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是一项正在推广的、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它是将果园中自然生长的草定期割下,覆盖住果树根部土壤,用以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土壤生态条件。鉴于我国果园有机质偏低、风蚀、水蚀现象严重的状况,大力推广生草覆盖技术,用以取代目前通用的清耕方法势在必行。为此,研制了小型果园割草机。  相似文献   

2.
在果树生产先进的国家,果园土壤管理普遍采用生草制辅以免耕或覆盖法,生草覆草具有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优化果园生态环境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果园覆草就是将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覆盖在果园里,并在草上面围绕树冠边沿处撒上条状土(目的是防风、防火),使果园地面常年保持15~20 cm厚的草被。果园覆草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增加有机质,提高果园肥力目前,有不少果园特别是地处山区、丘陵、河滩的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的达不到0.6%;树体营养不足,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仅靠  相似文献   

4.
果园土壤生物覆盖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有机原料对果园地表进行覆盖。果园土壤生物覆盖后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最大限度地保存水分。据资料表明,400mm降水量只要不流失,全部保持在果园土壤中,基本可以满足果树生长结果的需要。同时,通过多年的生物覆盖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果园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制是在果树行间进行人工生草,用草覆盖,用草沤肥,融果园绿肥和生物覆盖为一体,是一种先进的土壤管理模式。1.果园生草的优点(1)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果园生草选用的绿肥一般均含有氮、磷、钾、钙等果树所必须的多种营养元素及丰富的有机质。绿肥作物通过其发达的根系,吸收转化深土层的养分,使耕层土壤中的磷、钾、铁、钙等元素有效含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比较协调。生草后,土壤中蚯蚓数量增多,多种微生物活动频繁,土壤抗逆性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也明显提高。(2)改…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部分主要芒果产区土壤有机质现状,提出通过果园生草、埋草、覆草、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以提高芒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芒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果园覆草就是将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覆盖在果园里,并在草上面围绕树冠边沿处撒上条状土(目的是防风、防火),使果园地面常年保持15cm~20cm厚的草被。果园覆草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增加有机质,提高果园肥力目前,有不少果园特别是地处山区、丘陵、河滩的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的达不到0.6%;树体营养不足,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仅靠圈肥解决不了肥源不足、果树与粮棉菜争肥的矛盾。实行果园覆草则是一种化解矛盾、容易操作、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作物秸秆、杂草、树叶内含元素多且养分全,能够满足果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1.果园种草的好处利用果园空地,种植适宜牧草是目前果园进一步增收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有关资料证明,其好处是:①减缓雨水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对山坡地和沙滩地效果尤为明显;②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种草3年~4年以上的果园,由于草根和落叶的腐烂,有机质可由0.5%~0.7%增加到1.5%~2%,年增加20%以上,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以残茬覆盖和免耕、少耕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避免土壤流失,降低土壤风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肥力及理化性状,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实用技术。以地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覆盖浅耕还田,旋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取代了传统的秸秆废弃焚烧,土壤耕翻播种作业方式。地表秸秆覆盖有抑制沙尘暴形成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农作物秸秆废弃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秸秆腐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免耕播种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新型玉米灭茬旋耕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茬还田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平衡、改善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状况和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灭茬旋耕机,介绍了其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计算。该机一次进地可完成灭茬、旋耕和覆盖多项作业,既可降低作业成本,又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合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研究在此种农业技术下,土壤环境的重要指数变化。结果表明,此项农业种植技术即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土壤的保护意义重大,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种技术促使土壤结构良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得到发挥,休耕轮作,有效地保护了土壤有机质,同时减少了作业环节,大大降低作业成本,提升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比传统垄作之下的土壤水分高。在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之下,土壤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有效利用,既可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源,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避免资源的大量浪费。该文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节本增效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过土壤养分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成土过程、生物气候因素和施肥及农业利用方式,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其含量产生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青河县16个沙棘地块的田间采样分析,以0~10cm、10~20cm、20~30cm、30~40cm...  相似文献   

15.
侯春生  段洪洋  夏宁  万忠 《农机化研究》2012,34(7):19-23,35
农业产地环境信息的获取与监测对作物产地生态环境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归纳了信息化技术与装备在农田环境信息智能采集与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智能化农业产地环境信息技术与装备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关乎农业的生产质量,其中水分、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信息是土壤肥力的关键,因此获取农田土壤成分信息对农田管理有重要意义。传统土壤检测方法烦琐复杂、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基于低空尺度的农业无人机和基于高空尺度的卫星平台弥补了地面监测的空缺与不足,飞行器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在土壤信息的快速、无损、实时获取领域表现出巨大潜力。介绍了多光谱技术特点,概括了遥感多光谱成像技术检测土壤成分的一般步骤,重点阐述了多光谱技术在检测土壤有机质、水分、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遥感多光谱技术在解析土壤成分中涉及的主要方法,最后对农业遥感多光谱成像解析土壤成分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为实现对苹果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实时估测,本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苹果园为研究区,采集100个土壤样本,利用ASD FieldSpec3便携式地物光谱仪获取其高光谱反射率,利用定量化学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移动平均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果园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研究光谱反射率与其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筛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长并构建光谱指数后,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长为678、709、1931、1939、1996和2201 nm。用筛选出的波长构建光谱参数,最终构建的光谱指数分别为NDSI(678,709)、NDSI(678,1931)、NDSI(678,2201)、NDSI(709,1939)和NDSI(1939,2201)。建立的MLR、SVM和RF回归模型中,以RF模型精度最优,其校正样本集R2为0.8804,RMSE为0.1423,RPD达到2.25;验证模型的R2为0.7466,RMSE为0.1266,RPD为1.79,建立的RF定量模型反演苹果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效果较好。因此,可以利用RF方法快速预测苹果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了解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指导农民合理施肥,从而提高果园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储玉米、地储玉米、临储玉米政策的实施,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玉米秸秆的产量也随之增多。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有机质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镁、钾、钙等营养元素,实施秸秆还田能有效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推进黑土地保护,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还田方式主要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对于还田方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还田方式能够有效保护耕地环境。本文从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的特性进行详细介绍,从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因地制宜选择秸秆还田方式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轶楠 《农业工程》2013,3(3):99-100
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争抢农时,而且将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及时直接翻压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省杨凌区绿色食品产地环境中的大气、灌溉水、土壤进行调查、采样,对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重金属元素,以及灌溉水中总汞、总镉、总砷、总铅、六价铬、氟化物、粪大肠菌群、石油类等成分进行检测,根据调查和监测结果对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杨凌区3 357 hm2的设施蔬菜、猕猴桃、葡萄、西瓜、甜瓜、草莓等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灌溉水各项检测指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合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