为洪引1号,麦茬常规耕翻。大豆播种后,田间…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瘤菌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明显增产效果。根瘤菌的有效性和大豆品种、地理区域、气候环境都有一定关系。新疆各地大豆播种面积逐年扩大,而大豆根瘤菌剂的应用几乎是空白。为此,我们在前几年的工作基础上,在新疆气候条件下对夏播大豆进行了大豆根瘤菌剂小区施肥效果试验。本篇报道了试验结果,这为新疆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夏播大豆施用菌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尖孢镰刀菌毒素滤液鉴定大豆品种抗病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粗毒素不仅能使大豆根部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而且能抑制大豆幼根的生长和对大豆幼苗具有致萎作用;用毒素滤液处理大豆胚根和幼根,测定大豆不同品种抗病性,用盆栽土壤作对照,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利用毒素滤液测定不同品种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可应用于大量的初筛工作。  相似文献   

9.
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 8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安克锰锌、杀毒矾、霜脲锰锌、克露和加瑞农为有效杀菌剂 ,霜霉威不具有抑菌效果。甲霜灵的 EC50 值为0 .4 870 μg/ m L,抑菌效果最好 ,安克锰锌、甲霜灵锰锌的 EC50 值分别为 1.4 2 6 1μg/ m L和 1.76 97μg/ m L,效果次之。在活体条件下 ,甲霜灵和甲霜灵锰锌能完全抑制大豆疫霉菌对感病大豆品种的侵入 ,并具有较长的药效期 ,安克锰锌、杀毒矾和霜霉威虽然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药效期很短。大豆疫霉菌菌株间对甲霜灵锰锌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但这种差异与菌株来源没有相关性 ,EC50 平均值为 1.830 2μg/ m L ,没有发现耐药性菌株。在我国黑龙江省目前缺乏有效抗病品种的情况下 ,建议应用甲霜灵锰锌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  相似文献   

10.
大豆田除草剂药效试验马夕龙,王述明,于祥芝,汤铎(江苏通州市兴仁区农技站,226371)近年来我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过去农民对大豆田有多次锄草习惯,但随着产业结构变化,草害与劳力矛盾比较突出,大豆田草荒屡见不鲜。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适用于大豆田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