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约翰·多恩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著名的玄学诗人。其作品因独特的想象和奇喻成为玄学诗歌中的热点研究对象。本文以新批评的张力为切入点,聚焦多恩宗教诗及爱情诗中构筑的灵魂与肉体的张力,为分析和欣赏多恩的诗歌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以期更深入地解读多恩的作品,体会和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约翰·多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代表人物,其诗歌内容和形式往往复杂、丰富而又别出心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死亡与救赎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他本人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探析多恩诗歌中生态意识的发展历程:从反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激烈演变;从坚持人本主义人至上的享乐主义观点向男女两性的生态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和谐转变;以及其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生态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隐喻新解     
隐喻和隐喻表达式之间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隐喻和归纳演绎虽然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但也有类似的推理过程,都是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明喻因其与隐喻一致的比较关系而可以说也是一种隐喻。本文从理论的角度阐明了隐喻与上述各方理论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九歌·山鬼》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一首祭歌,关于诗歌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探究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一贯的创作风格,屈原应是寄寓自比,将自己的情感与命运寄托在山鬼的艺术想象上,隐喻自己的政治遭遇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诗歌含蓄深刻、深沉诡丽,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说法,反映了对隐喻研究视角上的相异。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对隐喻性质、工作机制和功能的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指出隐喻的性质在于其动态性,隐喻工作机制的核心是转义,修辞隐喻是词汇层面的;认知隐喻是句子层面,强调隐喻对认知发展的作用;语法隐喻则侧重语篇的构建功能。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颜色词“黑”和“白”的概念隐喻。研究结果表明,“黑”的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分布大同小异,相比之下,汉语中“黑”的隐喻更丰富,投射范围更广;英、汉语中“白”的隐喻投射相差甚远,英语中 “白”的隐喻多是正面、积极的,但在汉语中其隐喻义多是消极的。反映了英、汉两族人民使用“黑”与“白”认识世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个作品用茶馆的命运来隐喻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兴衰,从茶、茶馆、茶文化入手来传达"葬送旧时代,歌颂新中国"的时代主题,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样式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大量存在于商务新闻中。本文从中英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商务新闻概念隐喻的英、汉互译,认为隐喻翻译与文化有很大关系,隐喻中的文化共性一般采用直译的方式,隐喻中的文化差异或文化空缺一般采用意译、非隐喻化方式、或者转用目标语中的隐喻表达方式来翻译。  相似文献   

9.
薛逢诗歌在唐代诗人中算不上大家和名家,但也算独具面目的一个。薛逢诗歌艺术看似不名一状,难测其端:诗歌风格豪放与英逸交错,诗歌感情基调沉郁与雄浑间杂,诗歌语言浅俗与精警并存。而在其思想和心态表达上:盛世理想主义情怀中渗透衰世感伤,关中士族辉煌自傲中渗透没落烙印,岁月人生反复感慨中渗透个人忧愤。从中可见盛唐的理想主义、中唐的通俗化向晚唐的怀古伤今倾向的转变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薛逢的诗歌艺术形式和思想心态是盛中唐向晚唐过渡的标本,也是时代由盛而衰和诗歌变向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理解与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能力的熟练掌握是学习者学习词汇的重要标志。隐喻能力与词汇习得彼此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隐喻能力越强,词汇的习得就越容易;反之,词汇的习得就越困难。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一种在特定文化背景中产生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文献方法简介英语中的概念隐喻、陈腐和新鲜的隐喻、显露式和非显露式的隐喻、单层和多层隐喻等类型;探讨采用直译、归化、意译、异化、功能对等以及增补型等英汉翻译策略。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隐喻的结构,对于恰当地使用汉译策略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据语言学家莱克夫的定义,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1]与隐喻相关的术语包括源域、目标域、映衬等。隐喻中很多文化现象,汉维隐喻的翻译其实就是文化传真的过程。由于文化不同,在翻译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忠实原语的等效翻译。汉维的隐喻相关文献有很多,集中体现在动物、植物的隐喻对比研究、人体器官词语的隐喻认知研究,其他隐喻研究等。本文以隐喻为理论基础,研究汉维"风"在隐喻运用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的。分析汉维翻译中"风"隐喻采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隶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现代隐喻观则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隶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隐喻以其特有的信息筛选功能和感情移就功能被广泛运用于政治语篇中。由于人的思维活动是动态的,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详细阐述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作用,为政治语篇的解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隐喻及少数民族隐喻的内涵及发展,探讨了少数民族教育中隐喻的价值及其意义,剖析了少数民族教育中隐喻存在的问题,认为少数民族教育中隐喻未能形成系统、过分依赖汉族教育隐喻、隐喻的民族性局限以及隐喻本土化等问题影响着少数民族隐喻的研究、实践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词多义的认知探究及其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在语言层面的具体体现,也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隐喻与转喻思维是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因;词汇意义的延伸是通过隐喻与转喻联想网络得以实现的;英语多义词的教学应该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相结合,从词义延伸的认知动因、联想网络及认知机制三个方面实现多义词教学的效率化.  相似文献   

16.
隐喻在汉语中经历了"字词——句子——篇章"的扩张过程,"隐喻对偶句"的形成至关重要。隐喻对偶句分"解释性隐喻对偶句"和"构成性隐喻对偶句"两类。想象图式的一致性与语言形式的一致性是隐喻对偶句形成的基础。隐喻对偶句有很强的再生性,其形成过程是一种"跨句子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17.
夏洛克——时代偏见的牺牲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身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偏见和人性的悲哀,也正是这一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明确地展现了两种生活原则之间的激烈冲突,两种不同的资本运作形式,夏洛克是一个民族的代表,更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代表,在<威尼斯商人>这一正统喜剧的背后隐喻了一个类似于生物界进化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2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时代文学》杂志社、《山东文学》杂志社在省农干院济南校区大礼堂,联合举办了大型诗歌朗诵会,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采用诵诗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向灾区传递爱心,放飞希望。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而且在情感概念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代认知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一定的语料对英汉两种语言中5种基本情感隐喻——爱情、快乐、伤悲、愤怒和恐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情感隐喻表达式背后的概念隐喻在类指层面上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在特指层面上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瓦尔登湖》是美国散文家Henry.D.Thoreau的作品,也是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文章。这篇文章拥有独特特点,那就是它的隐喻形式贯穿全文。整个文章中的语言系统都采用了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的"隐喻解释模式",形成了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两大共同模式。我们在学习《瓦尔登湖》过程中,要把握住文体中的这些隐喻语言现象,深入了解作者意图与所传达情感。文中我们将分析学习《瓦尔登湖》中的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共同模式,感受隐喻对文体表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