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套袋对黄冠梨果实Ca和果胶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套袋的方法,研究套袋黄冠梨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化,分析套袋黄冠梨果实成熟过程中Ca和果胶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套袋显著降低果皮中Ca含量,对果肉中的Ca含量影响不显著。同时,套袋降低了果皮中醇不溶性物质(AIS)含量及其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对果肉中果胶含量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黄冠梨果实中Ca含量与AIS含量和原果胶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套袋导致果皮果胶含量的降低,很可能是套袋降低果皮Ca含量的重要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套袋技术在黄冠梨上普遍推广和应用。以前销售商主要收购套袋果,而2007年未套袋的梨果反而受到销售商的青睐。鉴于此情况,对套袋果与未套袋果外观品质、病虫害、果实内部品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在黄冠梨上广泛应用的果袋,主要影响了叶和果实的光合作用,导致梨果的含糖量明显降低,最终致使主要口感下降。 相似文献
3.
4.
石榴套袋在改善果实外观品质的同时,对内在品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都降低了果实的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单层白色纸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提高了果实的含酸量,原因可能是套袋环境中较高的温度影响了果实内同化物代谢与运转酶类的活性.导致与未套袋果实相比套袋果的库强降低, 相似文献
5.
6.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外观色泽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冠'梨为试材,采用CIELAB表色系统和液相色谱测定,比较了套蜡质双层袋(B-1)、防水胶双层袋(B-2)、纸+膜双层袋(B-3)、腊质+防水胶双层袋(B-4)和普通双层袋(B-5)和未套袋(CK)的果实外观色泽和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袋使果皮的L值和a值增大,b值减小,颜色变浅.套袋能明显减小果锈指数,5种纸袋处理效果为B-1>B-2>B-3>B-4>B-5.套袋果实糖含量降低,果实中的糖以蔗糖和山梨醇为主,其次为果糖和葡萄糖.各套袋处理总糖含量大小顺序为B-1>B-3>B-4>B-2>B-5;套袋果实酸度比未套袋增加,果实中酸含量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其次草酸和奎尼酸.各套袋处理总酸含量大小顺序为B-4>B-3>B-5>B-2>B-1.综合比较外观及品质分析可以得出,要生产外观优良的‘翠冠'梨,外观色差△Eab指标应大于3.0,5种纸袋果实品质以套B-1纸袋的最好,其次为B-4>B-2>B-3>B-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GA处理对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花斑病发生以及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在梨果套袋前用GA3和GA4+7进行喷施,统计果实花斑病的发生率并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GA4+7,处理的果实花斑病发病率为14.5%,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22.5%);GA3和GA4+7处理的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处理基本一致。在花后90d,GA处理的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低于裸果;NaCl溶性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裸果。GA处理的果皮盐酸溶性钙含量在花后100~110d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与裸果间无显著性差异。花后80d以后,GA处理的水溶性钙相对含量与裸果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NaCl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和裸果;醋酸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相对含量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高于裸果;残余钙相对含量少。GA4+7,处理可减少套袋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GA3和GA4+7,处理促进了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盐酸溶性钙及其相对含量,对NaCl溶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更好地进行辣椒无公害栽培,了解套袋对果实VC含量的影响,以cv.B54辣椒为试材,采用黄色透气纸袋对花后25d后的辣椒进行套袋处理,以相同条件下的不套袋辣椒作为对照,研究生长期套袋对辣椒果实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同成熟阶段的辣椒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果实中的VC含量均下降,其中绿果期和红果期VC含量下降较为明显,转色期下降较少;通过对果实整个生长期套袋发现,无论对照还是处理,随着辣椒果实的不断成熟,果实中的VC含量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套袋果实中VC的含量始终低于对照。这些结论表明套袋对于辣椒果实VC成分的积累有着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锦丰梨果实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存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2):87-89
通过花后不同时期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锦丰梨果实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地缩小果点,降低果点密度,减轻病虫害和物理损伤对果实外观的影响,提高果面的光洁度;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果实重量有减轻的趋势,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套袋对果实中N、P含量无明显影响,而K、Ca、Mg含量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成熟果实中K、Ca、Mg含量分别下降了9.6%、38.9%和6.7%.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生长素类物质与梨果皮钙含量的关系,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果实套袋前喷施IAA和NAA对果皮钙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膨大期(即花后80 d)后,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总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但NAA处理与套3层袋处理差异不显著;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水溶性钙和NaCl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NAA处理果实的果皮中这2种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IAA处理较套3层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醋酸溶性钙含量,而NAA处理对醋酸溶性钙含量影响不大;IAA和NAA处理均降低了果皮HCl溶性钙以及残余钙的相对含量。IAA处理可促进套袋黄冠梨果皮中总钙、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套袋对早熟梨果实品质及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材料,研究2种纸袋[复合双光袋(F1)、黄白袋(H)]3个时期[5月9日(T1)、5月19日(T2)、5月29日(T3)]套袋果实的外观色泽、果径、果皮硬度、单果质量、糖组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质量分数、酸组分(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质量分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SSC)、糖酸比以及果实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套袋果实的SSC、糖酸比明显低于CK,而果径、果形指数、果心/果肉、果皮硬度及单果质量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T1时期套袋果实光洁度与亮度l值最高,从大到小表现为T1T2T3CK。(2)HT1处理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FT1处理,总糖质量分数较FT1处理高8.28%,较CK处理低17.29%。套黄白纸袋果实柠檬酸、奎尼酸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而套复合双光纸袋则达到了显著水平。(3)T1时期套袋可以有效降低氯氰菊酯残留量,HT1、FT1与CK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57.63%、30.98%,而对降低溴氰菊酯和氟胺氰菊酯农药残留的作用不大。综上,2种纸袋均宜选择在5月9日左右(盛花期后35d)套袋,套黄白纸袋果实SSC质量分数、糖酸比及总糖质量分数大于套复合纸袋。 相似文献
13.
14.
15.
果袋类型对黄冠梨褐斑病及Ca·Mg·K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套袋黄冠梨果实褐斑病的发生机制。[方法]于盛花后36 d对黄冠梨果实进行不同套袋处理;于果实成熟期(盛花后130 d)每株各选择一个基部主枝统计褐斑病发病率,并采取未套袋果实、套袋后表现正常、发病初期和发病后期的果实各30个进行果皮和果肉的Ca、Mg、K含量分析。[结果]套2层纸袋的果实中未发生果皮褐斑病,而套3层纸袋的果实中发生褐斑病。套袋降低了黄冠梨果皮中Ca含量和Ca/K比值,提高了K含量,特别是患病果实表现更为明显;但套袋对果肉中Ca、K含量影响较小。套袋均可提高果肉中Mg含量,降低果皮中叶绿素含量,但厚纸袋明显低于薄纸袋,患病果皮中叶绿素含量较低于正常果实。[结论]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发生与套厚袋诱导的果皮中低Ca含量和低Ca/K比值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南果梨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南果梨在果袋内及摘袋后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套袋时长及摘袋时间,对其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后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总体趋势与对照相比发生了变化,花青苷的含量也有所下降,但总趋势与对照相似;摘袋后果皮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花青苷含量没有显著增加,并且3种色素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套袋提高了果皮的光亮度及色泽;摘袋时间过长,果实有返绿现象;果实在袋内时间不少于40d、采前10d左右摘袋为宜。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